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5月29日电(张玉清 孟斌 隗蒙)山东省茌平县人民医院医生王秀兰,是济南军区第139医院院长刘太平的妻子。她29年如一日,为支持丈夫安心军营建功立业,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赡养6位老人和养育两个孩子的重担,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爱国拥军歌,为家庭美德教育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教材。 转自搜狐 “俺管好家,为的是丈夫不挂家” 转自搜狐 在与丈夫长达29年的两地分居中,王秀兰独自一人侍候着6位老人,把孩子拉扯成人,先后为四位老人送终。 转自搜狐 1976年元月,王秀兰难产,孩子出生后颅内出血,看到孩子脸色惨白,她心都碎了。当时她身体非常虚弱,很需要丈夫回来照顾,但想到丈夫正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硬是咬牙坚持给丈夫写了一封平安信。刘太平回来休假时,看着白胖胖的女儿、因劳累而瘦弱的妻子,顿时眼圈红了…… 转自搜狐 王秀兰面对的不仅仅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她还有体弱多病的生父生母、养父养母及公公婆婆6位老人。养母患肺心病等多种疾病,养父患脑血栓,生活都不能自理。她下了班既要给两位老人打针送药,还要干家务。1991年两位老人先后去世,她妥善办理了后事,没让丈夫请一天假。生母患肺结核咯血,生父患高血压导致心力衰竭而病故,她同样也没有告诉远在边关的丈夫。婆婆患白内障,眼睛看不清,王秀兰先后3次陪婆婆到济南做手术,直到恢复了视力。2000年9月公爹患前列腺癌,接连做了两次手术。她每天给公爹换药、擦身,喂水、喂饭,公爹患病晚期,肿瘤压迫直肠,大便不通,王秀兰每次用手一点点的抠出来,老人动情地说:“秀兰你对我这样好,我亲生闺女也做不到!”这些年来,王秀兰为了这个家吃了不少苦,当问她究竟是为了什么时,她淡淡地说“俺管好家,为的是让他不挂家。” 转自搜狐 “当个好医生也是为军人增光” 转自搜狐 管好家庭,是让丈夫安心在部队工作,干好事业,是让人家说咱军人的妻子就是不简单!王秀兰就是凭着这个信念,在平凡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寒冷的夜晚,急促的电话铃把王秀兰从梦中惊醒,值班大夫急促地告诉她:“一产妇难产时间拖得过久,需要紧急抢救。”那晚赶上停电,她靠着自己娴熟的业务,借手电筒照明,对产妇进行了紧急手术,术后又用导尿管一点点地把孩子口中的羊水、胎粪吸出来,孩子终于哭出了声,产妇也得救了。手术刚结束,还没等王秀兰下手术台,一位急症剖宫产患者又送了过来。按道理,刚刚手术完,她完全可以休息了,这个产妇可以交给下一个班的医生。她顾不上休息,又站到手术台前,硬撑着给这位产妇做了剖宫产手术。天亮了,孩子平安地降生了,可王秀兰却一头栽倒在地上…… 转自搜狐 有一次,正赶上王秀兰值中午班,有个病人因子宫破裂造成失血性休克,奄奄一息,病人需立即输血。当时医院里血库没有血浆,如果等到病人家属验血配血,病人恐怕就不行了。“时间就是生命,我是‘O’型血,输我的。”王秀兰把袖子一挽,把胳膊放在产房桌子上。护士长把针头扎进她的血管里,几分钟后,300毫升的鲜血输到了病人身上…… 转自搜狐 王秀兰在茌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已工作了33年了,她是主任医师,人称院里的“一把刀”。这些年,她究竟加过多少班,救治过多少病人,接生过多少孩子,连她自己也说不清。 转自搜狐 “知识型军人需要知识型妻子” 转自搜狐 王秀兰和丈夫是生活上的夫妻,又是事业上的战友,丈夫事业上的成功,激励她走上了长期坚持自学的道路,在长达22年的“充电”中,她先后拿到了3个医学大、中专文凭,发表了20余篇获奖学术论文。她说:“只有医术精,才能为患者服好务,才能与丈夫志同道合,才能增加军功章的含金量;知识型的军人,需要知识型的妻子。” 转自搜狐 这几年,丈夫刘太平在王秀兰的大力支持下,靠勤学苦干,10多次荣获全军、军区级科学技术成果进步奖。2000年,刘太平升任139医院院长。他带领全院人员努力工作,不断进取,使一个发展滞后的医院,呈现出医疗科研全面发展的好势头。 转自搜狐 王秀兰任妇产科副主任后,对刚分配的青年医师,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她还不断改革创新,开展了难度较大的手术“宫颈癌、宫体癌、卵巢癌根治术”。在省级医院专家教授指导下,她开展了改良新式剖宫产、计划分娩,率先进行了不孕不育的诊治及优生遗传病的研究。她总结的爱婴经验,受到了国家评估团的高度评价。医院代表聊城地区创建了首批国际爱婴医院。 转自搜狐 组织上对王秀兰自强不息,爱国拥军的事迹给予充分肯定。“全国百名好军嫂”“全国计划生育万例手术无事故先进个人”“全军百名好军嫂”她榜上有名;她还20余次被济南军区、山东省表彰为“好军嫂”“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完)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