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格尔木6月26日电(记者王圣志 卢荻)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戈壁荒滩南山口,如今矗立起一座中国铁路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高原铺架基地,人们誉之为“第二个格尔木”。去年6月以前,这里还是黄沙漫舞、人迹罕至、一片凄凉。 这是一支“钢铁之军”创造的奇迹。自去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的号角吹响以来,中铁一局500多名职工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抗缺氧、顶风沙、冒烈日、忍蚊叮,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打响了人与自然的搏击战和铁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攻坚战,他们克服重重难关,扬起了青藏铁路起步的“龙头”,将人们惊叹的目光一次次聚焦到这里。 一个党员一面旗 去年6月3日,中铁一局新运公司钉联队队长王文胜接到修建青藏铁路的通知后,兴奋得一夜也没有合眼。第二天,他根据组织安排,背着100多斤重的仪器从贵州乘火车赶往格尔木。 两天两夜的旅途颠簸使他的病腿更加红肿疼痛,但他来不及去医院治疗就带着9个队员来到南山口开始建点。戈壁滩上蚊虫肆虐,紫外线特强,他们刚来时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工作时戴着面罩仍被蚊子将额头和手咬成“大馒头”,皮肤被紫外线灼伤后一层层脱落。但这并没有让他们畏缩,王文胜总是吃苦在前,好几次因劳累过度而晕倒在地,但他仍然坚持在勘测一线。经过顽强拼搏,他们终于如期完成了勘测建点任务。王文胜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在青藏高原上建功立业,这是无与伦比的崇高荣誉。” 共产党员柏高今年已过而立之年,未婚妻多次催他回去完婚,可他一心扑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婚期一拖再拖。他告诉未婚妻:“结婚可以晚一点,但青藏铁路建设一刻也不能延误。” 共产党员王海霞是最先到南山口建点的唯一女性,她大学毕业不久就主动申请到青藏线,白天同男同志一样顶着烈日在荒野搞测量,晚上则趴在工具房的木板上整理技术资料。由于没有水,一个月都洗不上一次澡,她原本雪白的脸蛋被晒得漆黑,但王海霞总是无怨无悔。 在钉联工厂,13个工段的负责人全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都是主动申请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他们在工段之间开展“流动红旗区”活动,争当先进。青年突击队队长白随林负责的锚固工段两次被评为红旗区,他说:通过安全、质量、环境卫生、标准化作业、职工精神面貌五方面的考核,提高了工程质量,增强了职工战胜青藏高原恶劣环境的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率先垂范、争当先进,在铺架基地掀起了广大职工奋战高原、乐于奉献的高潮,涌现出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迹。运输队职工杨建玉在接到上青藏线通知的那一天,正是儿子出生的第二天,妻子哭着挽留他推迟几天再走,但他对妻子说:“青藏线建点正紧张,领导们都在带头,我怎能不去呢?等忙完这阵我就回来看你们。”去年10月的一天,他突然接到孩子病危的通知,这个七尺男儿顿时泪流满面。 勇当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实践者 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攻克青藏铁路铺架难题,基地在广大党员中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党员们学技术、用技术,冲锋在前,在基地形成了崇尚科技、依靠科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加快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 青藏铁路所经线路由于高寒、缺氧、低压,加之坡度大、温差大、风沙多、雷电多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机械效能的正常发挥,给施工和运输带来巨大困难。为解决这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少有的技术难题,迎接即将到来的青藏铁路铺轨,共产党员杜天民带头依靠科技,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青藏铁路铺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研制补氧增压设备、预防严寒、风沙等一系列具体解决方案和措施,为青藏铁路顺利铺轨奠定了基础。 共产党员王文胜根据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将钉联线建成厂房式作业线的想法,这样不仅大大改善了职工的作业环境,而且也推进了钉联作业向工厂化作业方向发展。他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调研,查找资料,仅用45天时间就设计、建成了中铁一局历史上最好的封闭式钉联厂房。 一边筑路,一边育人。基地通过建立职工业校、工地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和职工之家,举办建筑、电脑等知识讲座和培训,促进职工由专业型向一专多能型转变,培养综合型人才,从而涌现出了“技术革新能手张绍明”等一批青年科技人才。 凝聚力源自无微不至的关怀 基地党工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时刻关心广大参建人员的疾苦,以强有力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造就过硬的职工队伍。 青藏铁路高寒缺氧,风沙大、紫外线强,不少职工出现了头痛、呕吐、流鼻血等高原反应。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部分职工产生了退缩情绪。基地党组织为此认真开展职工的思想工作,无时不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头。党工委书记郭秀春每天下班后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走访职工宿舍,嘘寒问暖,尽力解决职工的各种困难。刚来时有一名民工得了胃病,郭书记亲自到食堂里为他安排伙食,然后把饭菜送到他的宿舍。这名民工感动地说:“领导这样关心我,环境再艰苦我也要坚持下去。”无微不至的关怀把职工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为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基地修建了公寓化职工宿舍,统一配置了生活用品,建立了三级医疗保障体系,健全了食堂、洗衣房、浴室、多功能厅等一体化的生活、娱乐场所及配套设施。如今的铺架基地花红草绿,房屋成排,仿佛一座崛起的新城。 在南山口铺架基地,有两列由火车改造而成的铺架宿营车,职工们亲切地称之为“大篷车”。车内床铺整洁,配置了吸氧设备,安装了闭路电视。世界杯期间,职工们在茶余饭后、工余时间就可以欣赏精彩激烈的比赛,边欣赏边评论,俨然一个足球沙龙。在这里,职工们仿佛回到了温暖的家,工作也更安心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