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傅洋
优美神秘的民族舞蹈、细腻委婉的昆曲、精美细致的剪纸,这些中国古老的民间文化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很可能会像大海退潮一样消失殆尽。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特殊的文化活动和以口传方式为主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并不无形,它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目前,由于得不到足够的保护,这颗明珠正慢慢失去光泽。
昆曲剧团只剩四个 四百曲目一半失传
昆曲又称昆腔,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瑰宝。6天前,昆曲正式入选首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入选的19个项目里,昆曲全票通过,它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民间艺术。
在国外演出时,昆曲《游园》一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主席盛赞道:“从未见过如此美妙的艺术”。然而在国内,这种“美妙的艺术”却正面临举步维艰、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
今年5月18日,在纪念昆曲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周年的活动中,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来就不多的与会者中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年轻人则寥寥无几。
在当今,昆曲缓慢的板腔节奏难以赢得观众,年轻人不听昆曲更不学昆曲,昆曲演出陷入困境。目前我国从事昆曲艺术的人不过六七百,全国仅六个昆曲剧团,昆曲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新中国成立时,昆曲有400多部保留曲目,到了20世纪80年代只有200部传承下来。有关专家认为:昆曲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抢救现有剧目和文献资料。昆曲要走出困境,既要保护又要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
《格萨尔王传》成绝唱 无形遗产遭遇危机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与民族众多,非物质遗产极为丰富。其中包括各类戏曲和相关道具制作工艺;民族民间舞蹈、祭祀舞蹈;民间乐器及制作;民间美术和手工艺,如刺绣、雕刻、陶艺、年画等等。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声疾呼: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自然生态一样,一旦毁灭,无法生还。另外,许多的民间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和昆曲一样的尴尬境地,无数珍贵罕见的民俗技艺和民间文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许多优秀的口头文化遗产还没有来得及记录就已经悄然消失了。
民间艺术家协会秘书长向云驹认为,中国的文化保存缺乏完整体系,只有书本典籍上记录而没有口头的活态的记录。文化的概念也绝不只是文字的记录,它同样存在于人们的口头语言和行为举止中。
向云驹说,西藏有一位名叫扎巴的说唱老艺人,能唱60多部书,曾经唱过整出的《格萨尔王传》。但在录音整理的过程中,只录了20多部,扎巴老人就去世了,那40多部口口相传的说唱故事也随着老人的去世而丢失了。皮影戏、闽西的铁枝木偶、纳西古乐等等民间艺术也都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难觅踪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机,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始终没能在主流文化中找到一席之地。向云驹先生认为,非物质文化消失的原因是本身不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又没有一套完整的记录作为档案保存下来,消亡是必然的局面。
国外文保有绝招 他山之石可攻玉
珍爱这些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对人民文化创造的一种尊重,据专家介绍,国外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和日本在发展现代化的同时都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工程。法国进行了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化遗产普查,“大到教堂,小到汤匙”,事无巨细,全要登记在册。日本也实施了由国家组织的“民俗资料紧急调查”、“民俗文化分布调查”、“民谣紧急调查”,20世纪80年代又再次由政府拨专款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工作,举行了全国民俗艺能大赛等,通过展示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是不能想象的,有关专家还特别强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应该强调文化的“多元化”,只有文化的民族化、多样化,才能满足人类需求的丰富性。
抢救工程已经启动 加紧整理文化家底
在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我国的民间剪纸也已经完成了申报工作。许多部门开始整理与保护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
今年3月,由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已正式启动。这是目前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系统考察。
目前,中央美术学院也正式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将民间艺术正式列为大学教育的必修课。研究中心的主任乔晓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识别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生命线,历来研究文化只注重官方的而不重民间的是远远不够的。中心将筹备开设“文化遗产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这个学科就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开发等。中心投入大量物力人力抢救、整理、研究民间原生态文化信息。乔晓光说,对民间文化抢救工作主要是一种艰苦的田野考察式的工作。
现在,许多小学的课外活动小组都有民间工艺的内容,比如刺绣和剪纸,让孩子们从小就对民间工艺有感性认识。中学的课本中也新添了昆曲的曲辞,学校在讲课时也会请昆曲团来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