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科研别搞“包产到户”
2002年8月13日09:45 千龙新闻网
|
图书资料室公用的外文杂志越来越少,个人重复订阅的现象越来越多;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被分发到各课题组,想用一下要不断地等,手头的工作经常被有意无意地耽误;甲单位刚购入一个科学数据库,花了大价钱进行计算处理,乙单位的人过去要,对方答:我们明年会整理出版,你们到时候再来买吧……在今天的科技界,存在着这样一些怪现象,有人称之为“包产到户”。
作为调动生产积极性的措施,“包产到户”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果科学研究也完全按照这个路子走,则弊端不少。“包产到户”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阶段性经济运行模式,当年某些地方就曾出现过把生产队的拖拉机拆下轱辘一家分一个的现象——这种情况后来得到及时制止,在科学研究日益走向交叉、融合和规模化的今天,如果再犯这种低级错误,实在是令人遗憾。
像交通、通信、能源系统一样,科研同样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图书情报、科学仪器还是其他公共资源,都应该一次投入,一家投入,多次使用,多家使用。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没有说谁有钱就自设一摊,自我封闭,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自然更不应出现上述情况。
为什么会如此?主要是因为评价体系出了毛病。在一些科研系统中,对研究机构的评价“一刀切”,每年申请的经费、的论文数、第一作者的数量、人员的年龄构成等等,都被作为一个个因子,代入一个统一的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按分数的多少“排排坐”。到下一年,排在后面的机构得到的经费支持就要被压缩,划到排名靠前的机构身上。这样一来,同行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课题组越分越小,相互间实行资源封锁,因为“你的所得就是我的所失”。有一家研究所请兄弟单位协作搞一项很有意义的联合研究,对方明确表示:你是主持方,将来写出论文来你是第一作者,我是第二作者,而在现有评分体系中是不被计分的,我何必白辛苦?
科学研究同时需要组织和管理,应该说,这些年来科技界在加大投入、促进学科交叉综合、调动研究人员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了努力探索,而一个成熟的评价体系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修正,暂时出现一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科学发展一日千里,一项政策性的失误带来的损害,会产生长时间的影响。作为宏观管理部门,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像这种狭隘的“包产到户”风,就到了刹一刹的时候了。 (斯壮)
请进入参与讨论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