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第三届杰出中国营销人金鼎奖 > 最新消息
整合传播“金鼎奖”--第2届“金鼎奖”的前前后后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01日17:43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奇正企业咨询机构总裁 孔繁任

  2001年11月,美国,新奥尔良,Hilton Hotel。

  片刻的懒散,使我觉得窗外的景色原来如此之美,黄昏中的密西西比河金光闪烁,过往船只的马达声在空气中颤动着,那份祥和、悠远让人有一种童年的、故乡的、梦境的不真实感觉。

  李颖生先生说:"事情告一段落了,好好总结一下吧。"

  "好的。"我应承着,可是梦一样的感觉没有丝毫的减轻。

  为中国发声

  就在几个小时前,近300名美国院士、商学院院长、营销学专家和教授济济一堂,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暨中国营销论坛活动执委会代表宣布:从2002年起,设立针对美国营销学术界的"金鼎奖特别奖",以鼓励美国营销学者研究中国市场和企业营销,获奖者将应邀参加当年度“金鼎奖”颁奖大会。话音落地,掌声四起。

  这里召开的是美国顶级的管理、营销年会,由美国营销发展促进会、美国商学院院长协会、美国南方商业联盟等机构联合主办。"金鼎奖"执委会组织的中国营销代表团应邀参加了这一盛会,为此大会特别设立了中国营销论坛。对我们在会上的发言,美国营销专家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学者表示要将这种交流经常化、项目化(详见本刊2002年第1期《中国营销,营销中国》)。

  来自中国大陆营销界的声音,引起美国业界对中国营销事业的关注,《星岛日报》、《侨报》、新浪网及部分英文报纸进行了大篇幅报道。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发表了题为《加入世贸后营销方法面临冲击--大陆企业界紧追潮流亟谋变革》的文章,认为中国营销专家此次访美是"替中国发声",是中国营销界对中国的一次营销。

  这次访美从参加会议、发表演讲、征得大会同意宣布在美国设立"金鼎奖",到会见记者接受采访,前后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可谓是一气呵成、硕果累累,为第二届"金鼎奖"划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

  取道西天

  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由中国市场学会、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发起主办,奇正企业咨询机构承办。作为活动的总策划人和操作者,我对其宗旨和使命自然谙熟于心,我曾和主任评委李颖生先生反复讨论,将“金鼎奖”定位为中国营销人的沟通平台;营销人与全社会的沟通;中国营销人与国际营销界的沟通;营销实务界与理论界的沟通。

  第一届 "金鼎奖"的口号是"为中国营销人'鼓'与'呼'",设立高规格奖项,以职业营销人士,尤其是普通销售人员为颁奖对象,并通过大量媒体宣传将中国营销人从幕后推向前台。随着“光荣属于中国营销人”这一主张广为传播,“金鼎奖”赢得了中国广大营销人的认可和支持,第二届"金鼎奖"的报名人数比首届多出一倍,许多营销人打电话到执委会,仅仅为了说两个字:谢谢。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说:为营销人设奖,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创举。

  如果说第一届 "金鼎奖"的努力旨在加强营销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那么第二届"金鼎奖"的重心自然落到了国际交流上。说是自然,实在是大形势使然:中国加入WTO在即(第二届金鼎奖大会召开日期为2001年10月25日),这是其一;中国市场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营销的理念和方法面临挑战,这是其二。所谓传统营销体系是建立在4P's理论基础上的,也就是所谓的销售者本位主义:商品是营销的出发点,将消费者视为被动的营销信息接受者,是被说服被影响的对象,名为上帝,实为愚民;而所谓新营销体系是建立在4C's,5R' s,理论基础上的,也就是消费者本位论。

  为了实现第二届"金鼎奖"的既定目标,我和李颖生总编达成共识:走出去--西天取经,原汁原味;请进来--祖师高僧,巡回布道;再走出去--到国际论坛去念一下中国的营销经。

  为科特勒颁奖

  2000年11月,应菲利普·科特勒博士的邀请,我和奇正机构北京公司总经理苏宇博士 (美籍华裔)赴美参加在佛罗里达召开的"美国南部商业联盟协会2000年年会"。

  将菲利普·科特勒博士称为现代营销教父一点都不过分,其一版再版的《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几乎成为当代营销的圣经,论影响无人可望其项背。此前,我们跟科特勒博士有过多方联络和网上采访,第一届 "全鼎奖"召开时,他曾特意发来了贺电。此次年会期间,我代表金鼎奖组委会授予科特勒博士"全鼎奖特别奖",以表彰其论著、学说在促进中国营销发展方面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特勒博士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一来自21世纪世界最大市场的营销大奖。他向同仁们介绍:"'金鼎奖'在中国办得很好,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交流。"我们邀请博十参加第二届 "金鼎奖",科特勒欣然接受。

  在这次会上有几篇研究中国市场的论文获奖,说老实话,由于作者背景这些论文多少有些隔靴搔痒,这更坚定了我们全方位加强中国营销国际交流的决心和信心。

  当然,我们不会忘记访问位于芝加哥西北角的美国西北大学,这是全球学习营销、营销传播者的圣地,这里有菲利普·科特勒、整合营销传播先驱唐·E·舒尔茨等一大批大师级的教授。

  对话营销大师

  2001年8月 ,经济参考报、经济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国内主流财经媒体发布预告:全球营销巨头10月汇聚十海……

  为了这一天,我们一直在努力。

  2001年3月 ,活动执委会副主任、浙江奇正国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江和奇正营销咨询专家、留法学者沈渊访问法国。访问期间,与巴黎高等商学院、亚眠工程师学院、巴黎科技大学集团、法国市场学会等机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quot;法国的'菲利普·科特勒'"之称的法国市场学会副主席让·皮埃尔--艾尔菲先生,定下来华出席第二届 "金鼎奖"大会的日程。

  4月 ,我和苏宇博士再度访美。我们访问了南佛罗里达大学,会见了珍妮佛 ·列维女士,就美国营销促进会与金鼎奖、奇正企业咨询机构的合作进行了讨论,并确定美国营销促进会主席威廉姆斯教授参加第二届"金鼎奖"颁奖大会并作演讲。

  在芝加哥,我们按照约定在爱格瓦营销公司拜访了唐·E·舒尔茨教授夫妇。虽然是初次见面,但对舒尔茨教授我并不陌生,读他的整合营销传播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事,早在90年代初,他领衔主编的《广告运动策略新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见如故,我们当场商定了舒尔茨夫妇参加会鼎奖大会的具体事宜,并就整合营销传播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当天下午,我们在美国营销营销协会总部会见并采访了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这次会见除讨论了他出席金鼎奖大会的事宜外,最有建设性意义的是,我们商ǚ评铡た铺乩詹┦渴谌ń鸲弊槲嵩谥泄浞?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贡献奖"。

  一天内和两位大师高浓度的对话,使我的心绪跌宕起伏:没想到管理学派的科特勒和传播学背景的舒尔茨竟然如此异曲同工,他们由不同的学术路径殊途同归了,他们共同的话题是--传统营销即将终结,新营销的特点是消费者、媒体的小众化,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我们对消费者的了解和沟通,这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调研技术、联络沟通技术,数据分析技术、营销组织的改造,这一切无疑是一次营销的革命。中国营销需要这样的革命……

  国际营销大师们将在中国营销界引起一场新的震动。

  金鼎风暴

  2001年10月25日,第二届金鼎奖颁奖大会暨第二届中国营销论坛在上海如期召开。300多位中国营销精英人士、数十家新闻媒体、40余位国际及两岸三地的营销专家和教授参加了大会。美国营销促进会主席威廉姆斯教授、法国市场学会副主席让·皮埃尔一艾尔菲教授及整合营销传播先驱唐·E·舒尔茨教授分别代表他们所在机构致贺辞。本届"金鼎奖"由来自"金六福"、小天鹅"、"太太药业"、"草原兴发"等企业的23位营销人摘取,中山名人电脑开发有限公司获优秀案例特别奖。

  大会宣布,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博导卢泰宏先生成为中国第一位 "菲利普·科 特勒营销理论贡献奖"获得者。这一奖项为营销学界普遍看重,角逐十分激烈,经过论文审读、现场答辩,卢泰宏教授最终胜出。菲利普·科特勒博士亲临现场为获奖者颁奖,之后,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热情。

  在新世纪开始之时,中国营销也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价格大战、促销大战培养了价格敏感的中国消费者,是将价格战进行到底,还是另辟蹊径?中国企业过分依赖大众媒体,而媒体的分裂却导致广告效果下降、媒体费用攀升,不做广告是等死,做广告是找死,陷此困境,别无他路?超市、连锁店、专卖店等新兴零售业态发展迅猛,企业关注终端、经销商面对渠道两端挤压,渠道的重新洗牌祸今福分……,在颁奖之后的第二届中国营销论坛上,国际营销专家、评委代表、特邀嘉宾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高群耀先生等中外企业界和理论界的营销专家们就这些话题进行了富有实效的讨论(详细内容本刊将结集出版)。

  对第二届金鼎奖,国内媒体予以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做了现场专题报道,经济日报在报道中指出:对于中国5000万营销人来讲,"金鼎奖"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激励,带来的是深刻的思考。新华社的报道认为:菲利浦·科特勒博士、唐·E·舒尔茨教授、让·艾尔菲教授、威廉姆斯教授等国际营销大师以及国内营销领域的专家连续十几场的精彩演讲,使数百位知名企业的代表领略到一场"头脑风暴"。

  第二届 "金鼎奖"活动规模大、规格高、投资多、涉及面广,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内举办了4场系列会议;10月23日,舒尔茨夫妇整合营销传播专题报告会在北京饭店召开,摩托罗拉、诺基亚、北汽切诺基等著名企业300余位营销经理人参加大会;10月25、26日,第二届金鼎奖颁奖大会暨中国营销论坛在上海召开,国际营销大师们分别做了专题演讲;10月26日,杭州举行"国际营销大师杭城系列报告会",威廉姆斯教授、让·皮埃尔一艾尔菲教授、唐·E·舒尔茨教授夫妇先后演讲,农夫山泉、娃哈哈、金义集团等浙江著名企业近400位企业、专业公司代表参加会议,舒尔茨教授还为浙江大学学生举行了专场报告会;10月27日下午,舒尔茨整合营销专题报告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会后科龙集团营销总裁屈云波与舒尔茨教授及笔者就整合营销展开专题对话。这一系列紧凑而极具影响的活动 形成了一场"金鼎风暴",席卷中国经营界。舒尔茨教授也因巡回演讲曾遍受到欢迎,被媒体称为:2001,舒尔茨的中国年。

  整合传播,硕果累累

  李颖生总编说:这是一次对"金鼎奖"的整合营销传播,应该从方法总结一下。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分会的专家说:这次活动几乎囊括了公共关系的各个方面,值得进行专业的讨论。

  我感谢他们的鼓励,同时也钦佩他们的专业眼光。是的,从专业企划的角度来看,奇正作为一个并不庞大的机构承担如此重任,必须举重若轻,而举重若轻的关键是合理整合社会资源。销售与市场杂志作为主办单位的倾力投入,有效地保证了"金鼎奖 的持续影响力,美国营销促进会、中国名牌杂志、广告导报、中国广告杂志等专业机构、媒体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且由专业人士负责整个活动的媒体统筹,使事前、事中、后续报道井井有条。

  北京场,我们与中华工商时报、科技智囊杂志联合主办,不仅保证了高质量的会务组织,在媒体宣传上也形成了多层次的冲击波,先后组织了两次新闻发布会,仅会议现场记者招待会就有40余家首都媒体参加。

  杭州场,我们与当地财经类专业媒体今日早报联合主办,由传化集团协办并提供赞助,同时也得到了浙江大学的支持。今日早报连续报道了近一个月,在浙江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广州场,我们和羊城晚报联手,牵头人孙玉红女士是畅销书《冈雨爱多》的作者、羊城晚报专版部主任,能力极强,不仅会议组织得有声有色,羊城晚报上的一整版对话更是影响不菲。

  ……

  如此浩大的一个系统工程,成功的本身说明大家的共同努力富有成效。我最想与大家分享的体会是:在合作时代,合作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有效合作的关键是找到有合作精神和能力的人,而不是拉虎皮作大旗;合作各方能够各有所得,大家多赢。

  第二届 "金鼎奖"暨中国营销论坛活动硕果累累:大会圆满成功;新的营销理论得到有效传播:中国营销人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中国营销与世界的交流多层次展开,与美国营销促进会达成多层次合作协议:" 菲利浦·科特勒营销贡献奖"由此拉开序幕;奇正机 构和舒尔茨合作成立整合营销传播研究所;由大会执委会主编,反映中国22年营销历程的《中国营销报告》出版;海内外媒体共发稿140余篇次,仅文字稿就达20余万字……

  这次活动有效地整合了公共关系、事件营销、广告、新闻、海报、演讲、游说、DM、电视专题片、书籍出版、互联网等多种传播手段,其出色的传播效果印证了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观点:任何一种传播方式都不再单独起作用,各种传播方式和途径交叉整合并发出同一种声音,才能产生核裂变般的传播效果。

  本文发表于《销售与市场》2002年第四期

  

  

转自搜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