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国家保监会对全国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叫停,这一举措使原来占卡车销售量一半以上的卡车消费信贷锐减,不论是卡车制造厂家、汽车经销商还是银行都不愿看到的结果正在汽车市场弥漫。有的汽车经销商说:汽车消费信贷正在考问人们的诚信与司法的效率。 以河北省为例,许多地方对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并不是从今年8月份才发现的。如唐山的汽车信贷从去年6月银行发现汽车信贷的风险与黑洞后,就已对小汽车经销商的信贷业务叫停。到8月份,有的银行发现风险,向承担保证保险责任的保险公司索赔未果后,除了向法院提起诉讼外,对那些购买保证保险的客户就停办了此类业务。年底,由商家全程担保的间客式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在巨大风险的压力下,都开始急刹车。唐山去年的卡车销售,80%是通过消费信贷来做的业务,今年的数量锐减,去年各类卡车上牌照超过一万辆,而今年到8月底为止,上牌照的不足5000辆,预计到年底不会超过7000辆。卡车消费同比将下降三成。 保定市的汽车消费,尤其是卡车消费下降得更厉害。去年保定做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最多的几家商家,有的被银行叫停,有的迫于风险压力,自己停办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即便是还坚持做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也是步步为营。有一家汽车经销商,去年月平均做信贷业务七八十笔,今年不过三十笔。沧州的汽车经销商,有的去年五六月份月消费信贷业务超过100笔,今年这个时候也就是二三十笔。 与全国形势一样,河北各地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也呈现出管理无序的状态。去年上半年,河北对客户的首付款比例纷纷由30%下调到20%,最低的10%。据一些汽车经销商测算,如果按20%的首付款计,贷款额为车总价的80%,一般都会高于车价。这里的车总价包括车购税、养路费、保险费、上牌照等各种费用。一般20万元的一辆车,车总价要超过23万元,如果加上客户信用保证保险,就要超过25万元。即便20%的首付款5万元,贷款额就是20万元,相当于没花钱就开走一辆大卡车。以贪便宜心理来贷款购车的人纷纷前来,甚至怀着骗车发财心理的也大有人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不外三个方面:一是贷款购车户的诚信问题。迄今为止,国家或者社会的诚信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汽车经销商、银行、公安机关对公民所采集的诚信记录或者信息,互相保密,同在一个城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某人在甲银行不还本付息,甲银行上了当;但乙银行不了解该人的信用状况,还把他奉为上帝,心甘情愿地让人家去骗。 二是司法效率过低,不能有效地保护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在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不还本付息的客户被告上法庭后,案子一拖就是半年,甚至一年都不能结案,使贷款购车人拖欠的本息越来越多,对汽车经销商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影响了这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三是交通事故处理部门,对一些事故久拖不办,处理过程动辄长达一年以上,不仅把肇事者压垮了,银行(直客式)和汽车经销商(间客式)也被压垮了。近来,交警对交通事故简化了处理程序,但这只不过是对小事故采取的措施,而一些大事故还是处理太慢。据经销商反映,现在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的人,因出了交通事故车辆被扣不能正常运营的占50%左右。由此而来的是保险赔付问题。交通事故处理不完,保险公司当然不能赔付。这既不能使肇事车辆继续从事运营,又不能使银行或汽车经销商得到赔付。 由此看来,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不仅在考问公民的诚信,也在考问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的办事效率。在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上,银行、汽车经销商之所以不敢大胆地往前走,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磕磕绊绊。希望政府部门能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排除障碍,建设一个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使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 李庭芳)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