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文章:目前,围绕着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是否能参加阿拉伯联盟首脑会议问题,有关各方正在展开新一轮外交角逐。阿拉法特能否成行,已经成为巴以冲突未来发展的风向标。3月24日,美国副总统切尼明确表态,阿拉法特应该参加贝鲁特阿盟首脑会议。但以色列的态度却不明朗。是否让阿拉法特赴会,对以色列总理沙龙来说可能是一场“政治赌博”,也是对其是否有诚意推动巴以停火以及中东和平进程的重大考验。 ·沙龙进退两难 在这之前,沙龙的说法是,阿拉法特如果想要参加贝鲁特阿盟峰会,以巴之间必须实现24小时停火,并且要让以色列判断停火是真实的才行。而美国副总统切尼的讲话显然否决了沙龙的“条件说”。切尼称,美国主张即使停火协定达不成,阿拉法特也应该前往贝鲁特赴会。这对于目前的沙龙政府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国内政治风险。 2002年1月以色列在红海查出装有50吨军火的船只,并指责阿拉法特必须为此负责。自那以来,以色列对阿拉法特的政策越来越严厉,以色列国内的反阿拉法特情绪也越来越高涨。以色列的做法有三:一是继续限制阿拉法特的人身自由,将他软禁在拉马拉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总部内;二是在军事上大打出手,绕开阿拉法特,直接对巴勒斯坦地区采取军事行动,削弱阿拉法特领导的组织机构;三是在政治上排斥阿拉法特,多次声称阿拉法特与以色列重开谈判的机会已经丧失,以色列不准备再将阿拉法特视为巴勒斯坦的最高政治领导人和以色列的谈判对手,甚至要采取军事行动对阿拉法特进行人身威胁。 据报道,在以色列向美国出示了阿拉法特与红海军火船事件直接有关的“证据”之后,美国对于以色列排斥和打击阿拉法特的做法也采取了默许和纵容的政策。但以色列的蛮横做法只能是沙龙政府军事高压政策的一部分,并不能真正为阿以冲突的缓解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美以倘若真的想通过政治手段解决阿以冲突、为中东和平寻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是无法绕开阿拉法特的。 这一点基于两个事实:一是除了阿拉法特之外,在巴勒斯坦不可能再找到比阿拉法特更具有代表性的权力人士作为巴方的代表,与以色列重开和平谈判;二是巴以冲突背后有着长时间阿以冲突的背景,以色列否认阿拉法特政治地位的做法,不但不会被阿拉伯世界所接受,反而会激化以色列同阿拉伯世界的矛盾,使巴以实现停火、达成政治解决方案更加困难。今年1月以来的事实已经证明,阿拉法特在中东政治中被以色列越“边缘化”,阿以之间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希望就越渺茫。 然而,在以色列国内,右翼势力普遍要求不以阿拉法特为政治对手,甚至狠狠打击阿拉法特。尽管沙龙已经很强硬了,但右翼势力还是批评沙龙做得不够。沙龙的政策同时也受到外长佩雷斯的严厉抨击。如果沙龙准许阿拉法特出席贝鲁特阿拉伯峰会,就等于宣告已经实行了近4个月的反阿拉法特政策结束,以色列将再度承认阿拉法特的政治地位及其在解决巴以冲突中的核心角色。其结果,执政的利库德集团可能面临分裂,沙龙政府在以色列国内政坛的位置很可能因此受到威胁和动摇。目前,以色列总理沙龙是进退两难。 ·美国为何鼓励阿拉法特去贝鲁特? 美国副总统切尼3月中旬在中东穿梭访问时曾拒绝会见阿拉法特。按照切尼本人的说法,阿拉法特还没有采取行动以达到符合会见美国代表的条件——必须采取切实步骤实现同以色列的停火,阻止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然而现在,美国又呼吁以色列总理沙龙让阿拉法特去贝鲁特参加阿拉伯峰会,其重要原因是美国感受到了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压力,美国希望尽快实现巴以停火,防止持续性的巴以流血冲突干扰美国可能对伊拉克采取的军事行动。 从9·11事件以来,美国就一直想借巴以问题改善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这是美国实施反恐战略必不可少的外交需要。为此,布什宣布向中东派遣特使进行调停,同时第一次公开称巴勒斯坦为“巴勒斯坦国”。但是,由于无法避免其一贯袒护以色列的政策,美国的中东政策可以说是左右摇摆。随着2002年1月反恐战争进入第二阶段,美国将军事行动的矛头直指所谓的“邪恶轴心”,伊拉克又是首当其冲。美国的中东政策开始在亲以色列和准备打伊拉克之间来回踌躇,难以两全。 切尼在3月中旬访问沙特期间,双方对沙特2月份所提出的中东和平新方案取得了不少共识,美国现在公开支持沙特的建议。根据沙特的新方案,阿拉伯国家要在外交上承认以色列,使阿以关系正常化,但前提条件是,以色列从它所占领的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撤军。美国终于意识到,如果巴以流血冲突得不到平息,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长期紧张关系就不可能得到改善。如果美国能够成功地说服以色列接受沙特方案,美国在对伊拉克动手问题上至少可以软化阿拉伯国家的反对立场。只要巴以流血冲突继续进行、沙龙的强硬政策不改变,美国就难以获得阿拉伯国家对新的伊拉克战争的支持。 ·沙龙会同意阿拉法特前往贝鲁特吗? 尽管沙龙还没有正式表态允许阿拉法特出席阿盟峰会,但以色列同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从3月中旬以来,以色列已经有所克制。例如,开始从3月初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城市撤军,并取消停火的预设条件。近日来,巴勒斯坦极端分子的自杀性袭击没有停止,3月24日还有12人死亡,但以色列方面已经停止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事实上,让阿拉法特出席贝鲁特峰会,不仅是沙龙政府面对现实、加强政策灵活性的重要选择,同时,也有助于阿拉伯国家建设性地讨论阿以政策。切尼在24日的讲话中就表示,阿拉法特参加贝鲁特峰会有“建设性”意义。这对以色列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尽管以色列国内目前反阿拉法特的情绪非常强烈,但也有相当部分的政治势力,如以佩雷斯为代表的务实派,主张尽快同阿拉法特对话,重启中东和平进程。客观上,切尼3月24日的表态有利于沙龙减轻国内政治压力。美国目前在中东的调停作用以及美国的外交影响,同样也是以色列的中东政策不能不顾及的重要因素。3月24日,在津尼主持下,巴以双方开始了新一轮安全部门首脑之间的停火谈判,尽管未达成停火协议,但毕竟有对话的渠道。以色列现在所要做的,难道不是尽量采取行动,推动以巴和平进程的恢复吗? 以色列的“反阿拉法特情结”目前已经将阿拉法特推到了他个人政治生涯最近2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然而,由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他一生所致力于的让巴勒斯坦成为和平、独立国家的梦想,却从来没有如此清晰过。阿拉法特的高级助手阿博德伊尼表示,阿拉法特赴贝鲁特开会的机会是五五开,“不管是去还是不去,都不值得惊讶”。问题是,如果阿拉法特无法如期前往贝鲁特,巴以在政治上的不信任状态会进一步加剧,这难道是以色列想要看到的吗?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朱锋)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