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狐
挑战8848
首页邮件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动漫校友录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军事 | 企业 | 传媒 | 校园 | TOP100 | 评论 | 我来说两句 | 新闻中心纯文字版
Sohu 首页 >> 新闻 >> 社会
数百黑熊活跃辽东山区 记者深入暗无天日黑熊洞
2002年5月16日04:57  辽沈晚报

  有这样一群“黑精灵”,仍然在我省东部山区一带活动,它就是黑熊,数量约有数百头。当都市人在动物园里观看黑熊的时候,本报记者远赴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冒险涉入暗无天日的黑熊洞,找到了野生黑熊生存的最直接证据。

  黑熊伤人采访受阻

  4月21日,记者乘坐的越野车从大连庄河出发,沿着崎岖、陡峭的盘山路颠簸前行,三个多小时以后才到达宽甸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据他们讲,黑熊经常在四方顶、大湖沟、老猴石、三股岗一带活动,数量约有50只。听说记者要上山寻找黑熊,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坚决反对,因为这个季节是黑熊的产仔期,这时如果有人不慎闯入黑熊的“领地”,黑熊会毫不犹豫地将“入侵者”扑倒。近年来,这里发生的几起黑熊伤人事件都发生在这个季节。工作人员的话得到了当地村民的证实。

  村民王海江今年65岁,他声音颤抖地回忆起遇到黑熊的经过:去年春天,我上山挖野菜,挖着挖着,抬头一看,吓着我头发梢都竖了起来,一只2米多高的熊瞎子(指黑熊)站在50米开外的地方,一双小眼睛恶狠狠地瞪着我。我吓得两腿打颤,心想这回算完了。转念一想,听老辈人说熊瞎子眼神不好,我站着不动没准看不见我。我低着头呆站在那儿,冷汗从额头刷刷地往地上掉。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偷偷抬起眼皮一看,熊瞎子竟然不见了。我这才回过神来,撒脚就往山下跑,一口气跑出十多里地。“现在我再也不敢上山了,一爬坡腿肚子就转筋”,王海江说。

  王海江还算幸运,村妇何桂兰就惨了。前年春天,她上山挖野菜。走到一棵大树下面时,一只黑熊突然从树上蹦了下来,拦住了何桂兰的去路。何桂兰吓得“妈呀”一声,掉头想跑,不料后面还站着一只黑熊,何桂兰当即吓瘫在地,两只黑熊向她猛扑过来。何桂兰从小在山区长大,知道装死可以骗过黑熊,于是用塑料袋蒙住脑袋,任由两只黑熊“修理”。黑熊多次用手掌将何桂兰抄起,然后抛在地上,并在何桂兰的大腿上又舔又啃。好在两只黑熊没有过多地纠缠何桂兰,几分钟后悄然离去。何桂兰住了半个月医院,终于康复了。

  近年来,黑熊伤人事件发生多起,但是都没有致人死亡。尽管如此,当地村民一提起黑熊,还是心有余悸,轻易不敢上山。记者想在保护区附近的黑沟村找一名向导,结果都遭到婉拒,还劝记者别进山。

  偶然发现的黑熊洞

  其实,记者的心情也是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既想看到黑熊,又怕见到黑熊,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情,记者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驱车向深山驶去,来到最接近黑熊的黑沟管理所。管理所有4名巡山员,常年生活在深山老林里。所长丁云祥在山里呆了16年,见过3次黑熊,每次都是有惊无险。他说,春季黑熊最易伤人,巡山员也不敢轻易进入黑熊经常出没的区域。去年,他和两名巡山员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黑熊洞,里面有5个黑熊的“床铺”。记者一听来了精神,央求丁所长带着去看看。“看看?”丁所长眼睛都瞪圆了,“这太危险了,这个季节绝对不能去。”“我们早有准备。”记者拿出电棍和匕首给丁所长看。丁所长笑了,“这里是保护区,绝对不能伤害黑熊,再说,你们准备的东西在黑熊面前也根本不起作用。”

  丁所长最终经不住记者的央求,答应带记者到黑熊洞看看。从管理所出发,越野车沿着盘山路行驶。丁所长不时叫司机停车,领着记者查看黑熊吃果子时掰下来的枝丫。丁所长说,黑熊最喜欢吃野山樱树的果实。黑熊擅长爬树,将长满果实的枝丫掰下来,然后端坐在树杈上美美地吃上一顿。一路上,发现了6棵黑熊光顾过的野山樱树。

  越野车行进了约10公里,前面没有路了。据丁所长讲,这里已经海拔1000米。没办法,只好步行了。黑熊洞在一座陡峭山峰的南坡。一行人在密林中穿行了两个多小时,越过一条深谷,再翻过一座山头,才到达黑熊洞附近。一路上,丁所长高声吆喝,我们也跟着起哄。丁所长说,这样可以向黑熊预警,能提前吓跑黑熊。其实,黑熊看上去凶狠无比,少有天敌,但还是怕人的。话虽这样说,一路上大家却很少说话。

  冒险探入黑熊洞

  在距黑熊洞1000米远的地方,我们停了下来。丁所长趴在地上用望远镜观察黑熊洞的动静。经过仔细观察,丁所长下定决心,“走,进去。”一问原因,丁所长笑了,连称我们运气不错。原来,洞口黑熊的足迹模糊不清,附近树木上面的爪痕也没有新茬,说明黑熊挺长时间没在这里居住了。

  黑熊洞附近的上百棵树木都密布爪痕。据刘明玉教授讲,黑熊闲来没事,经常把树当成靶子,双臂平推,猛击树干,就像打太极拳一样,目的是为了磨爪子和锻炼臂力。洞口呈三角形,约有1.5米高,洞口的石头磨得油光发亮,说明黑熊曾经在这里进进出出。

  我们猫着腰走进洞口,里面伸手不见五指,还有一股腥臊味,让人顿觉冷森森的,记者额头上瞬间冒出冷汗。过了一会儿,眼睛逐渐适应了黑暗的环境,前行数米,发现一个用枯枝腐叶铺就的“铺盖”,“铺盖”正对着洞口,再前行几步是一个约10平方米的圆形中庭,洞高也增至2米。中庭中央有个天然石阶,沿石阶而上,是一个高约半米的大平台,平台上分布着4个“铺盖”。

  一行人匆匆撤出了黑熊洞,下山的时候轻松多了,一路上有说有笑,返回黑沟管理所时,天已经黑了。

  保护区的前身是国营林场,经过30多年的采伐,山上林木锐减,黑熊曾一度销声匿迹。建立保护区20多年来,白石砬子的植被逐渐恢复,野生黑熊又回来了。刘明玉教授说,黑熊在自然界没有天敌,它最大的敌人是人类,人类如果对自然资源长期掠夺性开采,必然导致野生动物的最终消亡。野生黑熊回来了是件好事,但是只有人类善待黑熊,黑熊才能在辽宁扎下根,让子孙后代还能看到野生黑熊,而不是在动物园里。特别记者侯悦林



相关新闻:
  • 今年35岁 中国年龄最大的大熊猫“昌昌”病危(05/15 06:19)
  • 出现多脏器衰竭现象 中国最老的大熊猫“病危”(05/14 15:11)
  • 图文:与大熊猫合影每张20元 “国宝”变成“摇钱树”(05/09 05:31)
  • 四川出现棕色大熊猫 专家认为世界罕见(图)(05/08 16:02)
  • 图文:合肥野生动物园竟有人用国宝大熊猫做生意(05/05 17:28)
  • 热心台胞向大熊猫“巴斯”捐款人民币10万元(图)(05/04 23:42)
  • 海南野外考察队进入原始热带雨林 发现熊踪鹿迹(05/04 14:05)
  • 我国首次进行大熊猫野外监测 放归计划正式实施(05/03 16:58)
  • 组图:我国首例大熊猫白内障手术日前在福建成功(04/30 09:29)
  • 图文:对华盛顿伴侣太粗鲁被隔离 大熊猫添添乖了(04/29 23:24)
  • Untitled Document
    搜狐短信推荐
    焦点新闻 社会新闻
    花边新闻 科技新闻
    手机号:
    激情美眉灵犀一点通!
    邀请心上人一起存短信
    三羊开泰,喜迎财神!
    发洋财得意洋洋过羊年
    祝福也幽默,说给她听
    焦点时刻关注世界风云
    [谭耀文] 锋火情天
    [齐 秦] 野衣裳
    [范玮琪] 他没有错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社会版热点话题

    分类广告

    零投诉留学服务机构
    留学移民信息库!
    京城院校招生总汇!
    MBA、EMBA在职研
    A&F英语语音训练营
    浪漫甜蜜的爱情始于这里
    白肌雪肤的善良女孩
    !求医问药名医在此!
    雅闻"魔鬼身材"发源地
    古都西安旅游指南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成现实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91或65101378 网友信箱 诚聘英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