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萨达姆仅仅是美军在伊拉克的第一阶段任务,筹备1000人的武器专家小组的举动表明,搜寻萨达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行动全面展开。为这场引发国际社会和世界秩序“地震”的战争找到自圆其说的理由,这是美军一个广为人知的任务。然而他们还有一项秘而不宣的使命,那就是要找到在1991年联合国禁运之后仍向伊拉克提供武器的军火商,目标包括法国、德国和俄罗斯。这也许是美国要抛开联合国,执意独自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原因。
转自搜狐
五角大楼要清查谁在背后放冷枪
转自搜狐
据《华盛顿观察》杂志报道称,美国自称掌握绝密情报,显示俄罗斯在1991年后曾帮助伊拉克经训练过军事人员。自从美国在3月20日打响对伊战争,五角大楼就不时抱怨,美军在伊拉克遭遇了先进的进口武器系统的抵抗。美军战地司令官华莱士将军说,美军在伊拉克战区面对的敌人不是他们在军事演习中计划的敌人。
转自搜狐
对于这种迹象,美国的军事分析家认为是一些国家违反了联合国的全面禁运决议,暗地里向伊拉克出售武器。白宫甚至声称掌握“可靠证据”,证明俄罗斯公司向伊拉克出售了军用设备,并指责俄罗斯政府“没有充分关注”该国军火商向伊拉克销售武器的问题,使美英军队在伊拉克的安全受到威胁。
转自搜狐
法国的反坦克和空防导弹系统、意大利的夜视设备等武器也上了美军清算的黑名单。美军第三机步师的战术情报官格雷戈·霍尔姆斯少尉告诉《新闻周刊》称,他们在搜查巴格达国际机场(原萨达姆国际机场)的时候,发现了51枚罗兰德-II型(Roland)防空导弹。这种弹道是法德合资生产的,霍尔姆斯辨认导弹上标志的生产日期是去年。
转自搜狐
另外,在距机场不远的一处军火库中,美军还发现了更加先进的罗兰德-III型防空导弹,以及贴着“法国制造”标签的军用无线电台。除了这些军用物资,美军表示在搜查萨达姆府邸的时候,他们还发现了大量的法国货,从糖果、香烟,到印着复兴党标志的银器。
转自搜狐
法国政府拒绝承认犯有任何不当行为,并指出罗兰德-II型导弹是早已停产的旧型号。对于在伊拉克发现的法国货,希拉克政府认为那是萨达姆通过黑市搞到的。然而美国国会一些本来就对法国反战立场心存不满的保守派议员们,还是将这些发现为法国“不诚实”的新证据。
转自搜狐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将军说:“我相信1991年之后肯定有什么东西过来。”五角大楼的一些官员认为伊拉克抵抗力量使用的一些武器系统来自欧洲,无论如何五角大楼会一查到底,看看谁在美英背后放冷枪。
转自搜狐
欧洲指责美国是“贼喊抓贼”
转自搜狐
美国的怀疑遭到了来自欧洲的反击,他们指出美国及其盟友在80年代还在支持萨达姆侯赛因同伊朗打了八年战争,向伊拉克提供的武器系统包括喷气式战斗机和防御导弹等,甚至就连可怕的生化武器也是美国“传授”的。欧洲国家认为,华盛顿现在倒打一耙是为一箭之仇,丑化当初极力反对战争的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形象。
转自搜狐
欧洲的武器生产商建议美国应看清在伊拉克找到的欧洲国家生产的武器系统是哪一年生产的,因为欧洲的确在两伊战争中曾向萨达姆提供过军火,但在武器禁运实施后,他们就断绝了同伊拉克的往来。他们还提醒美国自己也是伊拉克的军火商,譬如在80年代出口到阿富汗“毒刺”导弹流入世界军火黑市,最后进了伊拉克的军火库。
转自搜狐
然而不管欧洲如何辩解,军事观察家认为一旦华盛顿找到证据证明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和德国在1991年之后曾向萨达姆出口军火,那将大大伤害华盛顿对法德的信任,从而推动美国对法德高技术和武器出口方面增强限制力度。美国国务院的一位官员说要严厉惩罚违反那些禁运的公司,同时还要对那些同美国志同道合地打击伊拉克的国家给与奖赏。
转自搜狐
把联合国抛开美要单独行动
转自搜狐
能否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国际社会视为对白宫和唐宁街10号信誉的考验,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也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据《洛杉矶时报》4月20日报道,五角大楼正在组建一支由1000名科学家、情报人员和武器专家组成的“伊拉克调查团”,其中不乏高薪招募的前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
转自搜狐
对于美国派遣“伊拉克调查团”这一最新举动,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这等于是在公开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叫板”。近日,布莱尔曾呼吁让独立的核查人员负责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分析人士指出,华盛顿此举可能会令原本因联合国在战后伊拉克的作用问题而发生分歧的美英两国关系更趋紧张。与此同时,联合国监核会主席汉斯·布利克斯表示联合国核查小组已经最好准备,可以随时返回伊拉克,继续被战中打断的核查行动。但显然美国对布利克斯的提议不感兴趣。美国曾指责布利克斯为了避免战争而向世界隐瞒重要信息。
转自搜狐
布利克斯对美国的举动深感不满,他指出只有经过安理会授权的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才能进行令人信服的核查。布利克斯直言不讳地批评美国抛开联合国放手单干的做法———由于美军在伊拉克的占领军身份,即使真能找到美方所说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可信度也将受到质疑。
转自搜狐
席雪莲(中国日报特稿)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