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春暖花开的北京正是建筑施工的黄金季节。
转自搜狐
然而,SARS病毒悄然潜入北京,并迅速蔓延。
转自搜狐
北京有大大小小3200多个建筑工地,工地上有62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此时此刻,停工事小,防止和减少建筑工地受到非典病毒感染,保护62万名民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大如天。
转自搜狐
民工,北京人的兄弟。北京每一座高楼的崛起,都有他们的汗水。
转自搜狐
非常时期,保证62万民工安度疫情,是对大江南北的父老乡亲负责,是对积极支援北京现代化建设的各省市负责,是对高度重视北京发展的党中央和国务院负责。
转自搜狐
一时间,3200多个工地,62万名民工兄弟,能否有效防控疫情,成为世人的关注点。
转自搜狐
中央领导多次指示,总理亲临工地询问情况,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一系列防治措施,为62万民工兄弟筑起抵抗病魔的铜墙铁壁
转自搜狐
中南海与北京人民的千万颗心相通。62万民工兄弟的生命安全,也同样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心。
转自搜狐
当疫情出现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针对北京的情况相继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并多次打电话询问防治工作进展。对于防止工地疫情扩散,他提出:对健康人员就地预防;对有接触史的就地观察,对确诊者就地治疗。
转自搜狐
在北京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温家宝总理在短短24天内,先后5次深入北京的战斗一线进行视察。他十分关心在京外地民工的防疫情况。4月26日上午,在北京财富中心一期工程施工现场,温家宝总理向工地负责人询问外来民工防治非典的措施,并向一些民工了解他们防治非典的方法,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十分满意。“用工单位不要计较一时的利益,要从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绝不能把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人推回原籍和推向社会。”这是总理留在工地的指示。
转自搜狐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温家宝总理语重心长的话语,体现了人民政府时刻关爱着人民。
转自搜狐
党中央的指示,国务院的嘱托,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时刻牢记在心间。
转自搜狐
5月17日,北京防治非典的战斗初现曙光。一大早,广渠门北里廉租房1号楼工地就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转自搜狐
这是一批特殊的检查员——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市委书记刘淇带领市领导对本市建筑工地“非典”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突击抽查。
转自搜狐
“扎”进民工宿舍、查隔离室、看洗澡间,刘淇边走边问起工程业主关于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在东四危改小区D区工地,刘淇快步走上前,与一位正在洗衣服的民工拉起家常,当得知民工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时,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刘淇说,全市建筑工地的防控是打好五月攻坚战的关键,这里的工作一定要抓紧抓好抓实抓细,请民工们的家人放心,北京一定会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
转自搜狐
4月26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岐山详细察看了小汤山医院工程建设情况。当他看到经过一夜的紧张工作,有些工人躺在草地上休息,十分心疼。他关切地对身边的同志说:“非常时期更要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在返回市内的路上,王岐山还一再叮嘱:要为工人送去生活必需品。
转自搜狐
当天下午,满载着4000条毛毯、被子、帐篷和5000箱矿泉水的卡车,一辆接一辆快速驶向小汤山医院建设工地,给正在那里的建筑工人们送去市领导的亲切关怀。
转自搜狐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保证62万民工兄弟的平安,是一项既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转自搜狐
一道道铁令下达,一遍遍拉网检查。市建委发出一项项紧急措施,3200多个工地行动起来,立即封闭,立即消毒,施工区和生活区旧貌换新颜
转自搜狐
作为市委、市政府在建筑施工战线的指挥机构,市城建工委、市建委切实落实“三就地”和“四早”的指示精神,迅速启动危急处理和社会动员机制,采取一切办法,妥善解决民工生活问题。
转自搜狐
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一项项严格管理的措施,似一道道令箭,飞向了全市3200多个工地:
转自搜狐
一、严格实行封闭管理;
转自搜狐
二、民工宿舍要达到每人2平方米,每间不超过15人且通风良好;
转自搜狐
三、工地民工生活区做到每天至少消毒两次;
转自搜狐
四、民工每天至少测量体温两次并有记录;
转自搜狐
五、食堂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必须有健康证明;
转自搜狐
六、工地必须设有独立的隔离室。
转自搜狐
“5月11日起,我们将进行大检查,达不到六项标准的,一旦发现就要给予严厉处罚。”市建委负责人斩钉截铁地说,“民工兄弟的利益,必须得到维护。”
转自搜狐
铁令如山,3200多个工地迅速行动起来。北京城建五公司马连道项目部承建依莲轩工程,接到市建委的指令后,项目部立即设立了消毒员、测温员和监督员,坚持每天三次消毒,三次测温;在民工宿舍管理上,保证床单、被褥、牙具等个人用品的统一,并为每个宿舍做了专柜,便于物品统一摆放。为了安定民心,项目部还花了2万多元购买了电视、洗衣机、热水器和口罩等物资。6月8日,在宣武区建设工地防控非典先进单位表彰会上,北京城建五公司马连道项目部被评为“达标创优”的“优秀工地”。
转自搜狐
外施人员的居住环境好了,每人3平方米的空间,被褥都是全新的,每间宿舍的换气扇保证了新鲜空气的流通,纱窗纱门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安装,宿舍内的消毒液有专人管理,每天三次以上消毒,每天打药灭蚊蝇。这样的工地在北京比比皆是,许多项目部还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全面体检,并和民工家乡的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共同协调解决麦收问题,免除了民工的后顾之忧。
转自搜狐
为了62万民工兄弟生活安定,社会各界伸出无私帮助的双手。首都人民的心与民工兄弟贴得更近了。
转自搜狐
工地封闭了,工人们不许出大门了。有人担心,京城4000处工地,会成为非典时期4000座与世隔绝的孤岛吗?
转自搜狐
不会!民工们不仅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社会各界也纷纷向他们奉献爱心。社会团体、企业,甚至普通市民都伸出了无私帮助之手,在民工兄弟与首都人民之间,架起一座座紧密联系的桥梁。
转自搜狐
“我们每一个北京人都惦记着你们,你们在北京的工作生活一定会更加顺心。”5月25日,本报10多位编辑、记者经过体温检测后,步入望京新兴产业开发区双鹤药业工地,他们此行带来了两个“大家伙”——大伙儿凑钱买了两台彩电,赠送给在这里坚持生产的外地民工们。工地上,民工们个个朝气蓬勃,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高兴地说:“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丰富业余生活,报社送来的电视机实在太及时了!”
转自搜狐
“喂,爸爸妈妈,我在北京挺好的,你们放心吧。”5月28日,北京天文馆新馆工地上的民工们,每人都得到了一张长途IP充值卡。这是北京移动向首都建设者捐赠的15万元IP卡中的一部分。许多民工兴致勃勃,立刻到工地上新安装的长途电话机前,向远方的家人报平安。
转自搜狐
“今年的节日很特殊,祝你们几天假期过得愉快。”五一节当天,崇文区城管大队的队员们放弃休息,自费购买了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文娱用品,送到辖区工地,让民工兄弟们强健体魄,放松身心。
转自搜狐
鲜花送进来了,明信片送进来了,水果饮料送进来了……
转自搜狐
小小的礼物,凝聚着北京人的真情;真情的付出,换来民工兄弟真心的回报。
转自搜狐
由于被隔离14天后无一例新发病例,住总六公司都市馨园工地5月10日被解除隔离。55名民工“解禁”后的头一件事,就是向62万民工兄弟们发出了倡议:“北京对我情无限,我为北京做贡献”。
转自搜狐
5月29日,在中关村银谷大厦工地上,来自河南、江苏、河北、湖北等地的9支北京市标杆青年突击队举行誓师仪式,现场回荡的誓词气势如弘:坚守岗位促进生产,为首都建设再立新功。
转自搜狐
5月26日,一部分民工还提出特殊的倡议:这一天,我们不计报酬,义务劳动,以具体行动回报首都的关怀。
转自搜狐
5月11日,在城建一公司动物园公交枢纽工程工地,这里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来自江苏的木工路明喜笑呵呵地说:“现在住的地方每天都消毒,吃得也好,卫生条件比咱家里还好呢。”小路的老乡熊国福也在旁边搭话:“咱们生活区条件很好的,床铺卫生也搞得很好,晚上还有电视看,每个星期二、四、六都可以洗上热水澡。”
转自搜狐
这两名江苏民工发自肺腑的话语,道出了62万民工共同的心声。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全国方方面面、社会上上下下为保障京城62万名建筑民工的安危与健康,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转自搜狐
在疫情流行的四五月间,京城3200多个工地保持了极低的病发率,截止到5月20日,发生疫情的工地共有104个,并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截止到6月11日,62万民工兄弟中有202人感染非典并得到及时救治。市卫生局评价说,从5月4日开始,北京地区民工的新发病例迅速下降,从5月11日起,民工发病更是进入低谷期;5月24日后,没有民工新发病例。非典被赶出了北京的工地。
转自搜狐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京城各项建设没有放慢步伐,特别是重大工程建设,更是快马加鞭,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接连创造惊人的高速度。
转自搜狐
真情创造了奇迹。
本报记者依旺刘扬杜鹃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