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省。直至今天,我省农业在全国仍举足轻重。 但人们也欣喜地注意到,最近几年,河南在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同时,正大步向工业大省迈进,工业之树硕果累累。 最近,不少海内外客商和新闻界朋友来河南参观、采访后慨叹有几个“想不到”,其中就有“想不到河南工业基础这么强,工业发展速度这么快”。 资料显示,2001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2078.94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5.16%上升到5.4%,在全国排列第七。 不仅如此,在维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同时,还保持较高的质量。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重点企业实现利润139.97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1.41亿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有人士评价说,这一点尤为可贵。 应当说,撑起我省工业“大厦”的支柱很多,如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等等,但最为重要的,还是食品、有色金属、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机械、轻纺等五大支柱工业。 统计显示,在去年我省工业增加值中,来自五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占到80%以上。 五大支柱工业在这几年何以得到长足发展? 经济宏观管理部门的同志说,首要的是省委、省政府正确指导思想和明晰的发展思路。 围绕“实现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这一总体要求,最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在工业发展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为重点,加快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大国有企业改造力度,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保证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要以五大支柱工业的发展带动全省工业化进程,并对五大支柱工业的发展方向及布局进行了科学设定。 食品工业:以实施小麦综合利用、肉禽及乳制品加工、果品深加工三大标志性食品工程为主体,坚持走传统食品现代化、现代食品规模化、食品产业集团化、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积极推进食品工业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广泛开展招商引资,高起点嫁接改造食品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突出发展铝工业。发挥河南煤电铝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发展中调整、调整中发展的方针,以把铝工业做大做强为目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多方筹措资金,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依托长铝集团发展氧化铝,突出重点改造电解铝。 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高新技术产品,继续推进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调整化肥产品结构,提高高浓度复合肥比重,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强化改组改制工作,保证煤化工和石化行业高速发展。 机械工业:充分利用现有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基础和世界制造业向国内转移的机遇,加快先进制造技术的引进,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和优势企业,实施一批可有效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水平,实现装备国产化的重点项目。通过技术改造,使全省机械工业的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 轻纺工业:以发展规模经济为目标,加快造纸、酿造、皮革、印染等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步伐。关闭重污染企业,使一大批重点企业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阶段性目标。通过技术进步和股份制改造,发展外向型经济,壮大企业实力。 回眸这几年五大支柱工业的发展轨迹,基本上就是按照这样的既定框架走过来的。 经济专家分析说,省委、省政府把强省之路的重点放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上,把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点放在把五大支柱工业做大做强上,既可发挥河南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又吻合国际国内经济大背景和发展大趋势,是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意义的战略选择。 有思路、有规划、有论证,应当说,这还只是理论上的,如何才能将这些设想变为现实?这几年我省采取了许多积极举措,择其要者言,有下列几条: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出台《河南省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产品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并配套制订了机械、轻工、纺织、冶金建材、信息产业、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据了解,1999年以来,省工业结构调整办公室下达省工业结构调整项目124个,来自五大支柱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占到50%以上。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围绕五大支柱产业重点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攻关项目。比如,应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面向省定骨干企业安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克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深化企业改革。着力进行大企业集团的培育和发展,依靠优胜劣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通过兼并、联合、划转、参股、重点改造、扩建等方式,促进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培植了一批主业突出、竞争能力强的大企业集团。据了解,在五大支柱产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大都进行了改制,改制率达80%以上。我省已经上市的26家公司,有21家来自支柱产业。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1999年以来,省政府每年拿出5亿元专项资金和6000万元专项贴息资金,对重点结构调整项目予以资金支持。目前我省共有32家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债转股项目协议,其中来自五大支柱产业的企业有27家,债转股金额达150亿元。利用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开发费用,使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各类大中型企业达到1.5%以上,确保企业科技开发有可靠的资金来源。 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引导支柱产业企业走外向型发展之路。培育了安彩、新飞等一批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积极吸引外资到五大支柱产业中来,促成了安彩与菲利浦公司、双汇与华懋集团等一批大的合资项目。在扩大对境外开放的同时,努力扩大对国内开放,以“东引西进”为载体,先后开展了豫沪、豫新、豫桂经济技术合作,签订豫沪、豫新、豫桂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30多项,总投资100多亿元。 经济管理部门的同志说,这些举措之所以能对我省支柱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还在于省里较好地把握了几个原则,如市场导向原则、科技支撑原则、比较效益原则、企业主体原则等。处理好了几个关系,如发展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等。 正因为把握了这些原则、处理好了这些关系,在五大支柱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正因为把握了这些原则,处理好了这些关系,在五大支柱工业上项目很多的情况下,有效避免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在五大支柱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 正确的决策,明晰的思路,得力的举措,为我省五大支柱工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支柱工业不仅总量扩大了,而且建成了一批标志性项目,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莲花集团200万吨/年小麦加工转化一期工程,华英禽业集团公司年加工1000万只樱桃谷鸭、焦作万方铝业公司280KA槽铝电解示范工程等等。 支柱工业的成效还不仅仅表现在支柱工业本身,更重要还在于它的拉动效应和延伸效应。如天冠集团的汽油醇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年转化陈化粮175万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省卖粮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在引领河南向工业大省迈进的征途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五大支柱工业,正展现出更加亮丽的风采。 五大支柱工业“十五”期间的一大批重点项目:如双汇肉类食品产业化示范工程、河南轮胎集团80万条子午胎项目、洛阳单晶硅集团公司的单晶硅抛光片项目、安钢120吨转炉——炉卷轧机项目等正在紧张建设中,这批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产值1000多亿元。 可以预见,支柱工业在引领我省走向工业大省的同时,也必将引领我省走向经济强省。(本报记者 肖振华 任国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