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郴州桂阳县已经干得开裂的稻田 供图 红网郴州站) |
8月2日前不会下雨 人工降雨条件缺乏
商报消息 (记者 文涛)高温难耐,要到什么时候才下雨呢?昨日,记者从省气象台获悉,全省仍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一周左右,8月2日前不会出现明显的降雨过程。而且,长沙今明两天的最高气温都将达到40℃。
据了解,7月份我省出现两个高温顶峰:7月16日前后,7个县市突破40摄氏度,超历史最高温度;7月23日左右,部分地区又出现40摄氏度高温天气。昨日,我省仍然受强劲的副高控制,气象预报8月2日前我省暂时不会有雨。目前,副高的中心位置正缓慢向西移动。后阶段,我省常德、益阳、岳阳等地的气温也将升高,干旱可能扩展到全省。
另一方面,气象专家指出,对流云是人工降雨的必备条件之一,由于我省上空近期还不能形成强的气流,没有对流云,因此即使做好了人工降雨的准备,目前也不能进行。气象部门提醒,各地要做好蓄水准备,保证人畜饮水。
64县925个乡镇出现大旱
商报消息 (记者 文涛)昨日,记者从省防指获悉,我省的旱情已经扩展到9市64县925个乡镇,农作物受灾面积近千万亩,有上百万人出现饮水困难。预计失收粮食50万吨以上,农业经济直接损失超过10亿元。
据了解,旱情最严重的郴州市11个县(市、区)235个乡镇全部受旱,受旱耕地面积达178.1千公顷,稻田干枯,烤烟、玉米、花生、冰糖橙等一大批旱作物枯死。嘉禾县龙潭镇马家坪村12个自然村已有9个村发生饮水困难,3个自然村的水井已经干涸。宜章的关溪,汝城的土桥、外沙及苏仙的邓家塘等地均靠消防车拉水供应。临武县三合乡童子村共9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井水干涸,人畜饮水须到2.5公里以外的地方挑水。水源不足给城镇供水构成了威胁,供郴州市生活用水的山河湖库现有蓄水量仅为正常蓄水的35.7%,桂阳县城水源工程肖家山水库蓄水量仅为33.2%。
造成此次灾害的原因主要是晴热少雨,据统计,6月24日至7月24日月降雨量与历年同期均值相比,郴州偏少81.7%,娄底偏少45.5%,长沙、衡阳偏少38%。
衡阳遭遇38年来最严重旱情
商报消息 (记者 刘俊)有“干旱走廊”之称的衡阳市今年面临了自196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旱情。一个月的高温无雨天气,让衡阳的31万人民经受着最为严峻的考验。
从6月28日到现在,衡阳市总共降雨8.2毫米。而当地的平均气温更是达到了38℃左右。连续的高温无雨引发了严重的旱情:各大中小水库接连出现了严重的供水紧张;鱼塘河流也是相继干枯;稻田绝产,即将收获的谷物在干涸的土地上全部枯死,全市195个乡镇严重干旱,115.8千公顷的农作物枯萎,其中完全枯萎3.9千公顷,颗粒无收;全市31.6万群众的生活问题受到挑战……
耒阳县长平乡此次的旱情最为严重,35个村饮用水出现困难。农民喝水必须跑到5-10公里以外。而更有一些农民只能依靠一些浑浊不堪的小水洼维持生活。衡阳市政府从旱情发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他们一方面组织农民开展自救,系统地加强对现有水源的利用。他们同时还对全市1500个中小型水库实现了两天一调度的计划,确保水源计划使用;他们还积极开辟新的水源,希望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郴州 “地里都干透了”
“县城饮用水只能撑30天了”
7月27日,郴州桂阳,烈日当空。空旷的街道上依稀有几把伞划过。
在桂阳县城关镇,见到曾大妈的时候,她正在门口洗衣服,一盆浑浊的水她用了一遍又一遍,洗了10多件衣服,最后,她把用过的水用一只大桶装起来,她告诉记者这些水还可以用来冲厕所。现在天旱,得节约用,你看我家井水都不多了。她的家中,有一口自挖的水井。她说:“自来水有点黄,味道也变了,现在,我们洗衣淘米用的是自来水,但喝的都是井水。”
桂阳县委大院,带锁的水龙头赫然在目,旁边的墙上写着几个字“节约用水”。据桂阳县宣传部一位姓许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节约用水,县委机关内所有的水龙头都要用特制的钥匙才能打开。
中午时分,县水电局防汛抗旱指挥办,3台电话不停地响,3个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地在接听电话,不停地记着东西,突然一个电话让办公室静了下来,“肖家山水库只能维持供水30天了”。据了解,肖家山水库是供应桂阳全县10万多居民的生活用水惟一的一个水库。目前库存蓄水量仅为270万立方米,有效用水160万立方米,而该县居民每天要用5万多立方米。
“旱成这样一辈子都没见过”
从桂阳县城出发往西北方向七八公里就到了仁义镇的桐缸村。在烫人的地垄沟里记者感受到了干旱的可怕:一眼望过去,视力所及的范围内全是龟裂的土地,地里的土质因为久旱无雨变成硬邦邦的土块,禾苗的根在裂开的土缝里依稀可见。仔细搜寻,能发现一些稀稀拉拉的野蒿子顽强地钻出了地面。它们是这片土黄色中惟一的绿色了。
“不下雨,地里的禾苗都活不了,这一片土地有6000多亩。是方圆水库的灌溉区,水库已经干涸了。”仁义乡政府一位姓李的负责人说。
在村里,记者意外地碰到了在地里浇水的二队村民匡有明和儿子匡林,父子两个正在挑水灌溉。据称,为防止白泥,他们需从一公里远的水库挑水,每天要挑100多担,也只能打湿一点泥土,如果7天之内再不下雨的话这些禾苗就废了。据说现在县里运来了人工降雨设备,这两天就可以把雨落下来,到时就有希望了。说到这里匡有明挂满汗珠黝黑的脸上透露出兴奋。
“活了一辈子,没见过这么旱的年景。”70岁的老人张桂芝用手比划着说。大约500米开外,这个村一组的8个村民正在赶修一座蓄水方塘,塘里除了一小洼水几乎全部干涸了。“全村也就这么几口方塘,几百口人都指望它种地。”村民肖孝德望着他那正在浇水的一小块田有些伤感地说。
“在桐缸,一口塘只允许灌溉附近的几亩地,要引水很远的水田只能放弃,水不够,农民们想抗旱都没办法。”水利局的唐主任告诉记者。在一口方塘旁边,记者目睹了这样的取水场面:塘的一边是络绎不绝前来挑水的村民,而塘另一头的烂泥里悠闲地卧着一头牛,旁边不知谁家的鸭鹅在水里扑腾、拉屎,不远处还有一个村妇在洗衣服。水面上漂着浮物,浑浊不清,提起水桶就带起一阵阵泥浆。
步行4公里挑水度日
7月份降雨为0毫米,让宜章县陷入了困境。
宜章县旱灾最严重的是东南山区,关溪乡的机关单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由于地处采矿区,他们在半个月以前就没有饮用水了,在每一天的早上或者下午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就可以看到一系列壮观的景象,一队老长的挑水队伍走在路上,关溪乡1100多人,他们每天都要步行4公里前往一个水库挑水。村里人现在每家都拿出了所有可以储水的设备装水,洗菜淘米水用来饮牲口、浇地,洗衣水用来冲厕所。在干旱面前,村民们学会了最原始的节水方法。
在宜章的鲁塘村,破旧村落的房子后面,一口约100多平米的水塘是他们这里惟一一口有水的山塘,浑浊黄色的水面漂着一层灰色的叶子,池塘中央高一点的地方已经露出了石头,现在只有池塘中间剩一洼水了,鲁塘村2个组13户50多口人就靠着这一口有点发臭的水池度日,但是也难以维持几天了。
(稿源:当代商报)
(作者:文涛 刘俊 谢东阳)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