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援疆女知青的故乡梦(组图) |
|
|
| NEWS.SOHU.COM 2003年11月11日12:45 扬子晚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年轻时的胡礼秀和知青伙伴。现在相濡以沫的胡礼秀夫妇。 在支援边疆的大潮中,17岁的胡礼秀告别亲人,来到新疆扎根务农。
38年过去,依旧无悔的她,心中升腾着一个越发强烈的愿望——一名援疆女知青的故乡梦
38年前,1075名十七八岁的南京青年来到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从盐碱滩中硬是一耙一耙地开垦了3万亩耕地。1979年之后,返乡大潮把这些知青陆续带回原籍。如今,只有一位名叫胡礼秀的南京女知青还留在那里,和丈夫、儿女们一起,守望着倾注了自己青春和血汗的塞外家园。只是,已日见苍老的她,心中有个越来越强烈的梦,就是回一趟南京。
“不知道南京现在是什么样子了。真想看看九十多岁的老妈妈,看看梦里遇见过多少回的南京城。”昨晚,在与记者通话时,55岁的胡礼秀用浓重的南京口音,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1965年夏,在“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声中,成千上万的城市青年报名支援边疆。作为家中的老大,当时17岁的胡礼秀从裴家桥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在家,照顾5个弟妹。带着对新疆的无限向往,她和同学一商量,瞒着家人来到南京中央路办事处报名援疆。那里每天都在敲锣打鼓、彩旗飘扬,很多和她年龄相仿的年轻男女都拥在报名处,畅谈着到边疆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个子不高的胡礼秀担心体检过不了关,在胶鞋里垫上了厚厚的报纸。报名之后,她的胸前多了一朵大红花。
半个月后的一天,胡妈妈带着户口本去粮站买米,售货员说:“胡礼秀报名去新疆支边,户口已经迁走了。”妈妈一下子愣住了,米也没买,转身就往家跑,到家后一边哭,一边数落着胡礼秀,说到气头上抡起了板子。为了说服妈妈,胡礼秀找到了居委会,居委会又将情况通报给母亲工作的单位。在单位领导的劝说下,妈妈红肿着双眼,终于同意了。
1965年8月9日,是胡礼秀一辈子也忘不掉的日子,那天,她要离家了。妈妈做了满满一桌好菜,请来了亲戚为女儿送行。其实胡妈妈并不是胡礼秀的亲生母亲。在胡礼秀刚出生三个月的时候,亲生父母就把她送给了一对姓胡的夫妇做女儿,十几年含辛茹苦,不是亲生胜似亲生。胡礼秀这一走,真像割了养母心头的肉。结果一桌丰盛的饭菜摆在面前,一家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吃不下。
胡礼秀清楚地记得,那天的下关火车站站台上,人山人海,激昂的进行曲让人们不得不提高嗓门呼喊着亲人的名字,列车停在一旁随时待命出发。胡礼秀的行李中塞满了母亲为她准备的食品和衣物。看着父母和年幼的弟妹,她有些后悔了,哭着对母亲说:“妈,我不去了,我不去了。”母亲替她抹去眼泪,劝她说:“去吧,妈妈已经想通了,那里更需要你们。”上了列车,透过模糊的车窗,胡礼秀发现印象中十分坚强的父亲第一次流下了眼泪。她不知道说什么,最后只蹦出来一句:“爸,我走了。”父亲说:“你慢走吧,我不送你了。”
火车开动的一刹那,胡礼秀的心像是被撕扯了一样,疼得她浑身发抖。胡礼秀回忆说,那一天她死也忘不了,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十岁。到新疆后,她从亲人的来信中得知,火车开动的一刹那,强装没事的妈妈顿时晕倒在站台上。
10天后,1000多名知青辗转颠簸,来到了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与400多名山东知青一起,在一片盐碱滩和原始胡杨林中开始组建丰收农场。
刚来时,一切都是白手起家。没有大型机械,开垦荒地全靠一副肩膀一双手,在家时谁吃过这个苦啊,可到了这里,不知道哪来的劲头,每个人都能挑起超过自己重量的沙土。大家忙着开条田、夯土坯、挖地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午餐一般都在地头吃,两个包谷饼一个馒头,渴了喝口涝坝水,晚上则是十几个人住在一个地窝子里。连队还经常组织营火晚会,各排围坐在火堆旁,演出自己排练的节目。胡礼秀说,当时就像亲兄弟姊妹一样,生活在一个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大家庭里,大家说说笑笑过得十分开心,并没把艰苦的劳动和生活上的困难放在心上。
1969年,经中间人撮合,胡礼秀和身材魁梧的山东小伙郭双庆谈起了恋爱。他俩的故事,就像许许多多的知青夫妻一样,平淡中蕴含着患难相扶的深沉情感。郭双庆是个实在人,他的细心和体贴,在当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中,成了胡礼秀最好的慰藉。为了不让胡礼秀寂寞想家,郭双庆花了66.6元,托人买了台“工农兵”牌收音机,给她收听家乡的消息,而郭双庆当时的月工资只有30.9元。胡礼秀从家里带来的被子又短又薄,挡不住塞外深夜的寒气,郭双庆就悄悄给她买了两床又厚又大的新被子送去。虽然胡礼秀的父母起初反对这门婚事,担心日后他们回南京的户口不好解决,可两年后,他们还是结婚了。1971年,胡礼秀带着刚出生的儿子回南京探亲,父亲说:“下次你们一起回来吧,总不能让我临死都见不到这个女婿。”
随着子女的增多,家务也越发繁重,胡礼秀很难有机会抽身回故乡见一见亲人。在大回城的浪潮中,已完全融入当地的胡礼秀一家,选择的结果是留下来。如今,胡礼秀住在距阿瓦提县县城30多公里的丰收三场,四个子女中三个已经成家。小儿子因为患有糖尿病,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在家,现在经营着一个小商店。老伴则料理着70亩棉花地,这也是家中主要的经济来源。由于常年操劳,胡礼秀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等多种疾病。当记者问起她对当初的抉择是否后悔时,胡礼秀自豪地说:“将自己几十年的宝贵青春献给新疆这块美丽的土地,我从不后悔。现在我和双庆不管到哪,两人都在一起,只要我们感情好就行了。”
就在记者结束电话采访时,胡礼秀的语调哽咽起来,她低声对记者说:“因为我身体越来越差,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加上新疆的农活离不开,我已经12年没回南京了,每年过年只能通过电话与亲人互相问候。现在我特别想90多岁的老妈妈,想弟弟妹妹,想那些从新疆回去的亲朋好友们。麻烦你转告一下我和双庆对他们的问候,告诉他们,一有机会,我一定要回去看他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