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敦煌市西沙州残破的古城墙遗址
在我的想象中,敦煌应该是个具有古典气质的小镇,年代久远的建筑、淳朴的民风民俗,当然,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然而当我漫步在敦煌街头的那一刻,我发现,这个在旅游经济的基础之上迅速暴富的城市,除了宾馆的数量之外,在许多地方与北方大多数城市没有大的区别——当然,莫高窟是个例外。 有关人士透露,97年,敦煌曾发过一次大水,2个小时之内,降水量达到49毫米(敦煌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为29毫米),这次大水冲毁了敦煌的许多建筑,使之遭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当地政府痛下决心,开始大规模新建敦煌。 如今,在横贯敦煌东西的阳关大街上,商场林立,各种各样的广告牌充斥着视野。街道两旁,除了偶尔有个敦煌飞天的塑像(是塑像,不是雕塑)间杂于五光十色的现代建筑之间,已很难看到我想象中的具有古典气质的建筑。 从阳关大街一直往西,过了西大桥,我看到一个巨大的黄土堆,拖着几截断壁残垣,横在南北两条新建的马路中间,在西北的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一打听,才知道是沙州古城墙。 沙州古城即汉武帝元鼎六年所列的河西四郡之一的敦煌郡,资料记载,当时城池呈长方形,南北长1132米,东西宽718米,开有东西南三个城门,分别为“迎恩门”、“宁塞门”、“靖远门”。繁盛的时候,各国各地使臣、将士、僧侣往来不绝,商贸繁荣,教事兴盛,是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国际贸易市场和经济文化中心。而今,当年气势恢宏的古城墙已成为一堆黄土,断垣的墙根下,散发着一堆堆粪便的恶臭。两条新修的马路把这断古城紧紧夹在中间,那巨大的城门楼子已如一滩巨大的黄泥,突兀地耸立在马路之间,在晴朗的西北阳光照射下,活像一个巨大的黄土坟墓。 据当地人介绍,在三四年前,这段城墙还有很长,但这两年越缩越小,修路使之断为无数截,如今,只留下这不足20米的城墙和一个城门楼子供迢迢万里赶来的游客们鉴赏。 建立于公元383年的白马塔,据说为著名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为他的白马而修建的。这座塔坐落于敦煌西南一个破落的小村庄,大约只有半个球场那么大。买了15元的门票进去,里面只有约20米左右的走廊(类似于颐和园的长廊),然后是一个照壁。折过照壁,就是一座两三层楼高的白塔。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游客可以很方便的爬到塔基上留影。不大的院子里杂草丛生,破败之景象,与门票的价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再到了一个道观:西云观。据出租车司机介绍,这里也是因为门票的问题,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爆光后,现在不收费了。我问了许多人,对这个道观的修建年代,均不是十分清楚。我进去后,里面有人正在做法事。据里面的人讲,主持法事的是道观的当家人。 刚好是7月15“鬼节”,里面的香火倒还旺盛。进去后的灵官殿,两边的照壁上刷着石灰,但刷得薄,可以明显看出壁画的依稀影子。与正门上面新画的壁画对照起来,显得异常突兀。据了解,这个道观自从被暴光后,没有了门票的收入,修缮和管理全靠从当地村民中募捐,主持偶尔也为当地村民做做法事,贴补一下道观的费用开支。当地政府,对此没有特别的举措,经费十分不足。 拉我四处转悠的司机,是个从部队转业了几年的兵,在新疆混过几年。很热情,是那种淳朴而单纯的热情。他讲到,敦煌境内有个定西村,是个全省有名的穷地方,村民大多由天水移民过来。前几年,敦煌有个黄市长,十分关心这个贫困村的发展,省上拨下来的扶贫款,总是次次催问,为当地村民干了许多实事。但这样一来,不知为何得罪了当地的一把手,前一两年给撤了。从此,定西村贫困依然。 在回城的路上,这个朴实的西北汉子感慨:“当官不为己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袁国华)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