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沙特《阿卡兹》报否认了美国媒体日前关于沙特将允许美军从其领土发动对伊拉克战争的说法。该报援引沙特副国防大臣阿卜杜·拉赫曼亲王的话说,美国媒体的报道“完全不正确,沙特有关这一问题的立场从一开始就是非常明确的,即不允许使用其领土打击伊拉克”。
美国《纽约时报》29日曾报道说,沙特已经向美国保证,一旦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爆发,沙特将允许美国使用其领空军事基地和大型作战指挥中心。沙特军方高层人士的最新表态显示,沙特并不打算为美国“倒萨”战争提供便利,至少不会公开做出任何许诺。应该说,沙特的立场基本代表了目前阿拉伯国家的普遍态度,既不强烈反对美国的“倒萨”战争,也不主动为其提供便利,基本上是消极观望和听之任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倒萨”战争的深层动机感到忧虑,惟恐唇亡齿寒,祸及自身。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进占科威特并直接威胁沙特等其他海湾阿拉伯君主国的安全,海湾阿拉伯6国无力自保,被迫邀请美国出兵驱逐伊拉克占领军,确保自身安全。而且当时的军事行动又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阿拉伯国家参与美国领导的战争都合乎逻辑和情理,因此,沙特等海湾国家积极提供领空、领土、部队和大量军费参与海湾战争。自身安全并没有受到威胁的埃及、叙利亚和摩洛哥也直接派兵在“阿拉伯联合部队”的框架内参战。
但是,这次“倒萨”战争则不同。一方面伊拉克不再对任何周边国家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联合国安理会也没有授权“倒萨”,从法理上说,阿拉伯国家不可能公开赞成美国发动新的海湾战争。更为严峻的是,美国此次“倒萨”战争的战略意图已经相当明显而深远。其一是以伊拉克为跳板对整个阿拉伯世界进行深层次的改造,包括输入西方的文明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消除极端宗教思潮和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意识,进而根除滋生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土壤,使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的安全不受威胁。其次,通过控制海湾地区的石油掌握世界能源命脉,把整个中东纳入美国的全球霸权棋盘,进而确保美国对其他潜在对手的遏制,实现自己独霸世界的战略构想。阿拉伯国家政府普遍担心,“倒萨”战争如果顺利得逞,将使美国的炮舰政策和单边主义大行其道,在推翻伊拉克现政权的同时,也将为自身的命运埋下悲剧性的伏笔,将来有可能重蹈萨达姆政权的覆辙。
其次,部分阿拉伯国家又愿意看到萨达姆政权倒台,特别是对萨达姆政权非常厌恶和惧怕的海湾阿拉伯国家。虽然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被多国部队赶出了科威特,但是,萨达姆政权并不甘心。1992年8月2日,即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两周年之际,萨达姆政权公然宣称,“决不放弃对科威特的主权要求”。1997年1月6日,萨达姆又发表讲话要求部分在海湾战争中与伊拉克作对的阿拉伯国家“悔罪”。直到今年3月底美国明确提出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伊拉克才迫于形势在贝鲁特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宣布放弃对科威特的主权要求。几个月前,伊拉克迟迟归还了它在海湾战争中掠夺走的科威特国家档案,但至今也没有对数百名科威特失踪人员的下落做出解释。更让人注目的是,今年11月,萨达姆对科威特人民发表公开信,名为对当年入侵科威特表示“道歉”,实则指责科威特政府和统治家族“勾结”美国并“引狼入室”,同时煽动科威特民众起来同政府和美军作对。萨达姆政权的上述表现让科威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如虎在侧,如坐针毡,始终抱有无法排解的忧虑。
此外,虽然伊拉克的军事主力在海湾战争受到重创,但其残存兵力和人口优势仍然让海湾阿拉伯国家感到胆寒。过去11年间,伊拉克围绕武器核查问题同联合国反复周旋,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疑团一直没有解开,海湾阿拉伯国家认为伊拉克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希望解除伊拉克的杀手锏。但是,考虑到国内的民族主义和宗教激进派别的压力,海湾阿拉伯国家并不主动赞成武力“倒萨”的方式,而是反复主张伊拉克必须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所有决议。今年春天,美国副总统切尼访问中东之后曾表示,阿拉伯国家政府私下并不反对推翻萨达姆政权。此外,海湾阿拉伯国家普遍同美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这使它们在“倒萨”战争中有法可依。沙特、科威特等曾表示,他们虽然反对美国武力“倒萨”,但准备对联合国授权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当然,以伊斯兰教逊尼派为主的海湾阿拉伯国家担心萨达姆政权垮台后,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将控制伊拉克并与海湾东岸的伊朗结盟,进而危及自身安全。
第三,阿拉伯国家惧怕与美国作对,在倒萨问题上纷纷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海湾危机爆发后,阿拉伯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分裂,22个阿拉伯国家一半站在伊拉克对立面,另一半则公开站在其一边或持同情态度,其中包括约旦、巴勒斯坦、苏丹、也门、毛里塔尼亚、利比亚、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它们或者反对谴责伊拉克占领科威特,或者反对通过军事手段结束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占领。
阿拉伯世界在海湾危机中的态度与当时的国际大格局和地区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海湾阿拉伯国家与伊拉克作对在于伊拉克已经威胁到它们的安全。埃及和叙利亚等传统大国一直在同伊拉克争夺阿拉伯世界的领导权,不希望伊拉克填补苏联倒台后中东出现的权力空间并坐大阿拉伯世界。另外,埃及长期接受美国的巨额援助,也渴望免除数十亿美元的债务;叙利亚一直被美国列为支持恐怖主义黑名单,希望及时同美国改善关系,而且围绕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领导权和控制黎巴嫩政局与伊拉克交恶多年,因此积极参与海湾战争。
约旦在伊拉克和以色列夹缝中求生,经济上对伊拉克倚重过多,国民又以支持伊拉克的巴勒斯坦人居多,议会中还受穆斯林兄弟会的掣肘,因此最为同情伊拉克。在萨达姆把科威特问题与巴勒斯坦问题挂钩后,巴勒斯坦民众普遍对其“山呼万岁”,巴勒斯坦领导人被迫违心地站在海湾国家和美国的对立面而与伊拉克为伍。也门在南北统一过程中受惠于伊拉克,而且因领土纠纷与沙特不和,自然也采取同情伊拉克的态度。至于苏丹、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由于自身的强硬政策当时也选择了伊拉克。
但是,此次“倒萨”的事态已经今非昔比。“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划线,不但把伊拉克列为“邪恶国家”之首,把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视为美国的现实威胁,而且提出了先发制人的理论。同时,叙利亚、苏丹、利比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强硬国家也被认为是美国要打击的潜在国家。美国甚至相继放风要变更沙特乃至埃及的现政权,并简单地把巴以冲突定性为恐怖与反恐怖,更加偏袒以色列。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国家噤若寒蝉,人心惶惶,自顾不暇,没有谁敢像海湾战争期间那样站出来“护萨”。
当然,经过美国的几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苏丹和利比亚已经明显弱化了原有的反美立场,基本不对“倒萨”问题表态;巴勒斯坦人从上到下也不再相信萨达姆的宣传,避免再次站错队。约旦尽管依旧面临原来的哪些问题,但加强了同美国的同盟关系,只是强调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也门则在改善与海湾国家关系后又加强了同美国的反恐合作,自然不会帮着伊拉克说话。
总体上说,伊拉克虽然面临的道义形势远非海湾危机时可比,但阿拉伯国家都保持了低姿态,没有一个国家像海湾危机时期那样到处游说,避免“倒萨”战争的爆发。因此,伊拉克反而显得更加孤立无援,美国面临的阻力反而更加有限。可以想象,如果美国在获得安理会授权后发动“倒萨”战争,阿拉伯国家绝对不会成为美国的掣肘因素。(马晓霖)
搜狐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