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4日电 中国和巴基斯坦共同投资、中国自主研发的“枭龙”战机日前在成都首飞成功。而在研究人员欣喜的笑容背后,“枭龙”研发的不平之路却鲜为人知。科技日报简要介绍了“枭龙”战机出世所历经的坎坷。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空军深感其战斗机主力——例如歼-6等老旧型号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形势。于是,巴基斯坦一方面引进美国的F-16,一方面积极与中国合作,试图凭借中方的力量研制一种低档配置且较为先进的战斗机。 为此,巴基斯坦向生产歼-7M战斗机的成都飞机公司提出,共同在歼-7M的基础上研制新战斗机。当时的中方总设计师是著名飞机设计专家屠基达。巴方将此定名为“佩刀Ⅱ”方案,中方定为歼-7CP。 方案提出后,美国与英国的航空发动机厂商竞相参加了竞争。 但1989年的政治风波使战机的研发计划遭到挫折,美国公司也因此丧失了巨大商业机会。1990年,中国成都飞机公司宣布将继续发展“枭龙”,“枭龙”进入了自力更生的第二阶段。 前苏联解体后,其庞大的国防工业体系为求生存,争相向外推销高精军工技术。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在这种背景下登上了“枭龙”研制的舞台。米高扬设计局的加入解决了飞机气动布局和发动机问题。新的FC-1设计不仅有着与F-16A极为相似的气动布局,也有俄方的新型技术。 “枭龙”最终走到了人们的面前。2002年珠海航展上,“枭龙”成为最耀眼的明星。2002年9月16日,“枭龙”正式开铆,标志着“枭龙”已经研制成功。媒体评价为“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工程技术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技术都上了一个台阶”,“是根据国际市场需要,由中航一集团成都飞机设计所设计、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生产的新一代外贸机,能满足当代各类作战环境的需要”。 2003年6月,首架“枭龙”组装完毕,宣告“枭龙”的生产取得标志性的胜利。而日前枭龙在成都的首飞成功,则为它十几年的风雨历程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张超)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