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毛天祥 针对目前存在的就业难题,教育部要求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坚决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特别是“18条挂钩”政策促使一些高校“只管招生不管就业”的观念发生转变。例如,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就业率挂钩;严格控制低就业率专业招生规模;将就业率作为高校评估重要指标;增设硕士博士点和就业情况挂钩,等等。(见2003年11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教育部门要求高校以就业为导向,从而提出18条“与就业挂钩”规定,可谓用心良苦。然而,将如此多的评价标准一股脑儿全部“挂”在就业率上,能挂住吗?试想,专业设置、招生情况、教师考核、综合实力排名等等,无不事关学校生存大计。把这些“与就业挂钩”,政策制定者是否考虑过,就业率能够承受如此之重吗? 首先,18条“与就业挂钩”规定可能导致就业率观念恶性膨胀。因为挂了钩,高校领导必然“高度重视”甚至是“奋不顾身”地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但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现实情况下,靠正规的手段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为提高就业率,有学校就弄虚作假。据新华社报道,江西个别高校为此让应届毕业生自己寻找挂靠单位或者制造假就业劳动合同,否则,就拒绝颁发毕业证。 其次,片面强调就业率,可能导致高校采取短期行为。为提高就业率,高校会一味地把学生推向社会,很多学生其实并不清楚自己要到的单位究竟适不适合自己,但也无可奈何地“先进去再说”。如此做法不但让学生很为难,而且会留下祸根:学生刚到就业单位便跳槽。据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有10%,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于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搏!(见2003年11月10日《信息时报 》)“先就业再择业”的做法让用人单位感到十分担忧,饱受伤害的用人单位甚至“拒绝用应届毕业生”。这样一来就更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了。 再次,片面强调就业率与专业挂钩,可能导致高校专业设置失调,并引发后遗症。其实,高校专业设置的变化就是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的一面镜子,甚至是未来行业冷暖的一个“晴雨表”。就业率“一票否决” 了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后,高校必然要设置一些 “热门”的 “时尚”专业来补充。久而久之,高校的专业设置就只会跟着就业率跑,最终损害整个高等教育规划。 为了转变“只管招生不管就业”的观念,高校需要重视就业率。但是,18条“与就业挂钩”的规定却有饮鸩止渴之嫌。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