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导弹部队为台独保驾 自我炫耀意在一石多鸟 |
|
|
| NEWS.SOHU.COM 2003年10月22日10:58 人民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最近,台军动作频频,一方面加紧研制“精准导引导弹”,叫嚣在“大陆犯台意图明显”时发动对大陆的“先制攻击”,另一方面加紧组建有台军第四军种之称的“导弹部队”。岛内舆论分析,这既是台当局落实“以武谋独”战略的重要步骤,也是稳定岛内民心、配合陈水扁竞选连任的重要策略。但无论是从综合实力、人心向背等因素看,还是从台军导弹的性能质量看,台湾导弹难保“台独”。研制“精准导引导弹”瞄向大陆
10月8日,台“国防部长”汤曜明在“立法院”答询时撂下狠话,声称“如果中共犯台意图十分明显”,“国防部”不应该坐以待毙,“不排除先对大陆的军事目标进行攻击”。至于拿什幺“先发制人”,台“国防部”10月9日向“立法院”提交的“5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计划报告”作了明确的注释。
该报告称,针对未来作战需要,台军将专注研制“精准导弹”等攻击性武器,加强无人载具、超导及纳米技术等尖端科技研发,“制空以强化电子战、防御性雷达早期预算及反导弹系统”,“制海优先购买潜艇”。据称,所谓“精准导引导弹”包含对空、对海、对地各型导弹,其中包括“射程可达大陆内地的巡航导弹”。
早在2002年8月,台当局就透过岛内媒体放出话来,说台军“曾模拟以F-16战斗机携带空地导弹攻击长江三峡大坝”,并在美国协助下训练空中加油技术,“航程远及北京”。当年8月29日,“台独”报纸《自由时报》“援引军方高层人士消息”称,“国防部”所属“中山科学院”正加紧研制巡航导弹,其中“雄风二E型”和“雄风三型”反舰导弹,目前分别完成20%和80%;部署后“能够打到浙江和福建两省境内以及广东东部海域,足以吓阻上述海域的大陆海军活动”。据称,“雄风三型”长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具有巡航导弹的特性,射程为300公里,研制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部署工作将在两年内完成”。把上述讯息综合起来看,台军研制“精准”导弹完全是针对祖国大陆的。组建导弹部队与“二炮”叫板
10月8日,台“国防部”称,将在明年把陆军所属“空防导弹指挥部”扩编为“导弹司令部”,计划发展成战略导弹部队,由“国防部”直接指挥;“司令”的级别由少将提升为中将。“导弹司令部”总管“弹道导弹、精准导弹与防空导弹战力”,纳入陆军现有的“爱国者”、“天弓”、“鹰式”等20多个防空导弹连,未来采购的“爱国者”3型导弹、远程预警雷达等装备也将纳入其中。
台军组建导弹部队,以下三点值得注意。其一,这是台军军种编制近80年来首次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导弹部队跃升为与陆军、海陆、空军平行的、独立的“第四军种”。据称,台军想以此与人民解放军的“第二炮兵部队”叫板。其二,台军执行“精进案”(裁军)的同时,却将导弹部队员额由目前的不足2万人扩编到2.5万人左右,足见台当局对导弹部队的重视。其三,“导弹司令部”未来不仅统筹台湾岛的防空任务,也负责“对大陆进行纵深打击”等战略任务。加紧部署防空导弹
长期以来,台军不惜血本,通过自制与对外采购,配备了庞大的导弹武器装备,主要有50个防空导弹连、400多具导弹发射架、约6000枚各型防空导弹。目前,台湾防空导弹部队隶属于陆军“空防导弹指挥部”,以“连”为单位环岛部署,构成环岛防空火力网。台军现阶段导弹防御的目标是:“建立局部防护能力,争取较长预警时间,使损害减到最低”。
台湾的导弹防御网大至分为低空、中空与高空三个层次。1500米以下低空防御层,主要由防空火炮及美制“毒刺”导弹、法制“西北风”导弹等构成。1500米至7600米的中空防御层,主要由美制“复仇者”、“鹰式”、法制“西北风”以及台湾自行研制的“天弓”1型、“天弓”2型导弹构成。7600米以上的高空防御层,主要由美制“大力士”、台湾自行研制的“天弓”3型导弹构成。台军吹嘘此三层体系是“空防铁三角”。
台军自行研制的“天弓”防空导弹系统最低射高为30米,可在5-200公里的射程内拦截目标。其中,“天弓”1型防空导弹6个连,主要部署在台北县三芝乡、高雄大岗山、澎湖县、屏东县枋寮、金门和东引地区。“天弓”2型导弹2个连分别部署在淡水和高雄两地。“天弓”2型除具备200公里的最大射程外,具备垂直发射性能。台军吹嘘,可凭借其远射性能,“先行拦截大陆战斗机,甚至将射击线及雷达锁定范围向大陆内地延伸,局部争取空防时间”。但事实上,“天弓”1、2型导弹飞行速度分别只有3.7和4.3马赫,对付6马赫的低速战术导弹尚有难度,对速度在10马赫以上的远程导弹更无能为力。
台军装备数量最多的防空导弹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自美国购买的“鹰式”导弹,主要负责中低空防御,拦截速度小于2马赫的低空飞机。台军“鹰式”防空导弹部队总共4个营。其中第668营4个连部署在花莲美仑山一带,负责花莲、宜兰与台东等东部地区的中低空防御任务,更负有保护台军“佳山基地”与“花莲基地”(F-16战斗机)两大空军基地的重要任务。十分看重“爱国者”系统
由于“天弓”等导弹系列不具备反弹道导弹的能力,台当局经过多年的谈判,于1994年向美国订购了3套改良式“爱国者”2型防空导弹系统及200枚“爱国者”2型导弹(总计新台币228亿元),主要用于对付各种高性能飞机、拦截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等。台湾自1997年起至2002年6月,陆续将3套“爱国者”系统及200枚导弹部署在6处主阵地。台军部署“爱国者”2型导弹以“预设阵地”为原则,完全假设“大陆导弹以台湾北部都会区为目标”,因而阵地配置完全以“保卫政治经济中心的台北地区”为主。2001年6月台军在屏东九鹏基地试射3枚“爱国者”2型导弹,是该型导弹首度在美国本土以外进行试射。
今年8月1日出版的《简氏导弹与火箭》杂志报道,台湾已正式向美国提出意愿书,要求购买3套“爱国者”3型防空导弹系统,“增强台军最薄弱的高空导弹防御体系”。据称,一个“爱国者3型”导弹连有8个发射架,最高可以同时发射16枚导弹,是“爱国者”2型发射量的4倍。每套“爱国者”3型系统需3亿多美元,约新台币100亿元,每枚导弹造价高达200万美元,约6600万新台币。提升战力纸上谈兵
虽说台湾防空导弹密度在世界上仅次于以色列,但反导弹“威力”并没有台当局吹嘘的那幺大。
首先,台军导弹部队七拼八凑,编制复杂,无论从指挥系统,还是后勤保障系统,短期内难以有效整合,寄望成立“导弹司令部”来提高战斗力,短期内显然难以达到目的。
其次,即使是“爱国者”3型反导弹系统,拦截成功率仍然很低。以美军海湾战争中158枚“爱国者”成功拦截47枚“飞毛腿”的概率计算,台军的“爱国者”拦不下几枚弹道导弹,何况大陆弹道导弹水平远远胜过“飞毛腿”。而海峡两岸距离近,导弹发射后很快就到达目标点,台湾防空导弹拦截难度大。再说,防空导弹拦截成本高,台湾打不起消耗战。
再次,台军顶不住大规模导弹攻击。以台军目前最先进的“爱国者”2型系统为例,一套系统配备一部MPQ-53型相控阵雷达,虽然一次能跟踪90-125个来袭目标,引导8枚导弹,但只能对其中的3枚导弹实施拦截。3套“爱国者”系统同时只能有9枚导弹实施拦截作战,这对防御大规模导弹袭击意义不是很大。
第四,最主要的一点,台军进攻导弹性能差,没有远程进攻的技术与能力。台湾导弹密度高,但多为防空导弹,目前没有远程制导能力,更没有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如中远程地地战术导弹和巡航导弹,只有为数不多而又极不成熟的巡航导弹和中短程地地导弹。岛内军事专家分析,虽然台军不惜血本研制远程地地导弹,但进展并不理想,进程落后大陆30年。从研制成功到战地部署,尚有待时日。自我炫耀意在一石多鸟
台军成立导弹部队,加速研制针对祖国大陆的“精准导弹”,显然有其政治目的。
最根本的用意是借军事战略的调整,增加“以武谋独”的筹码。“台独”分子认为,台湾岛因地域狭小,无回旋余地,被动防守只能挨打,只有以“攻势防御”甚至“境外决战”,“打击大陆的重要目标”,才能与大陆对抗。因而,李登辉时期将台军“固守防御”战略调整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陈水扁时期进一步调整为“境外决战”。在具体策略上,一方面,通过购买“爱国者”3型系统、长程预警雷达等美国构建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重要装备,加速美台军事一体化;同时企图通过建构台湾岛北、中、南三大导弹防御系统,“力争在十年内达到有效防御的目标”,梦想“有效拦截来袭导弹,反制大陆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加速研制具有“报复”能力甚至所谓“先制攻击”能力的武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精准导弹”。最终的算盘是落实“境外决战”构想,增加“谋独拒统”的军事筹码。
其次,欺骗民众,为“台独”壮胆。陈水扁的“公投”、“制宪”等“台独”言行震撼台岛,惹恼“山姆大叔”,这不利于陈水扁的连任部署。因而,陈水扁当局把过去台军的“高度机密”作为自我炫耀的资本,屡次进行导弹试射,甚至不断编造所谓“台军具有攻击大陆杀手锏”这一耸人听闻的“特大新闻”。这些手法的背后无非是想向岛内民众炮制这样一幅美妙的图像:台军在地面防守上“固若金汤”,在“制海”方面可控制大陆东南沿海海域;在“制空”方面占有优势,可毫不费力地打击大陆腹地的战略目标。其言外之意就是说,台湾具有“决战境外”、并把战火烧到大陆的能力,“大家可以安心搞台独”。
再次,与同“公投”、“台独制宪”等动作一样,台当局千方百计制造两岸对立情绪,挑衅大陆,“测试大陆的忍耐极限”;算计着“激怒大陆”后,再拼命在岛内煽动“台湾被大陆打压的悲情”,激化“统独矛盾”,以此为陈水扁连任加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