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实录》——省部长访谈要谈的话题是我国的交通,和我们一起讨论这个话题的嘉宾是国家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十一假日出门的时候,许多人都有一个感受,就是现在出行的路,比以前好走多了。其实每次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大家还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这几年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公路交通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同时,就在今年9月23日,国家交通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公布了结果。到2000年底,全国公路里程达167.98万公里,比1979年第一次全国公路普查时增加80.4万公里,增长91.8%。到200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近169.8万公里。高速公路建设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200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9万公里,超过了加拿大,列世界第二位。 路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一直是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老百姓有句顺口溜:想致富、先修路,富不富、先看路。路的好坏,在中国老百姓心里,是走向富裕的一个象征。脚下的路这几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和黄镇东部长来谈一下,这几年来国家修路的故事。 黄镇东,1941年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在秦皇岛港务局当过计划员、副处长、副局长、局长。1985年任交通部副部长。1988年任国家交通投资公司总经理。1991年起任交通部部长,是中共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 他,担任了12年的国家交通部部长,为了考察道路情况,他的足迹遍及全国,行程达到了20多万公里。 在他的任期内,我国普通公路里程增加了70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以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他是一个踏实的人,面对成绩,他要求交通干部们少说多做或只做不说。 主持人:黄部长你好,欢迎您来到《经济半小时》。一说到交通,大家脑海里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路,我注意到在最新的全国公路普查结果当中,有一个数字当中非常让人振奋,就是全国现在高速公路的总里长达到了1.9万公里,现在是排在美国后面,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第二位,那么我们国家建这么长的高速公路花了多长时间? 交通部部长黄镇东: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从零开始,到现在为止,大致用了14年的时间,那么这个跟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程比,我们应该说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接近30年,到40年的路程。 主持人:我们国家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三十几年、四十几年所需要的建设的时间,那么这在全球范围内是不是个特别的现象? 黄镇东:应该说是有中国特色的,特别是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方针,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所以从1998年开始,这四年当中,我们的高速公路又进入10多年发展的最快的历史时期,体现在这个阶段确确实实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比较少的一种现象。 主持人:您是从1991年开始担任交通部长的,这样一段时间以来,您有没有算过,这些年我们国家用在公路建设的投入资金总共有多少? 黄镇东:我们大致上从89年算起,13年来我们公路上的投入大概是一万一千亿左右,在这个一万一千亿当中,用于高速公路的投入大致上占到30%左右。国际上的一些经验告诉我们,高速公路是一种先进生产力,它最大的特色是它的通过能力大。比如同样的断面,一条一级公路占用的土地面积和我们一条高速公路的车道占用的土地面积是一样的,但是它的通过能力是一级公路的3倍、4倍,甚至5倍左右。 主持人:那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们只是关心家门口、眼前的路到底通不通、方便不方便,你是作为交通部长,心里恐怕要装着全国道路的一盘棋,那么高速公路的建设未来在整个国家的道路交通建设的蓝图当中,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设计思路呢? 黄镇东:我们规划的目标是按五纵七横,也就五条纵向的,比如说京珠高速公路,就是北京开始的到珠海的这条高速公路,这条是所谓的一纵,那么依此类推就把我们国家纵向五条。横向比如丹拉线,这是条最长的公路了,就是从丹东开始,经过了辽宁,经过了河北、北京、内蒙一直往西北、西南延伸,最后到拉萨结束,就是丹拉线。这样就把我们国家纵向、横向连起一个网络来,基本把全国中等以上的大城市全部都覆盖在网络里头,这样如果全部建成以后,它就形成一个初级联网。 主持人:我们还想请你给我们大家算算帐,我们投入这么多的钱,到底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给我们带来哪些收益? 黄镇东:比如说去年我们公路投入是两千六百个亿,两千六百亿当中这只是投资,拉动国民经济,去年我们的经济增长了7.3%,我们按一次计算,就是按投资拉动来计算,而不包括投资引起的消费等等的拉动,大致上我们测算了一下,是0.26,也就是说去年的7.3的尾数当中有0.26是由公路投入拉动的。 主持人:刚才黄部长算的是一笔大帐,其实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感受最深的就是高速公路的开通给我们经济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刚好我们中央电视台《交通在线》的记者前不久在贵州就拍摄到了这种新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我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92.5%的面积为山地丘陵,尽管有着众多的名胜景点,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道路少,行路难等因素,一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2001年的12月,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通车,让这一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善。 今天,司机驾车从成都到北海的时间由以前的7天缩短为20多个小时。沿着西南大通道,贵州的煤炭,广西的农产品目前正在顺利地销往全国各地。西南出海大通道带动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全国1.9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带动的则是整个国民经济。 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随后,高速公路建设在全国全面铺开。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长367公里;2000年9月,京沈高速公路通车,全长658.35公里;2000年12月,京沪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全长1262公里。 到2001年底,除西藏外,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都开通了高速公路。山东省高速公路里程更是高达2400多公里,位居全国之首,山东省内,从济南到全省的任何地市当天都可返回,这在过去山东道路建设中是难以想象的。浙江也提出构筑“4小时公路交通圈”,重庆提出建设“8小时重庆”的设想,这些都正在成为现实。高速公路的发展明显地带动了当地及沿线经济的发展。 从1998年到2001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创造的的国内生产总值累计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3.4%。平均每年公路带动的就业人数约有400万人。同时,还带动了建筑、建材、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的发展。 主持人:在生活当中我们平时走高速公路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大多数的情况下,还是走普通的马路,那么从最新的全国公路的普查情况来看,你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现在国家普通公路的建设情况? 黄镇东:到去年年底,全国的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了169.8万公里,我这么看到今年年底大致上可以超过170万公里的水平是有把握的。到去年年底我们全国还有287个乡镇没有通公路,还有接近六万个,五万九千个行政村没有通公路,这和89年比大大的提高,89年在我印象当中是3200个乡不通,到去年年底我们农村公路,一共达到了127万公里的农村公路,应该说我们的农村公路对城镇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通过你对边远地区的一些考察,现在我们国家普通的公路,它修筑的重点在什么地方? 黄镇东:我们要注意农村公路的建设,因为农村公路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另外实际上在县一级公路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就是去年和今年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要解决中西部地区的通县公路建设问题,也就是说保证每一个县有一条上等级的公路能够通往中心城市,根据这么一个决策,我们安排了251个项目,总的公路数大概两万七千公路左右,它可以覆盖133个地区,1099个县级单位。 主持人:那么通县公路完成之后,接下来是不是就应该是乡村都能够通上公路? 黄镇东:是的。我们现在还有257个乡不通公路,包括镇不通,我认为应该使它通,但是局部的个别的乡也不见得用公路的办法,因为有些乡很小,修条路可能要花几个亿的资金,我认为这是划不来的,所以我们没有提100%的乡去通公路,或者100%的行政村通公路,主要就是出于这些实际情况的出发,实事求是,该修的一定要修。 主持人:在我们交通部门的规划当中,等到乡村都通上公路了,这个要到什么时间? 黄镇东:因为2020年以前我们要做到基本适应,如果基本适应的时候,还有很多乡镇、行政村都不能通公路,就说明我们修路的目标还没有达到,所以我认为2020年以前这个目标要实现的。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的马元村,段老汉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十年。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村子里能够通上公路。 尽管地处西北地区,但马元村水源充足,因此村里人都以种蔬菜为生,但是最让村民们无奈的是村里没有公路,尽管山外两公里就是一条省级公路,但是要把蔬菜运出去,眼前的这道山梁却成为蔬菜运出山去的最大障碍。 马元村村长苗正永:十二点的时候,就要出发,上去驮到公路上,然后拿架子车拉到固原市,也就到了凌晨七八点了。 村子不通公路,马元村不是唯一的例子。截止到今天,全国还有257个乡镇不通公路,由于道路的不畅,这些地方的居民常年靠人背马驮搬运东西,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们梦想着,总有一天公路能从自家的门前经过。 2001年,通县公路工程在全国全面铺开,十个月的时间里,一条十九公里长的公路,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十多个村子连接了起来,包括段老汉在内的当地两万多村民走出大山时,已经不再需要翻过那道阻隔了他们半辈子的山梁。 2001年底,全国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7.7公里,比2000年提高了0.2公里,以人口数量计算的公路网密度达到每万人13.1公里,比2000年提高0.1公里,公路通乡率达到99.3%,通村率达到了91.8%。 主持人:黄部长正像你刚才所说的,现在我们的路也多了,桥也多了,大家出行确实比以前方便了很多,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都非常关心,就是过桥、过路收费的问题,本来像公路建设应该属于公共设施的建设,为什么要收费? 黄镇东:公路的社会属性应该是属于公共设施,也就是公益性的设施,但是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缺少的就是资金,那么要发展又缺少资金,那么我们只有采取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就形成了一个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么一个滚动性的机制,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收费公路,到现在为止,中国的收费公路大致是11万公里。 主持人:到什么时候这些公路就可以不收费了? 黄镇东:我们中国的公路管理体制是以地方为主的,也就是以省市区自治区为主来管理的,那么他们实行收费进行定价、进行收费,来偿还本金,依我看大致上本息的偿还,大致是一条收费公路是20年左右,那么严格的来说,还完本息的收费公路不应该再继续收费了,现在是11万公里的规模内,而不是无限制的发展去发展收费公路。其实收取过路过桥费,普通百姓都还是理解和支持的。但是,如果把公路收费变成了一种增收的手段,重复收费,违规收费,老百姓就可能产生怨言。 主持人:作为交通管理部门来说,对于其中的这些现象,是如何界定的呢? 黄镇东:你讲的就是治理公路三乱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说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从1992年开始,就提出了公路三乱问题,特别是98年开始加大了治理公路三乱的力度, 主持人:那么,你作为交通部长,对现在的治理情况,你还满意吗? 黄镇东:到目前为止,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省实现了全省国道基本无三乱。最近我看了新闻报道当中,媒体当中又报道了有些部门,包括我们交通部门的下属,这些系统的单位在路上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这个已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就是说有反弹的迹象,我们现在就要紧紧抓住这个反弹,所以我想中央各个部门,特别是国务院纠风办的牵头之下,我们交通、公安等等几个部门联合起来,上路执法,加大查处三乱这种不正之风,遏制住它。 主持人:对于你做了12年的交通部长,大家好像了解并不是很多,所以我们特意征集了一下央视国际网站一些网友对你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其中有网友问,你当了12年的交通部长,您工作当中感到最欣慰的是什么? 黄镇东:怎么说呢,我的人生观用三句话说,堂堂正正地做人,清清白白地做官,实实在在地做事。我对自己的评价,我觉得我是一个举轻若重的人,也就是说对待每一件事情不管它的轻重,但是总感到这是一个责任问题,总是觉得要把它做好,把这个事情落到实处,所以需要很认真地去做,所以我自己评价,我花的精力比较多,比如我现在脸很黑,走了20多天,在公路上晒,当然会晒黑了。 主持人:还有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曾经要求交通战线的职工要少说多干,或只干不说,为什么这样要求大家呢? 黄镇东:这跟我刚才说的我的人生观可能有很大的关系,我可以讲一个故事,这是1992年到阿尔泰去,然后我就想看一下,平行于216的一条线究竟怎么样,我们也不太了解路况,大概早晨一大早出发,五六点出发了,走到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突然看到没有路了,到了一个山沟里头了,没有路了,没有路了怎么了,往后退吧,时间不允许,往前走几百米走不过去了,我们把212的吉普车就扛在肩上,过了四辆车,就用人扛过去了,我说我们过去是乘车,今天车乘我们了。我作为交通部长来说,通过这些实践,深深感到修路的不易,如果我们不去认真地抓,不去全力以赴去做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确确实实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我的宗旨就是为人民办点事情,实实在在的事情,让中国人能够扬眉吐气,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根据交通部的规划,到2005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新增20万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里程将超过2。5万公里。到2010年,总长约3.5万公里、纵贯东西和横穿国境南北的“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系统将全面建成,“五纵”路线是:同江——三亚;北京——福州;北京——珠海;二连浩特——河口;重庆——湛江。“七横”路线是:绥芬河——满洲里;丹东——拉萨;青岛——银川;连云港——霍尔果斯;上海——成都;上海——瑞丽;衡阳——昆明。“五纵七横”在首都和直辖市及各省(自治区)省会城市之间形成现代化的快速公路运输网络,公路网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将有很大的提高。运输距离在400—500公里的可以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的可以当日到达。到2020年前后,全面建成完善的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交通运输支持保障系统即“三主一支持”系统的建设。(《经济半小时》记者卢小波、王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