南美金融动荡 美国不再观火
2002年8月10日08:54 扬子晚报
|
2002年08月09日
美国财政部长奥尼尔7日结束了对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三国的访问。其间,奥尼尔就当前南美金融和经济形势、各国克服危机的措施、以及它们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谈判进程问题,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交换了意见。
众所周知,由于美国政府此前认为阿根廷金融危机不会传染到其他国家,其一直在此问题上持消极态度,甚至公开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阿提供应急贷款。而作为美国财政部长的奥尼尔本人,更是多次表示美国不会向阿提供援助。他的讲话已引发有关国家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因此,奥尼尔在这样一个危急时刻出访南美三国,表明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已开始进行重要调整。
人们注意到,在访问三国期间,奥尼尔不仅带来了美国政府向乌拉圭提供的15亿美元应急贷款,促成了巴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300亿美元贷款援助协议,而且对阿根廷的态度也有明显变化。他对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三国为克服金融动荡所做的努力,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一再表明美国政府支持三国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希望有关协议尽早达成。特别是在阿根廷期间,他表示,阿根廷人已为近两年来的不稳定付出了巨大代价,希望阿根廷能够尽早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协议,美国将为此提供帮助。
这些变化表明,随着南美部分国家金融动荡的加剧,美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对形势及其影响重新进行评估,政策也正在向积极主动和有所作为方向调整。可以说,美国政策的调整,是拉美金融形势恶化的必然结果。7月初以来,阿根廷金融危机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显现,巴西等国先后发生剧烈的金融动荡,乌拉圭银行体系濒临崩溃。如果这一趋势不得到及时控制,势必把更多拉美国家,特别是对美国而言有着巨大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巴西拉入危机的深渊。巴西作为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如果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势必危及美国自身,甚至影响全球经济。美国政府审时度势,决定积极介入,对有关国家给予财政支持,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这一政策调整,更对稳定拉美各国市场信心,缓解危急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过,人们也注意到,美国对这三个国家的态度和做法有所区别。巴西是南美最大的国家,影响大;乌拉圭在美国人眼里是“无辜受害者”,而且它能够履行对外承诺,忠实于自由市场经济原则;阿根廷单方面宣布停止偿债(其实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的债务还是按期在还的),违背自由市场经济原则采取比索化措施,强制更改经济合同,这些都是坏榜样,应该受到惩罚以儆效尤。而且,阿根廷人居然还在“床垫子底下”藏有280亿美元的巨款,说明还没有穷到底。
在美国的15亿美元运达乌拉圭当天,从这个国家的银行系统就流失了1亿美元存款,IMF答应给巴西的300亿美元中有80%是明年才能动用的。人们还记忆犹新,2000年底,阿根廷曾经得到了400亿美元的贷款承诺,还是未能阻止金融危机的爆发。因此,美国态度出现变化使本地区金融动荡稍许平息,但是危机的红灯何时熄灭,还难以预测。沈安 李志明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