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记者 苏冠名/摄 |
柏油路修成了青石板
信报讯(记者陈汉辞)昨天,在明十三陵门户大红门前,今年刚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明十三陵标志牌揭牌仪式隆重举行,一块高2.4米、主体部分重达32吨、由天然青石雕刻而成的标志牌展现在人们面前,其正面刻有“世界文化遗产”六个大字和世界遗产徽标,背面镶刻中英文明十三陵简介。
今年7月3日,经联合国世界遗产组织第27届大会审议通过,明十三陵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按照国际惯例,世界各国凡申报成功的遗产单位可建纪念性标志牌,明十三陵标志牌是由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设计,经国家文物局、市文物局批准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明十三陵的门户——大红门焕然一新外,几个月前的柏油路面也修成了青石板路。据了解,明十三陵在“申遗”成功的第二天就开始对大红门至神功圣德碑亭之间的路面进行了抢修,由于历史久远天然风化,多数原始路面已不复存在,此次抢修完全按照明代规制,铲除原有的柏油路面,中间铺设3.84米宽的青石板路,两侧各2.56米宽的城砖铺路,总宽8.96米,中间略拱,有如鱼背,彻底恢复大红门至长陵神功德碑亭之间的483米神道。
明十三陵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抢修之后的这条道不允许任何交通车辆通行,不仅如此,他们将完全按照世界公约和《北京市明十三陵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施保护。为此,明十三陵还专门成立了北京第一个“文化遗产监测办公室”,办公室的成员包括文物专家、城管甚至新闻界有关人士,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文化遗产,不让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来之不易的称号成为幌子。
另据了解,今年年底除了康陵的一期、德陵的二期工程竣工以外,另外几个残陵的主体标志性建筑也将在2008年竣工。与此同时,明十三陵整体大环境包括自然植被、山川水系也将加大控制和恢复。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