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军 几乎没有人对以色列是促使美国总统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因素之一产生怀疑,唯一不清楚的是,在所有这些因素中,以色列到底占了多大的分量。《日本时报》23日发表评论认为,10月5日,以色列出动战机袭击叙利亚境内据称是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训练营地,表明其谋求“大以色列”动机越来越明显;而布什政府对此事的认可以及美国众议院通过核算法,则充分显示美国的中东政策已经完全“以色列化”。 向阿拉伯国家发出新的信号 美国人的主要战场是伊拉克和任何发起或者怂恿对美军进行抵抗的国家;而以色列的对手就是被其占领部分国土的巴勒斯坦及其“恐怖分子”,以及外国支持者。而符合两国上述共同特征的国家就是叙利亚。 当然,以色列总理沙龙袭击叙利亚,是为了推行其特别为以色列制订的扩张计划,而这一切则源于没能成功镇压巴勒斯坦人对其发动的自杀性袭击。这次袭击打破了过去30年成功“避免”以色列——叙利亚爆发战争的“规则”,向阿拉伯邻国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以色列已经准备用对付巴勒斯坦的方法来惩罚和自己作对的邻国。 尽管这种报复从逻辑上来说也许会对那些确实“怂恿”或者“包庇”巴勒斯坦抵抗分子的国家具有某种威慑作用,但是,事实上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巴勒斯坦人发动自杀性袭击的一个根本特征是民间自发性和普遍性,许多动力都源于个人内在的因素。因此,沙龙的袭击除了会使以色列民众出现情感上短暂的满足外毫无价值。 但是,这并不会阻止沙龙推行自己的政策。目前已经张弓待射的他,除了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外别无选择。更重要的是,要想在反恐伪装下实现建立“大以色列”和镇压任何反对的国家的目标,暴力不可或缺。 美以关系越来越铁 沙龙还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业已符合美国人的利益。至少目前还没有任何美国政府官员否认这一点。尽管布什有时也在表面上约束以色列的行动,但却支持“赶走”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计划,使沙龙比以往更能够腾出手来承担美以共同的“反恐战争”份额。 可以说,部分原因是不能抓捕阿拉法特,沙龙才把目标转向叙利亚。尽管布什再次发出了警告,但是,随后就运用自己的惯用伎俩宣称其为合法“自卫”行动。尽管以色列打击的是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但是,在美国人的眼中,是杀鸡给猴看,起到威慑作用,因为美国一直指责许多阿拉伯或者穆斯林“恐怖分子”经由叙利亚进入伊拉克,叙利亚却采取默许的态度或者几乎没有阻止。 布什之所以认可以色列袭击叙利亚,还因为布什政府的许多官员在意识形态上甚至在立法方面都与以色列右翼集团保持着密切的个人联系。如今人们甚至无法区分美国和沙龙及利库德集团之间政策或者想法有什么不同,在对待叙利亚的态度上,就表现得尤为明显。 美国众议院本月中旬通过的“清算法”是美国新保守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一直努力寻求的,当时,两国首次计划由设在黎巴嫩的“以色列代理军”攻击叙利亚的目标,以色列则选择并进攻位于黎巴嫩的叙利亚目标。“清算法”的内容是对叙利亚实施制裁,除非其停止支持恐怖行动、从黎巴嫩撤军、停止发展大规模受伤性武器并与以色列进行“认真、无条件”的和平谈判。 美国可能会引火烧身 但是,美国对以色列明目张胆的支持必将进一步激化阿拉伯和穆斯林对美国在伊拉克的所作所为的敌视情绪。这一点可以从阿拉伯平民的感受中体现出来,他们似乎比以往更愿意为抵抗外国的进攻或者统治而献身。一旦其动机和机会出现最大的一致,他们就会成为“恐怖分子”或者自杀炸弹。 尽管美军在伊拉克的不利局面正在断送布什谋求连任的前景,但是,他仍然表现得比以往更“乐于助人”,尤其是对美国国内的犹太人。美以关系这种由沙龙牵着鼻子的局面,以及美国政策的“以色列化”都对解决中东问题极其有害。布什只会重复如下的做法:对沙龙无节制的军事行动、无情的居民点修建计划、不断垒“墙”以及对叙利亚的袭击等行为谨慎地发出警告,但最终仍然会向他妥协。 叙利亚还会克制多久? 由于自认为是维持阿拉伯稳定的最后桥头堡,并意识到今后美国是未来解决中东问题的唯一希望,因此,到目前为止,叙利亚一直对以色列的行动采取克制态度。但是,这种克制取决于战术需要、国内舆论,如果沙龙继续进攻,必然会使这种克制达到极限。 叙利亚已经宣布保留反击的权利——也许会充当袭击驻伊美军的伊拉克武装分子的角色(这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或刺激真主党与以色列对抗。当然,这是很冒险的,这将是中东燃起的另一场大火。 人们关心的是如果下一颗人体炸弹在以色列爆炸,沙龙真的会像他说的那样“对叙利亚发动新的袭击”?不管他是否会这样做,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那就是一旦出现驻伊美军因受重创而仓皇撤离的情况,以色列需要付出的代价就会比美国大得多。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