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驯鹿一只都不能少 | 搬迁临近,鄂温克猎民开始漫山遍野寻找驯鹿
对于鄂温克猎民来说,搬迁中最重要的大事就是带走所有的驯鹿,于是,在搬迁临近的日子里,所有的鄂温克猎民都在漫山遍野地寻找他们的驯鹿。
本报记者报道 昨天,记者到达计划中第一个搬迁的狩猎点。这个狩猎点由6户鄂温克猎民承包,但长期居住在此的只有4户,另外两户人家的驯鹿就由他们代养。
走过一段泥泞的羊肠小道,见一位15岁的少年走过来,他是我们要采访的达玛拉最小的儿子龙龙,来给我们引路。三顶白色的帐篷分散在方圆几百米的林子里,距离帐篷不足50米,五十多只驯鹿正悠闲地寻找它们喜欢吃的食物。它们是不怕人的,两只今年出生的小驯鹿始终固执地围绕在我们就坐的草地周围。达玛拉不在,她的儿媳妇杜静说,达玛拉带着二儿子波涛去找驯鹿了。离搬迁的日子还有3天了,而他们的驯鹿只回来了三分之二。
■寻鹿 达玛拉找鹿本领无人可比
按照往年的生活习惯,达玛拉这时是不会外出寻找驯鹿的,但是,清早醒来,她听说有二十多只驯鹿还在山里没有找到,搬迁在即,达玛拉决定亲自出马。后来记者从波涛那里了解到,达玛拉寻找驯鹿和带回驯鹿的本领至今无人可比。
杜静说,这个季节正是山里蘑菇疯长的时候,驯鹿顺着蘑菇走,蘑菇长到哪儿,驯鹿就走到哪儿。驯鹿就是靠着这个时候长膘,这样,带着这身膘的驯鹿才能无恙地度过食物匮乏的冬天。
驯鹿是野生动物,鄂温克猎人手下的驯鹿也是靠大自然才能存活,所以在夏季,鄂温克猎人是不会将驯鹿拢回居住地的。而且在夏季,林子里的草长得正高,驯鹿埋在草里,不走近是很难发现的。
杜静说,即使找到了驯鹿,要想把它们牵回来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周围的鄂温克猎人也去帮忙了。尽管这样,杜静还是担心他们是否能在当天找到驯鹿。
过了中午,达玛拉还没有回来,杜静在篝火上坐上了饭盆,她要给外出的丈夫、婆婆和帮忙的人做饭。他们清早就走了,没有带吃的东西。
下午3点,波涛和他的姐夫回来了,但达玛拉没有回来。波涛说,这次的成绩让他兴奋,7个小时,他们找到了8只驯鹿。他告诉记者,其中一只受伤了,如果晚到一会儿,它可能就死了。“偷猎人下的套勒住了它的脖子,可能有一段时间了,它脖子上的皮都已经完全撕开了。”
就因为这个,达玛拉决定继续寻找,所以她留在山里,让波涛回来取一些食物和被褥。
■搭圈 找到驯鹿把它们圈起来
就在达玛拉外出寻找驯鹿的时候,留在家里的人开始给驯鹿搭建护圈,而这个活儿,鄂温克人过去是从来不用做的。但现在要搬迁了,他们必须提前找到分散在森林中的驯鹿,并把它们圈起来。
搭建护圈需要木头,他们开始在周围的林子里寻找生命力不是很旺盛的松树,这让他们花掉了更多的时间。陪记者到达这里的人说,鄂温克人平时烧火多是用树木的枝杈,即使要用完整的木材,他们也多是挑选死了的树木。在鄂温克人心里,水是他们的母亲,山是他们的父亲。
达玛拉的姐姐尼浩对年轻人伐树的举动始终不放心,她总是不断地走进林子,告诉大家应该找什么样的树。
一般驯鹿只有1.5米左右高,所以,他们搭建的护圈也就在1米高左右,以驯鹿跳不过去为标准,这样不仅少用一些木头,也能节省时间。
按照80只驯鹿的规模,他们在三顶帐篷的中间搭建了4个规模大小不一的护圈。他们要在天黑前完工,所以,记者要想和他们聊天,也必须跟着他们往返于林子和护圈之间,到了较劲的时候,记者也要搭上一把。
鄂温克猎民将于9日整体搬迁
■困惑 驯鹿圈养会否影响成活率
波涛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要丢失十几只驯鹿,在这十年间,他们的驯鹿数量一直是负增长。到目前,驯鹿的数量已经从原来的140只,下降到了80只。他们也很着急,想了各种办法,但终究还是没能阻挡驯鹿数量继续下滑的趋势。
“每年的夏季我们也会到山里巡视,让我们难过的是,尽管驯鹿是国家保护动物,但每次都遇到了偷猎的现象。”他们告诉记者一个大概的数字,几年里,他们从偷猎者下的套里救出的驯鹿有十多只。
尼浩对驯鹿丢失的情况更为敏感,她决定跟着波涛一起去找驯鹿。她告诉记者,她找驯鹿的方法也很灵,因此,每年她都会帮助查看驯鹿的状况。在她看来,驯鹿是他们的生命,保护驯鹿就是保护他们自己。
尽管丢失驯鹿始终是鄂温克人心中的结,但谈到将要使用的圈养方式,他们还是心存顾虑。波涛认为,驯鹿一直就是在野生状态下生长,它们已经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一旦被圈起来,它们的成活率是否能维持在现在的水平,是他们最担忧的问题。
在记者离开前,波涛和他的姐夫带着尼浩上路了,他们临行前说,争取把所有的驯鹿都找回来,但愿他们的心愿能够实现。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