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从艾滋病感染者结婚事件说媒体无意识越位
| |
| |
2002年11月30日14:38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 |
|
媒体在西方国家被称作“第四权力”,尽管我不尽赞同,但媒体在中国作为舆论公器,具有公权机关的某些特质是不容否定的,而且它又有着一个诸多公权机关所没有的权力———监督报道权。但是,正如阿克顿所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舆论监督权,作为一种监督他者的权力,无疑也应该受到监督。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取得不俗成绩的同时,滥用权力的现象亦时有发生。最近的一个典型的个案就是“贵州艾滋女小琴(其实只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婚”报道。对这些报道,该事件主人公小明即小琴的男朋友说:“媒体太可怕了。”
小明所指的可怕主要有:小琴家的亲戚之前并不知道小琴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看了报纸上的照片后,都拿着报纸来问是怎么回事;媒体一遍遍的采访已经严重影响了小琴的生活和胸膜炎发作的小明的治疗;最后本来准备在长城举行的婚礼,不得不改在圆明园悄悄举行;小琴本来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后被报道成了艾滋病患者。对此,小琴哭着说:“我不是艾滋女,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是一回事。我是人。是人!”……
“媒体太可怕了”,这句话听起来很耳熟。这原本是一些公权机关被媒体曝光时经常感叹的一句话,今天转而由公民个体说出来,确实值得所有媒体警醒。小琴公开露面接受采访出于“自愿”,但是这不能成为媒体在私人空间“为所欲为”的理由。一个不能突破的底线是采访不能影响采访对象正常的私人生活。而如上所述,一些媒体已经大大突破了这一底线。现在,整个事件并没有完结,它对小琴的影响可以断定还要继续下去,不过这些已经足够让我们反思一系列问题:谁来监督媒体这个“监督者”?媒体监督的权力阈究竟有多大,特别是针对私人空间来讲?媒体究竟应该在何处止步、何处闭嘴?结合这个事件来看,正如小明所感叹的,媒体在此事件报道中多处都有明显的越位,这无疑是对舆论权力的一种滥用。
媒体滥用监督报道权力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在该止步的地方没有止步。二、报道缺乏技术操作规范。
《纽约时报》一版左上方有一句话:“ All the News That’sFit to Print”,叫做(刊登)一切适合刊登的新闻。毫无疑问,这表明在美国那个所谓“新闻自由”的社会里,也不是什么都Fit的,也有Unfit的新闻,而Unfit,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窥视私人空间的新闻。关于私有财产的神圣,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曾经这样演讲: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这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来源。把这段话用来形容私人空间的神圣性,也十分恰当,“风能进,雨能进,媒体不能进”。
很多媒体不约而同地参与“艾滋病感染者结婚事件”的报道,并不能简单地归于炒作和猎奇。相反,大多数媒体都很支持他们结婚,这从媒体参与后,小琴和小明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就可以证明。应该说,这次媒体是好心办了坏事,或者说无心办了坏事。这不正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吗?而这种集体无意识地越位,难道不更值得反思吗?
关于技术操作方面,其实这个报道完全可以报道得更巧妙一些。比如能不能不给主人公正面形象,能不能在正面图像上做技术处理,能不能不提贵州甚至贵阳,能不能不提他们的职业。这让我想起,在抗洪救灾中救起的那个小女孩的电视画面,国内几乎所有的电视画面和报纸图片都没有对裸体的女孩做任何处理,然而一家外国电视台在转播这个新闻时却做了处理,不能不让人感动。其实,这种技术上的操作,也来自对私人的尊重,正是第一个问题的具体体现。
无疑,这次报道将会再次损害媒体的公信力。不过,这倒在其次,被报道对象的权益涉嫌被侵犯才是最重要的。媒体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