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ages/c.gif) |
日军屠城南京又添血证 |
![](/nimages/c.gif) |
![](/nimages/c.gif) |
|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18日07:32 扬子晚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nimages/c.gif) |
|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72周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最新获赠南京保卫战时中方缴获的一把日军指挥刀和当时国民政府授予一名连长的“一九三七负伤流血纪念章”以及一本保存66年的《伊藤兼男照片集》。
军刀和纪念章是时任国民革命军72军88师262旅特务连代理连长郭学礼先生留下来的。其子南京钢铁集团退休工人郭永柱昨天专程从浦口赶来捐赠。据悉,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郭永柱一家曾失去了四位亲人:伯父郭学杨、伯母郭周氏、姑父喻家法和姑母喻郭氏。作为遇难者家属,他曾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一批重要物证:日军在南京下关长江边集体屠杀我同胞后用来焚烧尸体的铁桶、铁钉,日军子弹盒以及他的伯父郭学杨遇难后遗留的血染的“国民身份证”和4位遇难亲人的遗像等。
据郭永柱介绍,这把军刀是由他父亲郭学礼缴获的,郭学礼生于1908年,1926年即在国民党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当兵,曾在张治中将军身边任卫士,当年参加过“一·二八”和“八·一三”淞沪抗战。郭永柱说,当时,262旅特务连连长在淞沪抗战中殉国,其父被任命为代理连长。1937年12月初开始,日军主力七个师团二十余万人开始疯狂进攻南京外围守军阵地。由于日军火力极其猛烈,守军各部队在淞沪会战后未经休整即投入南京保卫战。12月10日,日军第六师团主力挺进至中华门雨花台一线,与262旅朱赤将军所部在雨花台右翼阵地发生激烈血战。12月11日中午,朱赤将军召集包括郭学礼在内的一百名精壮官兵组成敢死队,冲向溃退的日军,经过近一小时的拼杀,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并缴获了部分武器。这100人组成的敢死队有97人壮烈牺牲,朱旅长当时宣布把这把由日军酒井一郎少佐使用的指挥刀作为战利品奖给杀敌有功的郭学礼,郭学礼1996年过世后,郭永柱一家一直保存着这把军刀。这把带护柄和刀鞘的日军指挥刀,长约93厘米,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曾使用过,欠下了受害同胞的累累血债。
“伊藤兼男照片集”约30厘米,宽约19厘米,厚约3厘米,是由日军军官伊藤兼男自己拍摄和保存的,真实记录了他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不久,于1937年7月13日至1938年3月30日期间,参与侵华战争的从军经历和所见所闻。该照片集共收入了有关侵占北京、南京、苏州、上海等地的历史照片190余幅,其中关于南京的有144幅。在每一幅照片下面,都有伊藤兼男本人所写的详细文字说明,标注着这些照片的出处、时间、地点等。
该照片集的大量历史照片,真实再现了南京被屠杀和破坏后的惨状,其中4幅照片和被集中贴在一张纸上,纸的右上角写着一个大字——“惨”,下面注明“遗弃在南京城墙外护城河边累累的尸体”,重叠在一起,难以计数,遇难者身穿深色服装,没有穿鞋,浅色的袜子比较明显。见习记者申剑丽(南京晨报) |
|
![](/print/c.gif)
|
![](/print/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