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登革热
2002年8月14日11:40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
南方都市报 严防登革热
广州召开会议进行部署,专家称预防关键在于灭蚊
本报讯 (记者曾文琼 通讯员陈伟秋)昨天上午,广州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预防登革热工作会议,李卓彬副市长在会上要求各级政府领导要认识到预防登革热的紧迫性,加强登革热的预防工作,并从8月份起每月开展一次全市性灭蚊行动。专家称,只要控制了蚊子,就能切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市、区(县级市)多个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市卫生局局长黄炯烈在会议上介绍了全球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登革热流行的形势,提出了当前广州市预防登革热的措施;市爱卫办主任张远浩在会上布置了广州市今年8至12月的灭蚊工作计划。
李卓彬指出,要清醒认识灭蚊防病工作的艰巨性和持续性,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把条条块块、上上下下都发动起来,环环真抓实干,措施落实到位,严格分工责任,工作包干到位,积极参与并切实打好预防登革热这场社会大卫生战役,确保全市预防工作目标的实现。
会议要求从8月份起,由爱卫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全市性的灭蚊行动,区、街道和居委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动员市民积极配合和参与,争取在短期内降低蚊虫密度,切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防止登革热在广州市的扩散与流行。
登革热容易传染
据卫生防疫部门介绍,登革热是一种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难以控制,易造成大流行。
登革热典型症状
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皮疹等等。因此,在夏秋季要特别警惕登革热的发生,一旦发生,要对病人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同时要重点做好蚊子的控制工作。只要控制了蚊子,就能切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从而防止和控制了登革热的发生和流行。
蚊子传播登革热
在广州地区,传播登革热的蚊子主要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成蚊主要在白天活动,尤其喜欢在清晨和黄昏叮吸人血。其幼期(卵、幼虫和蛹)主要孳生于室内外各种容器积水中,包括水生植物、盆、罐、缸、碗、杯、轮胎、竹头树洞等等。只要清除各种小积水,就能减少伊蚊的孳生、成蚊密度和对人的叮咬,达到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如何预防登革热
对于水生植物,应每隔3至5天换一次水,并洗净根部和容器,以防有残余的孑孓和蚊卵粘附在水生植物根部和容器壁上,或改用沙养。沙养时,以水面不超过沙面为宜。
清除各种闲置容器积水,如盆、缸、罐、碗、杯等,并将其倒置,清除无用的容器。
注意花盆托盘积水,每天予以清除。
清除废弃的轮胎,否则应放置在室内或用防雨布盖起来,以防再积水。有积水的轮胎,应倒去积水,并用干布吸干,然后妥善放置。
填堵树洞、竹筒,防止积水。
清除垃圾,特别是破盆烂罐、瓶子、瓶盖、蛋壳、一次性餐具等容器。
应做好个人的防护,避免白纹伊蚊叮咬:午休时挂蚊帐;在公园、绿化带、林带等处户外活动时,最好能在暴露皮肤上(颈、手臂、腿等部位)喷涂驱蚊油(驱避剂);家里或办公室可用气雾杀虫剂向居室隐蔽处(床底、门背、柜背等)喷杀成蚊。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