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樊锦诗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门外,金黄的戈壁和蓝天相交,无垠的广阔。门内,兰色的坐椅围放,旁边大株的古树,身后,那么多的洞口像莫高窟的眼睛。
夜风乍起,我们安静地等待见这位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个卓有声望的敦煌研究学者,一个扎根大漠四十年的女人,一个干练辛劳的院长。
她瘦小,花白头发,咖啡色外套,坐在椅子里几乎陷下去。
面对着对面高大的三危山,她侃侃而谈。
“我们后继有人”
樊老谈起她第一次见到敦煌,口气仍然震惊:“实在是太苦了!”她在那里呆了两个多月,头发都没有洗干净过。因为那里的水是碱水,而她还是用香皂。 她所景仰的大学者,在那里“看来和老农民一样。”
中国的敦煌学研究起步正如这里的物质条件一样艰难。我们最初的研究者,不得不经常去海外抄写经文研究,一大批老学者仍然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国学大师陈寅恪就是其中之一。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外的敦煌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日本在佛学、法律等经文的研究上领先世界,而英法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上也有一大批杰出学者。
可是他们研究的经文是从我们这里廉价“买走”的。谈起这个,樊老只是肯定地说“从民族感情上来说,他们肯定是强盗。可是,他们中很多人本身也是著名的考古学家,还是对敦煌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内敦煌学的研究以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建立为转折点。研究所建立后,敦煌学的研究由经文转向洞窟。国内的知名大学如北大、兰大也有敦煌图书馆和学会等,一大批中青年学者涌现出来。
“这是我们的优势,敦煌学后继有人”,樊锦诗院长说。
“我最害怕的是…”
敦煌里那么多的壁画,总有一天会消失,研究者为延缓时间,想尽了保护的办法。包括数字技术的使用“我们用这个将壁画保存下来,试了40多个洞窟已经成功了20多个。颜色非常逼真。”李副院长非常自豪地说。
可是只要洞窟开放,湿度、二氧化碳的浓度都会对壁画和雕塑有影响。樊老只是眉头紧缩“我最害怕的是…。由于我们使用不当,把它用坏了,那就对不起祖先后代。”
据了解,樊老他们想出在外建游客参观厅的办法,在其中陈列数字壁画。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游客在洞窟里呆的时间。只是耗资巨大。
“我还是想尽力去募一募。”樊老仍然不会放弃任何一点希望。
“可能是洞窟的魔力吧”
樊老的简历里只有短短一行“敦煌研究院工作。”
她大学毕业来这里,四十年,一生献给了敦煌。
来之前是“耍了个英雄”,单位向北大要人,想到是国家需要,她下定了决心。当时家里反对,写信到学校,被她扣下了。
不过,她是上海姑娘,当时男友又在武汉。来时没想呆长。“没有灯没有水,什么也没有。”“在这里呆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时间长了,慢慢觉得可做的事情很多,干得有了感情。最后,她以劝丈夫来敦煌的方式,结束了漫长的两地分居。
“敦煌需要我,武汉有的是人。”
这一干就是四十年。不过到现在她仍然对来的女学生说大实话。这个地方很单调,不好呆,她是个爱静的人,所以还习惯。“你们来我还得愁,怕你们找不到对象。”她一脸诚恳。大家笑了。
一位西安美院的女生已经来了一年了:“这里挺好,真的。”
四十年还是有些甘苦,有人说她“三不象”。不是学管理而去做管理,做管理必定不能好好搞学术,一个女人,又两地分居。
可是怎么办呢?事情总是要人做的。“可能是洞窟的魔力吧”,她这样笑着解释她40年如一日守护敦煌的原因。
夜很快深了,座谈也很快结束。她的学生们簇拥着她回去。她显得更为瘦小但是精神奕奕。
此时,深蓝的天幕,月落如金盆,沙丘的阴影是如此沉默温柔。
她是爱静的,这的确是一个如此安宁的敦煌的夜晚。(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 戴钦)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