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不仅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也催生了一种新的现象————炒楼。 “炒房人就像倒卖火车票的黄牛。”有关人士说,“他们的行为扰乱了市场,把房价越抬越高,使真正需要低价住房的老百姓不得不多花上一笔冤枉钱,才能圆自己的住房梦。所以这些现象需要制止、打击。” 浙江已成为炒房“热地”,发生在1月份的浙江省第九届房交会上惊人的一幕,就令杭州人大跌眼镜:此次参展的127个楼盘,平均售价为5274元,二手房平均售价也达到4100元。好房源成了购房者“疯抢”的对象,有的楼盘甚至连设计都未完成,购房者就抢填了预订单。开发商也趁机采取发号销售的办法,收取订金或保证金。 杭州人的购买力真的有那么强吗?据浙江省城调队提供的数字,去年杭州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90元,按户均3人计算,约为32670元。根据世界银行标准,一套住房合理的房价应等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3倍至6倍,由此推算,杭州市合理房价应在20万元以下。显然,杭州市目前的房价大大超出市民的承受力。 因此,业内人士对目前的炒作表示担忧。他们认为,从这次房交会来看,真正解决居住的是少数,大多数人是为了置业,其中相当多的人在恶性“炒楼花”,把投资作为投机。“这种火爆的交易场面只是表面现象,存在着很多投机行为,而且这种现象正预示着杭州房地产的危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一位专家认为,很多人这样“抢房”的原动力在于,买到“房”后一转手就能赚到巨额利润,“如果放长线还要赚得多”。 在杭州,房产投资客们对于杭州不同区域不同地段的楼盘,竟以“股”冠名,如“城西股”、“江滨股”、“远郊股”……事实上,不少人已经开始像炒股一样地炒房了。 炒房风还在蔓延。如温州的炒房者携带巨资扑向了上海和北京。 对炒房者而言,资金链一旦断裂,其中风险巨大,而对银行来说,按揭风险会因炒房的楼无法脱手时成为房主而凸现。 今年9月初,银监会在部署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近期监管工作重点时指出,要“重点检查、监测业务增长最快领域的风险控制及资产质量情况,包括房地产信贷、汽车贷款等”。 同时,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是,长江三角洲周边城市政府都在出台政策试图抑制房价的上涨。杭州市9月中旬出台了二手房交易将征收20%调税政策,宁波市将出台类似政策,温州也在进行楼市专项整治工作,这些城市的共同目的都是遏制炒楼行为。 一位香港专业人士结合当地楼市发展轨迹,对江、浙、沪等地的情形给予了善意的提醒:当价格背离价值太多的时候,市场的危险也就逼近了。 (作者 金名隅篁)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