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大没人掏钱 昔日保健品商自曝推销伎俩
2002年8月13日07:16 东方网
|
东方网8月13日消息:上海保健食品协会最新调查显示:七成市民对保健品半信半疑。消费者意见集中在:虚假广告满天飞,夸大宣传到处是,保健品价格偏高、同类产品泛滥等。近日,一名曾经是保健品经销商的华姓知情人,向记者透露市场种种“奥妙”。
记者(以下简称“记”):保健品从“成本”到“市场价”,其中能挤出多少“水分”?
华先生(以下简称“华”):保健品价格向来虚高,消费者永远琢磨不透。其实,这里面“花头”很浓。一般来说,某种保健品的市场零售价如果是每盒100元,那么它的成本可能只有10元出头一点,出厂价也不会超过20元。这个“雪球”怎么“滚”法?首先,厂家要赚一笔,把经销权全部卖给经销商,出厂价自然要高于成本价。然后,经销商在市场上“各显神通”。一般保健品的生命周期为3至5年,所以,经销商必须想尽办法,在这段时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广告造势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在这方面不惜投入,每盒保健品分摊下来后,成本立刻攀升至四五十元。
在销售过程中,经销商为了将产品打入药店,自然要给对方回扣。回扣率多种多样,最少“一零扣”(即10%),比较普遍的是“四零扣”和“六零扣”,这样算来,经销商给药店的批发价大概在50至70元,药店上柜台再“加码”到百元。其中,营业员每卖出一盒产品,还能拿零售价的1%。
一句话,保健品的利润空间非常肥厚。
记:那么,经销商之间会不会打“价格战”?吃亏的又是谁?
华:一般来说,厂商把某保健品在某地区的经销权卖给一个经销商,所以不会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不按牌理出牌”的厂商“一女二嫁”,更有些厂商见经销商用他们的产品发了大财,起了“陷害”之心,或稀释产品,或擅自改变配方,降低生产成本。这样一来,最终倒霉的还是消费者。
记:七成市民对保健品半信半疑,说明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消费者辨别力增强,日趋理性。那么现在,经销商又“支”出什么新“招”,让老百姓心甘情愿地继续掏钱?
华:硬广告成本大,收效却大不如前。摸索下来,消费者更易轻信报上的“软文章”,就是那些看着像报道的广告。
做保健品广告,不夸大没人买。但上海市场比较规范,所以我们就与外地某些小媒体合作,利用小媒体的刊号做违法广告,有的干脆在本市找一家印刷厂进行“克隆”。报上所有的文字都是我们自己“操刀”,抓住消费者心理,将产品宣传融入科普保健知识和医药服务信息中,看上去就像一篇正规的新闻报道,可信度特别高。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报纸塞进消费者的信箱里,“免费赠阅”。
前不久,某保健品未经授权“克隆”南京《都市文化报》做虚假广告,不是被上海一家媒体曝光了吗?用这种招数的人家多啦。
记:再来说说“医托”吧。上海医药管理部门明令禁止医务人员参与保健品推销,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近来又有什么新动向?
华:有啊。正规医院的医生、专家请不动,那就找企事业单位医务室的医生;正规药店不能坐堂,就到公园、街道居民区开辟新“据点”。前两天,我就在一家公园里,看见四五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在为早锻炼的老人作免费体检,旁边放着一堆同一品牌的保健胶囊。
保健品经销商还利用“社区”的招牌来推销他们的产品,和居委会联手搞免费义诊活动,量量血压、测测心跳,到最后什么毛病都适合吃他的药。在居民眼里,这活动是居委会办的,也就没那么多疑心了。
记:你和你家里人吃保健品吗?
华:说实话,不吃。保健品不是灵丹妙药,仅对某些人群和某种疾病有辅助疗效,对更多人来说,就是一堆既治不好病也吃不死人的东西。
编辑:祁贺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朱良胜 陈瑜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