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效应”构筑社区再就业平台
| |
| |
2002年11月25日07:58 长江日报
| |
|
武汉晨报 记者蔡梨生 地处武昌区中山路起端的中山社区,系早年的城郊接合部。居民多系传统产业工人,随着此类企业效益的下滑,社区内的下岗工人、无业人员也在增多,再就业压力一度加大。在社区里的党员带头示范下,再就业问题已出现喜人局面,截至目前,该社区196人又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占下岗工人总数的六成。逐步摆脱了再就业问题的社区居民如今喜笑颜开:中共十六大以后,我们的日子将会更美好!
“大哥大”与“雅马哈”
下岗职工喻育华失业不失志。作为一名党员,他积极响应武昌区委关于下岗职工党员“带头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带头落实再就业”的号召,办起了电动按摩靠垫作坊,不仅自己实现再就业,同时还带动三四名街坊再就业。如今,他用起了“大哥大”,骑上了“雅马哈”,过上了舒适的小康日子。
下岗职工的贴心人
社区建设强调居民自治。该社区党组织致力于构筑社区再就业服务平台,并将此作为社区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总支委员杨荣担任“再就业工作站”站长以来,经常忙碌于下岗职工家里与劳动力市场之间,为居民的饭碗问题积极奔走,因此,被居民亲切地称为下岗职工的贴心人。
“两手抓”
一名基层党员就是一面精神大旗。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再就业工作同样如此。经多方筹集,“再就业互助基金”在该社区推出。据了解,该项基金的来源部分为街道拨款,很大一部分为社区党员自愿捐献而来。基金设立以来,加快了再就业难题的解决。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