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哥伦比亚号坠毁蚕实验夭折 希望寄托我神舟飞船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3月04日01:44 辽沈晚报 |
|
|
首席记者 陈琦岩
尽管距离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已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但是对于北京市景山中学科技小组的几个孩子来说,他们却始终摆脱不掉悲伤之情。在深切悼念七名宇航员的同时,也令他们扼腕痛惜的是一个经过他们精心准备近三年的“蚕宝宝”实验本将马上揭开谜底,却不幸随着“哥伦比亚”号的坠毁而夭折。
据了解,这个被有关学者称为将“丝绸之路通向太空”的实验是此次惟一一个由中国学生设计、随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实验。日前,本报记者在北京景山中学采访这个科技小组的同学们时,孩子们兴奋地对记者说,他们正在和我国的航天部门积极联系,也许他们期待已久的实验结果能够在我们自己的飞船上找到答案。
飞机坠毁后孩子们成了焦点
寻找北京市景山中学科技小组的孩子们本不应该是一件难事,但是记者却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和该校负责科技教学工作的李老师把这些孩子“抓”住。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科技小组的这些孩子们已经成了焦点人物,可是他们现在什么也不想说,毕竟这个实验还没有最终结果,除了无尽的遗憾外,他们的心里无法承载更多的东西。
据李老师介绍,由景山中学进行的这个“蚕宝宝”实验自从被美国有关部门选中后,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就一直被媒体关注着,直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之后的几天里,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在案”。2月1日,当“哥伦比亚”号坠毁的消息传来之后,孩子们立刻成为焦点人物。作为“蚕宝宝”太空实验负责人之一的高中生赵辰成了媒体采访的重量级人物。从2月1日晚上11时到第二天早晨,几个科技小组成员家和学校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全国十几家媒体都希望在第一时间对这个实验的成员进行采访,北京当地的记者干脆连夜找上家门,毕竟这个实验寄予了太多人的期望。
在多方联系之后,我们终于在学校一间不起眼的生物实验室里找到了正在进行其他小实验的科技小组成员。科技小组目前的小组长赵辰对记者说,因为景山中学是一所小学、初中、高中在一起的学校,所以他们这个小组的成员年龄相差很大,比如2000年李桃桃提出“蚕宝宝”实验时,她才上小学五年级,年纪小,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而当时科技小组的成员中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所以这个实验最后由十几位同学共同完成。
“当时‘哥伦比亚’号发射的预定时间是2001年1月,由于种种原因,发射时间一再推迟,原定进行4个月的实验,一下子做了将近3年。正是由于时间被一点点地向后拖延,所以很多一开始就参加这个实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大都已经升入更高一级的学府,同时又有很多对科技感兴趣的低年级同学加入,虽然人员在不断地变化,但是每个曾经参与这个实验的科技小组的成员都时刻关注着实验的最终结果,对他们来说,这个结果实在太重要了,它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赵辰如此描述“蚕宝宝”实验为何会让他们这样动情。
飞机坠毁给同学带来无限伤痛
尽管这是每一个科技小组成员都最不愿提及的一个场景,但是“哥伦比亚”号坠毁时的电视画面却永远地留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很多科技小组的成员都将坠毁的画面以及网上所有关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消息进行了整理,作为自己保留的一份资料,在他们心中有一份与“哥伦比亚”号难舍的情缘。
“蚕宝宝”太空实验的最初提出者李桃桃在回想起得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消息时说:“我一下惊呆了,过了很长时间,才缓过神来。真的是那个飞机吗?我不停地问自己,第一个感觉是伤心。听说我们的蚕宝宝在太空长得特好,一下就没了,太可惜了……不幸离我这么近,7名宇航员马上就要回家了,十几分钟后就能见到亲人,突然一下子……太悲惨了……我们活着的人应该珍惜每一天,不虚度生命。”
小组成员王添祺对记者说:“航天飞机出事的时候正好是我们国家过春节,本来以为航天飞机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好消息,真的是双喜临门,没想到我们等来的却是一个噩耗。我没法用语言来形容当时我的心情,从春节到现在我的情绪一直不高。当天晚上我一夜难眠,眼含着泪水守在电脑前,时刻关注着关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最新动态。说实话,在我的心中一直期待着一个奇迹,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一个神秘人物突然在天空出现,他用双手把航天飞机带出险境,平安地送回发射现场。可是这一切都是一场梦,悲剧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眼前。
2月2日早晨,赵辰收到了美国有关部门发给他的一封电子邮件,证实了航天飞机坠毁的消息,赵辰很快把这个消息又通知给了小组的其他成员。当天中午11点多钟,赵辰和王添祺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学校的生物实验室,望着他们保留的蚕蛹标本沉默不语。与此同时,他们俩还向美国SPACEHAB公司(专门从事太空试验设备研究与制作的公司)发出一封电子邮件,寄出他们对7名遇难宇航员的哀悼。在信中,他们对航天飞机的失事感到非常难过,并感谢美方人员在试验期间所给予的巨大帮助,使他们从这个活动中得到很多的收获。
飞机坠毁留下无尽的遗憾
“真的,只差产卵,蚕就在太空完成了一个生命循环。”采访中,科技小组的几个同学都多次提到这个实验在航天飞机上的进展情况,因为自从“哥伦比亚”号飞入太空之后,景山学校的同学们一直通过电子邮件与美国方面保持着联系。
“哥伦比亚”号进入太空的第7天,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中心就收到了宇航员们从太空发回的音像及照片。在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蚕宝宝”们已经适应了太空失重的环境,不仅一切状况良好,还快乐地吐着丝。
北京时间1月30日,也就是“哥伦比亚”号即将返回地面的前几天,赵辰还接到了由美国宇航中心转发给他们的一份由印度裔女宇航员卡尔帕纳·查乌拉在当天向地面发回的有关他们试验项目情况的电子邮件。赵辰对这封邮件的内容甚至能够倒背如流:“升空不久后,蚕就移动到食物槽附近,并牢牢抓住箱壁,进食只需稍稍探头。太空飞行第6天,已经有一个蚕顺利结茧。另一个蚕,不小心脱离箱壁漂在半空,因迟迟找不到着力点,始终无法吐丝结茧,最后竟试图直接变成蚕蛹,可惜失败了,它在变形过程中死亡,半蚕半蛹的黑色尸体,凄美地漂浮在实验箱中。”
曾到美国准备参加航天飞机发射升空仪式的喻梦旸同学向记者介绍说,卡尔帕纳·查乌拉是在此次太空飞行过程中,负责中国学生所作的“家蚕在太空中吐丝与结茧”试验的观察与报告。“我们的项目试验情况是由飞船上的宇航员将试验信息传送到美国宇航中心,再由宇航中心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各个试验小组发送。过程听起来很繁琐,但是我们得到最新信息的时间也很快。”
据了解,为了和太空中的蚕进行对比,科技小组在太空实验的同时也进行了地面实验,以便在太空蚕返回地面后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是把蚕在太空中作的茧和他们在同一条件下饲养的对比组蚕所作的茧进行对比,看是否在大小、蚕丝的韧性和色泽上优于对比组。如果在太空中生长的蚕,结茧更大,成色更好,也许会构成一种新的蚕种。
一切似乎都在向成功的方向发展,可就在返航的最后时刻,意外突如其来降临了。事后,国际学生参与太空试验计划项目的负责人金伯利·坎贝尔先生在给景山学校发来的电子邮件中说道:“我多么希望实验能以更好的方式结束,让你看到最后的结果。你为实验所做的一切非常出色。很遗憾你没能目睹航天飞机发射时的壮丽景象。下周我会再发给你一份‘学生参与太空实验计划’的报告,这份报告更多地谈到机组成员,会很难写。”
“异想天开”成为中国学生的骄傲
虽然中国学生的“蚕宝宝”实验没有获得最后的结果,但是谈及这个实验的最初构想,李桃桃对记者说:“其实这都缘于我的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
据介绍,李桃桃和蚕结下不解之缘还要感谢她的大姨。在李桃桃很小的时候,大姨就给桃桃带来几个小“蚕宝宝”,并交给她怎样饲养。就这样桃桃从最开始时的害怕,到最后的爱不释手,逐步地了解了蚕宝宝是如何孵化、吐丝、变虫的,这个亲身的经历成为日后桃桃异想天开的基础。
2000年,“太空科技研究学生计划”首次在中国推出,这项计划由专门为美航天飞机生产实验舱的美国太空舱公司主持,为各国中小学生提供了利用美航天飞机教育舱位进行航天搭载实验、直接参与航天探索的机会。中国各地中小学生提出了近900项方案,最后,当时北京景山学校5年级女生李桃桃提出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入选,获得搭载“哥伦比亚”号的资格。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桃桃说:“我当时就是很好奇,想看看黑黑瘦瘦的小“蚕宝宝”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与在地球上生长的蚕不一样,它们吐的丝是不是更有弹性。”据桃桃说,这一实验入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而这个实验被有关学者称为“丝绸之路通向太空”的实验。
据悉,“哥伦比亚”号此次共搭载了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国家的学生设计的实验项目。除中国学生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外,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和列支敦士登等国学生设计的实验,分别涉及太空飞行对蜘蛛、蜜蜂、鱼、蚂蚁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等,这些实验使得太空舱里充满了童真和生机,也使得地面与遥远的太空亲近了不少。
希望“蚕宝宝”能登上“神舟”号
“蚕宝宝”实验虽然遇到了暂时的挫折,但是决不会影响科技小组的继续研究。在采访中,赵辰、李桃桃等同学始终向记者讲起他们的目前的研究情况,而现在他们已经把希望寄托在了中国的神舟号飞船上,“如果‘蚕宝宝’们能在神舟号上度过一个快乐的循环周期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
赵辰对记者说,虽然这次太空实验没有拿到最后的结果,但是已经取得了部分数据,这些都将成为日后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而对于“蚕宝宝”的饲养、登空等相关事情都过充分的准备,因此只要条件允许,“蚕宝宝”实验将会圆满完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