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狐
挑战8848
首页邮件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动漫校友录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军事 | 企业 | 传媒 | 校园 | TOP100 | 评论 | 我来说两句 | 新闻中心纯文字版
Sohu 首页 >> 新闻 >> 社会
打“人”砸东西治不了根 “发泄公司”路到尽头?
2002年3月19日06:0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李菁莹

  吴林肯目前正筹备着要打一场官司,告报社、告记者。而当年,正是各路记者对吴林肯的报道,使他的“心理减压工作室”名扬全国。

  2000年9月28日,南昌市民德路上,开张了一家“心理减压工作室”。该工作室自称是江西省首家减压发泄场。如果有人希望尽情地宣泄不快和愤怒,可以到发泄场打人、骂人、砸东西,尽情地发泄一番,而这“人”实际上是维妙维肖的模拟人。工作室的老板就是吴林肯。

  这种专供顾客撒气、发泄的减压室在国内鲜见,迎合了当下人们工作、生存压力日益增大,急需排解压力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因其独特发泄方式引发争议。经媒体报道后,吴林肯和他的工作室瞬即名气大增,各路媒体记者蜂拥而至。

  此后,类似的发泄公司、发泄吧在全国遍地开花。2000年12月,沈阳成立了发泄公司;2001年2月,南京开张了“发泄吧”;2001年6月,武汉也出现了发泄公司。

  有趣的是,重庆市一所小学竟专设了一间房,房间里放着人形“受气包”,专给学生揍的。“受气包”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校方想像,每天都有40多个学生来这里“发泄”。

  就在人们对“发泄公司”的好奇渐淡的时候,2002年3月,一则《“发泄公司”全盘歇菜》的报道,让大家重新聚焦“发泄公司”。该报道称:这些“发泄公司”和“发泄吧”在运营后不久,短的不到一个月,时间长的也才一年,相继夭折,全部退出时代的舞台。

  报道中引用专家说法,“不管被模拟者在场与否,喊着一个人的名字大声辱骂,这本身就是一种侵权行为;采取这种极端方式进行心理发泄,其作用只是浅层次的、暂时的。另外,随着社会改革进一步深入,人们的心理会日趋成熟”。

  这则报道令吴林肯非常生气,他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发展上档次,怎么就被说成夭折了呢?

  吴说的上档次,是指公司投资两万多元,进了一台心理测试仪,且正与合作方筹备一台“心理减压”辩论赛,筹建一个有关的网站。

  记者日前再次走进吴林肯的工作室,还是一年多以前的那三间房,假人也还在,只是蒙上了一层灰。

  吴林肯承认,目前生意清淡,顾客极少。分析原因,他说,一是人们“花钱出气”的消费观念缺乏;二是公司受资金制约,无法扩大规模和拓展项目。

  对于有争议的“模拟人”,吴林肯认为,发泄方式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一种,可以商榷和改进,但“减压发泄场”的市场前景却是不容置疑的。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熊老师一直在关注着“发泄公司”的成长。熊老师说,心理减压是一个系统工程,“发泄”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使压力得以暂时缓解,并不治本。而通过砸东西、打“人”来宣泄情绪,是最形而下、最浅层次的发泄方式。如果“发泄公司”仅囿于此,将很难发展。

  熊老师认为,作为心理咨询行业中的新鲜事物,“发泄公司”不仅要掌握“发泄”技巧,更要在顾客的心理保健上做文章。否则,它的路真是走到头了。



相关专题:社会
Untitled Document
搜狐短信推荐
焦点新闻 社会新闻
花边新闻 科技新闻
手机号:
激情美眉灵犀一点通!
邀请心上人一起存短信
三羊开泰,喜迎财神!
发洋财得意洋洋过羊年
祝福也幽默,说给她听
焦点时刻关注世界风云
[谭耀文] 锋火情天
[齐 秦] 野衣裳
[范玮琪] 他没有错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社会版热点话题

分类广告

零投诉留学服务机构
留学移民信息库!
京城院校招生总汇!
MBA、EMBA在职研
A&F英语语音训练营
浪漫甜蜜的爱情始于这里
白肌雪肤的善良女孩
!求医问药名医在此!
雅闻"魔鬼身材"发源地
古都西安旅游指南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成现实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91或65101378 网友信箱 诚聘英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