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何雪华 通讯员 王芳 本版摄影 记者 龙成关
转自搜狐
核心提示由广州日报社为主办单位之一,信息时报社为协办单位的“秦皇、汉武、南越王”文物精品展将于4月3日在南越王墓隆重开展。这是秦汉文物首次大驾光临羊城,还将与广州本地文物作对比性展出,显示广州在2000多年时间里与中原同步发展的文明史,有着与中原一样灿烂的文化。
转自搜狐
记者昨日专程到目前正在紧张布展的南越王墓,为市民探出其中精彩一二。广州是个历史文化名城,但与西安、洛阳、北京等世界公认的中原名城有没有差距?在这个展览中,市民可以找到答案——广州封建文明的历史从中原派衍,却是与中原同步发展的。
转自搜狐
秦风汉韵广州秉承秦始皇陵园里出土了大量文物,件件都是稀世珍品。此次文物展就有其中不少珍品俑,如各兵种的俑、铜车马、铜兵器。展品中还有当时的建材,包括砖、瓦、管道、瓦当,这些建材图案花纹和艺术趣味,甚至胜过现代。文物里有编钟、铜铎,显示秦人爱好歌舞,半两钱也是秦王统一全国度量衡最好的物证。
转自搜狐
汉俑生动多生活情趣
转自搜狐
我们自称汉人,说汉语,全是因为古代的汉朝雄踞世界的东方,汉成为东方民族的符号。此次汉文物俑也特别多:汉俑形体虽然比秦俑小,但更生动细致,富有生活情趣。另配服饰的“着衣式”陶俑,比秦的塑衣式陶俑更具可观性。汉俑里还第一次出现女性俑,女性从此走出文物的空白。值得一说的还有,汉俑里有不少动物,如马、牛、羊、猪、鸡,市民可以对比看看现在的动物的古代样子。说起秦汉文化,广州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历史太短了,且慢,广州的历史可是能同秦风汉韵相比的。公元前219年,秦将赵佗,受秦始皇之命南攻百越,五年后设岭南三郡置,正式纳入秦朝版图,广州开始了封建的历史。秦朝万世梦破,赵佗自立南越国,令广州有了自己发展的历史,公元93年,南越国全面发展成为盛世,因时值西汉,今广州人才称之为西汉南越国。从南越王墓里出土的1000多件套的文物,证实广州的文明历史与中原同步。惊世男裸俑裸体艺术据介绍,此次展出的汉代文物多属“文景之治”时代的西汉景帝陵墓阳陵出土。1990年、1993年,考古队对阳陵进行两次大规模的抢救性整理,发现仅陪葬坑里藏的各式陶俑就大大超过秦始皇陵三个陶俑坑的兵马俑总数。从阳陵里挖出数量惊人的彩绘无臂男裸体俑,各式惟妙惟肖的动物俑,兵器、生产用具、车马、种子和果实等。
转自搜狐
汉代铁娘子展风姿
转自搜狐
裸体俑以大规模、高质量的群俑形式,宣布了“中国没有雕塑传统”的普遍说法的最终破产,证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裸体艺术,将世界裸俑出现的时间前移了100多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展品中还有中国最早发现的女性武士俑。她们来自阳陵陪葬坑发现的50多件彩绘骑士女武士俑。威风凛凛的汉代女武士俑,说明木兰从军并不是最早的女性“爱军装不爱红装”的创举,将中国女子从军的历史从南北朝一下子提前到600多年前的汉代。市民可以从展品中的女武士俑中看到古代铁娘子的风姿。
转自搜狐
从阳陵展品中,市民还可以看到最早的花生。阳陵墓中出土了粟、糜子、小麦等,其中还有11颗花生。花生的出土,为“中国是花生的起源地之一”的说法提供了实物依据,比传统说法大大提早了1600年。
转自搜狐
展览会上古代中原与广州日用品文物同台斗美
转自搜狐
中原喜烤蝉广州爱烧猪这次展览也有不少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文物,它们同时对比展出,也是古代广州和中原日常生活文化的同台斗美——烤蝉烤猪同样精美展品中有一件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烤炉,至今在斗形的陶烤炉上还架着两串用签子串起来的蝉,共八只,好像炉的主人正烤着蝉,这时来了客人,只好先放下香气四溢的蝉,出客堂会客了。据介绍,炉内应当是放置木柴或木炭用来烤蝉的,从文物展品里,观者可以想象出,当时的北方人是将烤蝉而食视为一种高级享受的。与之对应的,是广州在南越王时期的铜烤炉,在设计上比北方烤炉精致巧妙,烤炉两侧还挂着四只烤乳猪,可见广州人最爱吃的鸿运当头烤乳猪之悠久历史。
转自搜狐
金缕衣斗美广州丝缕衣玉器,在战国时期就在贵族阶层中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珍贵物品,成为君子的化身和代表,在汉代,更是被神化到了顶峰。玉被认为是山石之精,吞食可以长寿,殓尸可以不朽,佩戴可以避邪。汉代就创立了完备的玉衣殓葬制度。到了东汉,玉衣明确分为金缕、银缕和铜缕3个等级。
转自搜狐
市民可以在此次展览中看到其中部分。不过,最难得的并不是这些,而是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发现的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史书上未曾记载过的玉衣新品种——丝缕玉衣。这件广州之宝整件玉衣长1.73米,由2291块玉片用丝缕和麻布粘贴编缀而成,是现今世上独一无二的丝缕玉衣。涮海鲜历史超两千年“食在广州”,在此次“秦皇汉武南越王”展览中得到最好的实证,越式、汉式餐饮风格和 器物同场比拼,市民可以看到广州古代的铁板烧、烧羊肉串和涮海鲜。据工作人员介绍,2000多年前,南越王下葬时,因为酷爱广州的美食,想死后也能享用,于是带着几位厨师和各式餐饮器具和众多煮好的精美食物下葬。在南越王墓里,仅鼎就有51件,其中越式铁鼎十分巨大,重达26.5公斤,出土时鼎底部还有成堆的鱼骨和贝壳,旁边还有许多木炭。在三个烤炉中,最大的那个炉下装有圆轮,可以推来推去,上面还有链索,可以将炉整个吊起。炉旁还放着用来烧烤的两束约40支铁钎。另一个煎炉,像一个长方形的双层铜架,下层烧炭火,上层煎肉,就是今天的铁板烧。出土的用于煮食原料的动物的遗骸有黄牛、家猪、山羊,也有鸟类的家鸡和禾花雀,海产的虾、河蚬、青蚶和耳螺等。据专家研究,羊城古人烹饪方法有炖肉汤、烤肉;还有就是原料去毛裹泥像叫化鸡那样做;更有一种涮海鲜,证实两千多年前广州古人就会以此保持海鲜食物的鲜甜滋味,才最终形成了粤菜鲜甜风格。
转自搜狐
独家专访
转自搜狐
广州文明媲美中原
记者昨日在南越王墓对此次展览作采访时,有幸遇上了中国文物专家、中国文物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文儒先生,李先生高兴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转自搜狐
对比展出构思绝妙
转自搜狐
李先生指出,看了文物展品的内容,他十分惊讶。因为这次展览,可以说是将秦汉精品文物全部搜罗来了,其中既有重大的文物,也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化文物,观众再也不是只能抱着欣赏的心态来仰视过去的文明,而是可以将展品所表现的当时社会现实与当今的生活一一对应,特别能引起共鸣和联想。更绝的是,主办方不是单纯搞外地精品文物展,而是充分利用了本地南越王的丰富珍品,与北方中原之物同一平台展出,广州市民轻易地就能将自身的文明与全国大局的文明作对比,从而对自己属地的文明了解得更多、更透彻。这是一个绝妙的构思。
转自搜狐
广州不比中原名城差
转自搜狐
李先生笑着对记者说,广州有极为丰富的文明宝藏。到广州后,李先生先后到过南越王墓、南越王宫署和北京路千年古道,对于广州2000多年前的文明发展大生感叹,这些都不比中原如陕西、河南等地的文明差呀!可惜广州人是身在庐山不识真面目。广州就有全国古文明多项“最”,如南越王宫署,就出土了全国目前最大的砖和瓦,而千年古道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最独特的是,自秦朝以来,不管北方政权不断更换,都城文明之地不断挪来挪去,广州一直维持着稳定和繁荣,中心城区也一直就在今天的市中心位置,这对于城市文明的存世保护起了极大的作用,也是战火纷飞的中原城市无法企及的。李先生认为,他可以替广州市民说一句:广州的古今文明都值得广州人为之自豪,广州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转自搜狐
城市底气足,广州文明不比中原的名城差!
转自搜狐
展览将成文化品牌对于为什么广州古文明没有深入广州市民的心里,让他们拥有这种城市文明的自豪感,以至于有的市民被北方人质问说“你们也就是一个暴发户城市”也无话可驳,李先生认为,一直以来,文博宣传没能贴近民心,曲高和寡。这次展览,广州日报做主办单位之一,信息时报协办,本地最大的媒体集团作为宣传骨干,定能将文博精华化成市民关心的话题,将能引起市民的一场心灵文明的热潮。南越王墓和这次展览都会成为广州文明的文化品牌。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文物天地》杂志社为展览出一本文物专号,专号将重点对广州本地的展品作精彩推介,采用全彩印,大16开铜版纸印刷,将于开展后的5月1日正式到达展场,是市民对于广州古今文明最权威,也是最明了的读物。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