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励漪 转自搜狐 上海市物价局6月3日发布《关于解除“防非”相关商品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取消对上海市场口罩、消毒液等与“防非”相关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实行的最高限价和提价申报制度。此类商品恢复实行市场调节价,即由经营者按照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定价。 转自搜狐 这项“最高限价”和“提价申报”制度,是40天前出台的,目的在于制止当时一些企业和个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如今,非典防治初见成效,全社会也由应急机制转向常态机制,政府的干预物价便适时而止 转自搜狐 物价干预制度有法律依据 转自搜狐 此次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各地物价管理部门都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有关通知精神,对相关商品的价格进行行政干预。上海采取的最高限价和提价申报制度,由于方便有效,对于保证市场稳定和民心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转自搜狐 而这个措施之所以能够紧急出台和顺利实施,在于其具有法律根据和一套多年来已经形成的有效运转机制。 转自搜狐 在我国,政府对市场价格可以实行紧急措施和干预措施。这些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对数次通货膨胀的治理而探索出来的有效监管手段,被写进了1997年制定的《价格法》。 转自搜狐 “紧急措施”是指,“当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剧烈波动等异常状态时,国务院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或者部分区域内采取临时集中定价权限,部分或者全面冻结价格”。 转自搜狐 “干预措施”则是指,“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国务院和各省市区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 转自搜狐 上海此次对市场销售的口罩和消毒液实行了最高限价,对卫生材料和医疗器械则实行提价申报制度。上海市物价检查所副所长李学武说:“这些措施对稳定社会所取得的良好成效,基于社会商品的极大丰富和生产力的提高,有坚强的产业后盾做保障。一方面,政府实行限价;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组织企业全力生产相关商品保证供应,这与治理通货膨胀时期最高限价可能带来商品的短缺效果完全不同。” 转自搜狐 调控物价有利于抗非 转自搜狐 最高价格如何限定?李学武说:“不是政府拍脑袋、或者闭门研究出来的,而是参考了正常的市场销售价格。”上海的口罩和消毒液限价就是根据4月22日的市场价制定的。 转自搜狐 最高限价得以严格实施,与企业的配合也很有关系。如上海港凯净化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口罩,出厂价始终与零售价保持一定的差率,既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保证了经营者的利益。 转自搜狐 对于控制市场价格的重要性,李学武认为,防非抗非是一项系统工程,医院及一些医疗防御体系是主战场,但与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市场管理部门一样,价格部门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是间接的防范工作。物价总水平由于突发事件的不正常提高,对社会经济生活有很大负面影响,会造成连锁反应:形成抢购风,造成群众恐慌,并且干扰防非工作的顺利开展。 转自搜狐 针对市场价格水平的异动,在一般情况下,更多采用经济手段,如大量生产保证供应调节物价,但由于这有个过程,因此在非常时期必须辅之以行政手段。 转自搜狐 恢复常态后的思考 转自搜狐 物价行政管理部门在防非典最紧急的时刻,表现出来很强的应急能力,现在应急措施虽然停止,但还留下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相关法律法规在配套等方面仍有欠缺,或不够完善。 转自搜狐 李学武提出,最新出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中,提到对“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等行为应予惩处,但对于哄抬物价就没有明确的界定。而按照现行《价格法》的解释,哄抬物价是指造谣惑众把价格抬上去。“但依我理解,在非典战役中,违反政府定价、不执行价格申报制度、任意扩大差率和毛利率的行为都应该位列其中。” 转自搜狐 在价格法中,关于价格干预的手段,既可限定价格,也可规定差价率和利润率;而在限价中,对于哪些商品限价,限价到什么幅度,都给予地方一定的自由度,由此也会产生一些具体的矛盾。“比如这次在口罩和消毒液的问题,上海邻近的一些省市实行的是差价率,他们的批发价即已高出上海的最高限价,这就难免影响商品流通。因此在突发事件中,中央政府应对全国各地区进行统筹安排,在各地区政策出台时间和衔接等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李学武表示:“此外,突发事件发生时,对一些不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应该比平时有突破,否则不足以形成有力的震慑和打击,现行法律对此都应该及时予以修订。” 转自搜狐 《人民日报 . 华东新闻》 (2003年06月05日第二版)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