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香江客语:检视香港的SARS死亡率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6月25日01:16 人民网 |
|
|
吴酩
香港,已经被剔出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疫区黑榜”。按惯例,这本该是敲响欢快锣鼓、大唱庆功赞歌的时候,但是笔者却想“另弹别调”,认真检视检视香港此次抗炎的不足。就像参加重要赛事的球员,在紧张的比赛中,他们需要的是助威的鼓号、加油的呼喊,而不是对奔跑姿势的批评和射门失误的谩骂;但是取得胜利之后,球员们更应该听到的不是赞颂,而是坦诚的评点。唯此,在下次战斗中,他们才能扬长避短,表现得更加出色。
笔者不是医学专家,更不是董建华行政长官委任的专门委员会成员,没资格也没能力,专业而全面地检视香港的抗炎工作。只能从一名亲历了抗炎全过程的普通市民角度,在“事后”谈谈自己的实际感受,提出一个足以刻骨铭心的疑问。这就是:香港感染SARS病人的死亡率为什么会如此之高?
可以说,从3 月下旬起,香港许多人的心就被“吊”起来了,不仅是对莫名疫症的恐惧,更是对死神挥之不去的茫然。每天下午4 点半,电视直播的港府疫情通报会即将开始时,无数人都在默默地祈祷:千万别再死人了!但是人们的愿望屡屡落空——死亡人数日复一日地直线攀升。这种锥心刺骨的日子,一直延续到 6月中。相比临近的其它地区,香港人“惊惧”的时间更长、程度更深,原因之一是这里的死亡率最高。按截至6 月23日公布的累计数字计算,全球的SARS平均死亡率为9.5%;中国内地感染5326人,死亡347人,死亡率为6.5% ;台湾692人感染,死亡84人,死亡率为12.13%;而香港,1755人感染,死亡 296人,死亡率高达16.86%!香港不仅超过了早期陷于被动的北京(死亡率7.6%),更大大超过了最先发病的广东(不足4%)。
在全球感染的8400多人中,香港只占20%;但是,在死亡的800多人中,香港却占了36%!相同的疫症,为什么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中,香港拔了死亡率的“头筹”?
是政府应对失当吗?非也。在经历了难以避免的短暂彷徨之后,港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既果断又有效。研究证明,由于施行隔离、出入境检疫等措施得力,香港SARS的感染比率直线下落,2月中旬平均一个病人可传染2.7人,3月中旬降至不到1人,4月底再降至0.14人。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不只一次地赞扬香港政府的表现。
是医疗设施低差吗?也不是。香港的医疗设施虽非全球顶尖,但绝对排在世界前列。与临近地区相比,香港更是明显高出一截,因此不少外地患者慕名前来求医。在振兴香港经济的各种设想中,发挥医疗优势,向内地及国际上有需要的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是医护人员不够专业、不尽心尽力吗?更不是。在这场疫症突发的危难之际,香港医护队伍自始至终表现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整体高素质,专业水准、职业道德堪称世界一流。这里没出现台湾那种上百人临阵脱逃的败象,广大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毫不退缩,为了拯救病人,数百人遭受感染,8人英勇献身。为此,广大市民发自内心地把他们称为真心英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显较高的死亡率?原因可能有许多条,而一些外国专家和本地医学界人士,把目光集中在治疗方法方面;还有的更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出在医疗体系与程式上。笔者虽然基本属于“医盲”,但对诸如香港公立医疗体系崇尚西医、排斥中医等问题早有耳闻,以致直到现在中医还不能在许多公立医院“登堂入室”。在这次抗炎中,广东、北京等地的实践都生动证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SARS有明显效果,特别是对初期病患疗效尤佳。但是,香港医疗体系对这一宝贵经验却“反应迟钝”。5月中,一位香港电视台主持人,在介绍了内地有关情况后,竟忍不住焦虑而无奈地说:不知为什么,香港就是不肯接受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香港的医疗体系、医疗程式与医疗理念、医疗文化,是在100多年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中许多属于宝贵的财富。正因为拥有这些财富,香港的医疗才能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香港的医护队伍才能在这次疫潮中有杰出的表现。但是,历史遗留的财富,有时可能成为包袱;长久习惯的程式,也有可能成为障碍。包袱,会压抑创新的探索;程式,会杜绝有益的兼容。特别是在对全新病毒毫无认识,更没有现成特效药物和成熟抗御方法的情况下,如果刻板地坚持“单轨”治疗,往往会事与愿违。用一句通俗话说就是,病毒不断“花样翻新”,治病怎能墨守成规?
新的疫症,向传统的医疗体系、程式和理念,发起了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积极面对,发现不足,迅速作出相应调整。这一任务,绝不只属于香港。当然,对于香港来说,对历史遗产的继承与扬弃,又绝不限于医疗领域。以变应变,是一条通理。
SARS的高死亡率,是人们不愿接受的,但这又是不容否定的事实。香港不可能绝对避免SARS卷土重来,但绝对可以大大降低病患的死亡率。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扬长补短,与时俱进,香港就能把高死亡率的一页永远翻过去。香港已经迈出了新的步伐,中西医合作的尝试已经起步,全面检视抗炎得失的工作正在进行。人们期待着科学的答案,更期待着医疗体系向更高层次的跃进。(人民网香港6月25日电)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庄红韬) 人民网驻香港记者报道集 同舟共济 战胜非典 香江客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