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三大难题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成了摆设
2002年8月7日20:12 千龙新闻网
|
北京日报
经费不足检测样品数量受限
菜贩有意见抽检次数减少
缺法规依据难处罚“问题菜贩”
现在不少农贸市场增添了蔬菜农残检测,对消费者无疑是个好消息,等于又多了一道为食品安全把门的关卡。然而这种检测到底有多少效果?近日记者采访了京城一些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后,发现由于受到三道难题的困扰,农残检测更像是市场的摆设,由“市场管理农残超标蔬菜”这一模式值得商榷。
新发地、大钟寺、水屯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都建有专门的农残检测部门,定时抽检到场蔬菜,其中大钟寺市场是本市最早建立农残检测室的,从1999年起就开始比较规范的检测。
大钟寺每天的检测样品只有20多种,没有太多经费是第一大困难。检测员小张说,这个检测室光仪器投入就五六万元,日常最大的开销是化学显色剂,全都是进口的,像DTNB每克480多元,BTCI每克360多元,全部由市场出钱。检测样品越多,市场投入越大,这是个显然的事实。当初农业部启动这个项目投入了30万元,可现在这个检测室每年就要20万元,这对市场是个不小的包袱。
第二道难题是,农贸市场主要财源来自菜车的交易费,可检测员今儿拿些豆角,明天抽检些茴香,菜贩也有意见。菜贩是市场的财神爷,当然也得罪不起,只好尽量减少抽检次数。
忙活儿半天,搭进了金钱还没做成好人,很难想象市场在这一过程里会倾尽全力。这也就限制了“市场管理农残超标”这一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即便抽检发现不合格,经过3个小时检测出来结果,菜贩的蔬菜早就卖光了,检测结果与市场管理还是无法对接,这是第三道难题。大钟寺的检测员小张说,平时抽检大约能查出4%到5%的不合格蔬菜,但目前的检测只能是数据积累,汇总一些信息传递给产地,仅此而已。由于缺少相关的法规依据,市场发现了不合格产品也不能处罚轰走。
北京这个特大型消费城市如何保证蔬菜安全。有关专家就提出,应该与周边蔬菜大省共同治理,对大的蔬菜产地进行监控,从种植、施肥、运输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比如对出问题的产地亮红黄牌,甚至限制进京等等。从以往的经验看,仅把希望寄托在进京销售这个环节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有关部门应该参与检测,从而真正负担起管理的责任。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本市正加大对蔬菜安全的管理力度,有关部门正考察一些大型的蔬菜种植基地,并将对这些种植基地进行认证,最终让种植基地与市场直接挂钩,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蔬菜。(记者孟为)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