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两位曾在蓝京紫微婚介所工作过的先生来到本报,向记者揭露了婚介所中的一些有关婚托(即婚介所找一批年轻女性,让她们以被介绍来的女方身份出现,并为婚介所骗钱)的诈骗黑幕。为了验证这些情况,本报AF3小组再次出动,卧底暗访了位于德内大街捷讯通写字楼425室的蓝京紫微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前日上午,记者A以“应聘婚托”为名找到了这家公司,由于谎称曾干过这行,记者得以顺利地留了下来,但是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并没完全放心。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的工作人员告诫记者不许随便打电话。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公司两间办公室的6部电话几乎没有停过,不断地有征婚者询问,不少人还约好了时间过来见面。 中午12时20分,一个婚托陪一交了200元中介费的男士出去“溜溜”,另一位女孩偷偷叮嘱她说:“吃饭多点菜,带回来给我们吃!”随后,她自豪地向记者炫耀说,以前跟应征者出去常到麦当劳、肯德基,自己虽然不爱吃,但“可以带给姐妹们,反正又不是花自己的钱”。 此后,该公司的“刘总”看记者接了几个电话后,满意地夸奖道:“这小姑娘以前肯定干过,看她说得多利落!”有了这句话,其他人才放心地让记者接触起了“业务”。 这时,按照约定的计划,记者B以征婚者的身份登场了。通过电话预约,负责人“杨老师”告诉B说已经约好了一个女孩,现在可以过来见面。但“杨老师”打了一通电话后发现所有老婚托都不在,眼看约会时间就要到了,负责人急着对记者A说:“你先救一下场,跟他见个面,别让到手的钱跑了!” 趁B还没来,杨教导A说,同应征者见面时一定不要报真名,而且也不要给对方留下手机号,留个呼机就行了。 随后,B出现在该婚介所,“杨老师”将A以“张燕”的化名向B介绍。没等B和“张燕”聊几分钟,“杨老师”就开始“提醒”是不是该出去走走,还拿出本子和收据要求B登记身份证号,B谎称身份证被同事借走,并提出可以打电话询问身份证号,没想到“杨老师”迫不及待地说:“不用不用,没有也可以!先交钱就行。”当B抛出早已准备好的拒绝理由时,“杨老师”的满脸笑容立刻僵硬了起来。 正在这时,同样“前来征婚”的记者C适时地出现在“杨老师”面前,并像事先约定好的那样“一眼认出了曾经在别的地方当过婚托”的A。C冲上去就抓住A说:“我认识你!上次在××婚介所就是被你给骗了,没想到你又跑这儿来骗人,这回可被我撞上了!”然后C同A“激烈”地争执了起来。这时,记者想要的结果出现了:刚才还一脸和善的“杨老师”冲着C咆哮着说:“敢跑这儿捣乱,看我不整死你!”同时拿起电话开始叫同伙。 记者C撤离后,“杨老师“对尚留在房内的B说:“这是一疯子,因为找不到媳妇经常来我们这儿闹事!” 本报AF3行动组 《京华时报》(2002年4月8日第A24版) 钱到手了。本报记者刘军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