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遭袭击又面临被驱逐 中国劳工在以色列处境艰难
2002年7月25日13:09 新华网
|
“轰”的一声巨大爆炸,将几张餐桌抛向空中,外边的路灯一下子灭了,正在老中心汽车站附近酒吧用餐的人们顿时乱成一团,四散奔逃……当时正在酒吧喝啤酒的中国劳工孙美昌躺在拉马特甘市舍巴医院的大床上,向本报记者讲述了7月17日晚发生在特拉维夫的自杀性爆炸袭击时的场景。
在向记者讲述事件经过时,小孙流露出了深深的忧虑,他不知道谁能为他们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他担心在警方查明他们不具合法劳工身份后是否会将他们驱逐出境,显然,小孙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去向保险公司索取意外伤害赔偿的问题,看上去较为健谈的他在向记者谈到自己的来历和身份时显得格外警惕和小心。
被铁器击中脑部后曾长期处于昏迷状况的李斌,终于在24日不幸离开人世;另一名伤势较重的许祥敏右眼眼球能否挽救目前尚不得而知。据悉,在此次爆炸事件中遇难和受伤的六名中国工人均属非法劳工,他们中有的属于“超期滞留”有的没有合法的工作签证。保险公司同意赔偿
由于此次爆炸发生在非法劳工较为集中的地区,死伤人员中大部分是在以色列没有合法身份的劳工,他们的医疗费用和抚恤问题引起了以色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媒体称以色列不应对在自杀性爆炸事件中死伤的阿拉伯人和非法劳工承担责任,并要求以色列国民保险公司修改有关章程。
有此记者采访了以色列国民保险公司,该公司有关负责人称以色列目前还没有对有关章程进行修改,并称即使今后修改章程,保险公司仍将为此次爆炸事件中遇难及受伤的中国工人支付医疗费用并偿付国家抚恤金,具体标准将参照今年4月12日耶路撒冷爆炸事件偿付标准确定。
耶路撒冷自杀性爆炸袭击事件发生后,以色列有关方面根据遇难及受伤中国工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经济负担、受伤程度,以及当地的消费水平等进行了评估,并最终确定了抚恤金偿付额。此次理赔也将参照上次偿付标准,由中方有关公司通过我驻以使馆同以色列有关方面进行交涉,我驻以色列使馆张清洋参赞表示,使馆作为中国政府在以色列的全权代表,将对所有在以的中国人负责,将尽全力保护和维护中国人的合法权益,他还要求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中国人注意安全,同时遵守以色列的法律法规。
以国民保险公司表示,虽然在此次事件中死伤的中国工人没有合法身份,但他们均是通过合法途径进入以色列境内的,理赔金额将不会受到影响,但以方有权在善后仪式及是否准许伤者家属抵以探望等待遇上有所保留。中国劳工挣钱不易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劳务输入国,目前在该国境内有二三十万外籍劳工,其中非法劳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外籍劳工主要来自罗马尼亚、土耳其、俄罗斯、菲律宾等国,从事建筑、农业、机械加工及家庭护理等行业。
以色列媒体认为,中国劳工超期滞留有多种原因,首先是这些劳工希望能多挣些钱再回国,同时以色列劳动力市场上对中国劳工有客观上的需要。我国劳工大多属于技术型劳动力,承接诸如建筑及刷墙、铺地砖等室内装修等工程,有些则在中小型餐馆工作,加之中国工人大多勤劳本分,便于管理,因此总体说来在当地劳务市场上较受欢迎。
记者了解到,在以色列的中国工人平均月收入可达七八百美元,一些手脚勤快的熟练工人还能拿更多些。但应该看到,中国工人在以色列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为了多挣些钱,每天往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用“除了干活还是干活”来概括在以色列中国工人的生活,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在采访中,小孙告诉我们,他和在爆炸中遇难及受伤的几个老乡住在离特拉维夫市中心十来公里远的一个地方,他们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双套间的公寓里。语言不通生活封闭
在以色列的中国工人大多不懂希伯来语和英语,这使得他们在发生劳资纠纷或与雇主打交道时,很难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记者在此前一次采访时遇到两位在餐馆打工的中国工人,他们说:“我们这些中国工人懂技术,有手艺,按说混口饭吃是不成问题的,但我们不懂语言,人家说什么不能听不懂,写什么看不懂,就像个残疾人一样……真要是被人家坑了、骗了甚至卖了,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啊……”
文化传统、社会背景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中国工人平日几乎没有什么精神娱乐生活,报刊、电视、广播对于他们而言都很遥远,工人们实际生活在一个相当封闭的状态中,每天基本是在宿舍、干活地点以及菜市场这几个地方来回转。
持续近两年的以巴暴力冲突更是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国工人平添了许多不测。在短短三个月内发生在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的两起巴勒斯坦自杀性爆炸袭击事件已导致我国工人四死六伤。
在与工人们的接触中,记者感觉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凭借勤劳的双手,凭借省吃俭用为在家乡的亲人尽可能地多寄些钱,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和事业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参考消息)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