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笔:邹剑宇 11月7日下午16:00,全球四大速递公司联邦速递集团(FedEx Corp., FDX)、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 UPS)、敦豪国际公司(DHL Worldwide Express Inc., X.DHL)和TPG N.V. (TP)到中国邮政总局申请了新牌照,之前它们有外经贸部发的营业执照。 代表这四家公司的亚太地区速递公司理事会的发言人说:预计其业务今后将不会改变。这意味着它们在表面上对中国邮政总局达成妥协,生意可以照做,但牌照还是要重新申请。邮政总局原来希望通过规章限定市场竞争,今年2月就曾发出通知称邮政以外公司不能运送重量在500克以下的快件。 四大公司中最早进入中国的是敦豪,它于1986年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16年来,中外运敦豪主要是从中国邮政的特快专递EMS手中争夺中外之间的速递业务。据中外运敦豪的统计,目前中外运敦豪和EMS的份额都在30%以上,其他三家外资速递公司份额则在后面。相比其他三家,中外运敦豪在组建分公司,营业网络建设方面有明显先发优势。 过去一个对手和EMS打平了市场,目前四大速递公司已经到齐。分析人士说,目前的市场竞争由过去的中国邮政VS中外运敦豪转变成了四大之间的竞争。 中国加入WTO与速递服务相关规定是:中国加入WTO时,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设立合资企业,外资不超过50%;加入后1年内,将允许外资拥有多数股权;加入后4年内,将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设立外资独资子公司。 最后,也是最大的竞争将不仅仅是中外之间,而是在中国本土业务中展开。 2002年10月,敦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德恒宣布敦豪将把中国的分公司数量从目前的39个增加到50个。同时敦豪宣布与香港国泰航空公司旗下的香港华民航空公司共同投资4亿美元,组建有望成为拥有亚洲最大货运机群的新公司。敦豪还与香港机场达成协议,投资1亿美元在香港国际机场建立专用货运速递中心。 记者对中外运敦豪董事总经理谢耀侬进行了专访。 记者:目前敦豪投资的策略是什么? 谢耀侬:我们现在很关注我们的网络和网络的延伸,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建设包括一是口岸中心,二是IT技术应用,我们还会加大人力资源的培训,今年我们会在这方面投入11万个人次/小时。 记者:敦豪现在的运送模式和当年有什么大的变化? 谢耀侬:从运送模式上说,变化不大。但是随着基础设施的加强,我们在全国各地取货和运送货物的速度加快了。再就是一些应用方案,比如说我们在海关有一套系统,这样使我们的货物通过海关能够更快捷。因为基础设施和IT方面的投入,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的应用。原来运送一件货物到达目的地之后,通常要发一个传真或者一个电传给发货地确认。现在使用移动的货物扫描跟踪仪器,货物在到达15分钟之内,发货方就可以知道。 记者:敦豪用6年时间完成了与中外运组建合资公司的过程? 谢耀侬:从1980年到1986年早期,一直通过中外运给我们做代理业务。1986年开始,我们建立了合资公司。这就像各种各样的婚姻开始都要有一个恋爱的过程。 记者:在最开始,敦豪的竞争对手是中国邮政,现在情况如何? 谢耀侬:今天的市场和我们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时相比,竞争更加激烈。当时我们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中国邮政行业,但现在业界主要公司都在中国开展了业务,像中国这样增长型的市场,未来竞争还将更加激烈。 记者:我们知道敦豪是以递送文件起家的,现在中外运敦豪的业务中,文件占多少,包裹占多少? 谢耀侬:目前我们文件业务比例少于50%,包裹的业务量已经超过总业务的50%,包裹增长速度比文件快得多。 记者:将来的竞争更多是在包裹市场上? 谢耀侬:以前我们的业务主要就是递送合同、文件等。随着互联网等传播技术的发展,文件市场会越来越小,因为文件的形式是可以替代的,而包裹的增长越来越快,因为实物就只能通过运输的方式。 记者:由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增加,而包裹业务比重也在增加,敦豪会不会组建合资航空公司,组建自己的机群? 谢耀侬:我们在中国确实没有自己的机群,但我们有一套方法可以预测每天的容量需求,可以跟中国的航空公司很好地合作。当然包裹需要飞机中更大的运货舱。我觉得航空公司对市场的变化都很敏感,根据航空速递业务的需要,他们会提供必要的空间。组建自己的机群,中国当然在我们的考虑之中。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其他亚太地区的考虑,因为这些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重要性都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