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一周年那天,世界各地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这场举世震惊的大悲剧。奥地利的维也纳,在9月11日上演了纪念“9·11”的音乐剧《维也纳--纽约巡演》,把“9·11”搬上了舞台。
音乐剧的创作人、莫斯科作曲家赛盖·德雷兹宁知道在“9·11”一周年之际上演一出“9·11”的音乐剧是一件多冒险的事。但德雷兹宁说纽约在这次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让人不得不想做些什么来赞美它,他自己就受不了诱惑。作为一名艺术家,德雷兹宁认为自己有义务把这种精神宣之于众,德雷兹宁说:“(我的目的是)尽艺术最大的表现形式把这个最重要的故事演绎出来。”
9月11日,维也纳的Metropol大戏院初次公演了《维也纳--纽约巡演》,音乐剧主要以世贸中心倒塌的时间顺序为线索,情节以自传的形式展开,通过女主人公苏珊妮的经历向世人展示这场悲剧,苏珊妮是个年轻的歌手,恐怖袭击前夜,她还在为自己的事业不停奋斗。可是随着世贸的倒塌,她的心态也有了改变。据悉,今年晚些时候,音乐剧将会在华盛顿公演。音乐剧的导演杰西·韦布说对于执导这出音乐剧,他最初也感到担心,后来他还是克服了心理障碍,“德雷兹宁最初跟我联系时,我告诉他,‘你不能这样做,你不能把9·11写成音乐剧。’”,“后来我意识到其实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清楚整个过程到底是怎样的,他们只是下意识地跟着别人一起坐在那里悼念。在音乐剧当中,我们尽量转移焦点所在,使音乐剧不会沉溺在伤感之中。我们只是想为人们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纪念“9·11”之《维也纳--纽约巡演》故事以恐怖袭击那天,苏珊妮一大早就从皇后大道赶去曼哈顿进行她的第一次试演作为开始。眼看就快迟到了,苏珊妮心里感到烦躁不安,同时地铁的公众广播传来一个不祥的消息:“开往曼哈顿的L列火车将被无限期延迟。”
舞台上的另一面是被袭击前曼哈顿如常的画面:银行投资家手里提着公文包,脚步匆匆;孩子们背着书包赶着去学校。画面再转换到布鲁克林区,那里IT人士格劳德·阿克曼正坐在他的办公桌前欣赏着河对面双子塔那令人叹为观止的雄伟。阿克曼正沉思着:“如常的一天,美丽的一天。”数秒后,他的办公室就被尖叫声淹没了,“我的天哪!”“上帝保佑!”
在奥地利摇滚乐队煽情的伴奏声下,画面又切换到记者艾米·汉德里克斯身上。艾米拿着摄影机走在混乱的街道上,周围一片混乱:救火车、救护车的咆哮声……街上大片的人群还没来得及反应,都被吓呆了……世贸中心的大火!……巨大的蘑菇云……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索非亚!索非亚!”……我的手机……“出来了,谢天谢地。”……音乐剧以苏珊妮的心态作为结局。苏珊妮在经历了这场前所未有的悲剧后,她内心不断挣扎着,试图去适应、明白遭受袭击后的纽约,她问自己:“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吸取教训?我们不再拥有温暖的床铺,以后等待我们的将是漆黑寒冷的夜晚,我们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生活。”
女主角知名演员苏珊妮是美国蒙纳州人,现居住在奥地利,曾在多部音乐剧中出演主角,其中包括在奥地利公演的《吸血鬼之舞》,后来《吸血鬼之舞》被改写为《吸血鬼》,11月将在百老汇公演。
创作者德雷兹宁出生于莫斯科,现居住在纽约。德雷兹宁与美籍维也纳作家丹尼斯共同创作了这部音乐剧。47岁的德雷兹宁说他自己经常被“黑暗的一面”所鼓舞。他以往总共创作了11部作品,去年,他创作了《萨拉热窝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德雷兹宁说“我只是想刻画人类面对巨大困难时的那种精神。我们已经习惯了在俄罗斯发生的灾难。但‘9·11’给我的感觉是匪夷所思,但却很自然。感觉所有的事情都在人的控制之外--那是一种持续的恐惧、不确定的。我希望‘9·11’和这出音乐剧能令美国人的思维变得开阔,而不是变狭窄。”(编译盆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