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的思考 :灾难是否可以避免?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2月05日17:50 新华网 |
|
|
新华网卡纳维拉尔角(美国佛罗里达州)2月4日电 新闻分析:“哥伦比亚”号灾难后的思考
新华社记者颜亮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灾难是否可以避免,这是近两天来肯尼迪航天中心新闻大厅里的焦点话题。虽然宇航局的官员们在技术上推翻了记者们提出的每一个避免灾难的可能方法,但是有几个客观事实却无需争辩。比如说,最可能导致这次灾难的技术问题是个老毛病;比如说,航天飞机上天时,地面人员已经捕捉到了老毛病复发的过程,但是以为会像前几次一样有惊无险,不碍大局;比如说,宇航局的高级工程师最近几年曾多次对美国航天飞机尤其是“哥伦比亚”号的安全隐患提出过警告,但一直未能引起重视。
虽然目前正式的调查报告并未公布,但是那块从燃料箱表面脱落的泡沫材料很可能是这次灾难的罪魁祸首。宇航局的航天飞机计划负责人雷恩·迪特莫尔也承认他们可能对此犯下了判断错误。对于泡沫材料脱落的破坏力有多大,宇航局工程师格雷格·卡特尼克曾在1997年写过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报告说,自1981年美国开始发射航天飞机以来,就伴随着这样的泡沫脱落问题。这种泡沫脱落能对航天飞机的隔热片产生“极大的损坏”,当航天飞机以2倍以上音速飞行时,这一技术问题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破坏力”。2002年10月,另一架航天飞机“阿特兰蒂斯”号升空时曾遭遇过同样问题,只不过没有酿成大祸而已。
去年4月,美国宇航局的安全顾问小组组长理查德·布伦伯格曾对国会说:“我对航天飞机的安全问题感到前所未有的担忧,我感觉或许这次发射或下次发射不会出事,但可能就是再下一次。”这个安全顾问小组去年春天公布了一份有关美国航天飞机安全隐患的报告,报告认为超过20岁高龄的“哥伦比亚”号尤其危险。这份报告当时曾让宇航局饱受批评,后来宇航局开除了这一小组中的5名成员。去年8月,在美国宇航局从事安全检查的一名工程师曾写信给总统布什,称在对“哥伦比亚”号进行安全检修时竟然发现了3500多处安全隐患,并要求总统直接过问美国航天飞机的安全问题。
直到在发射中受伤的“哥伦比亚”号在太空飞行时,宇航局仍然有机会挽救宇航员的生命。宇航局在航天飞机升空80秒后高速摄象机就捕捉到了泡沫材料脱落的过程,但是宇航局认为这并不影响飞机安全,毕竟以前几次类似的问题都没有影响航天飞机安全返回。雷恩·迪特莫尔承认,宇航局当初没有过分关注这一技术问题。如果当初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也许会用另一架航天飞机把宇航员接回。根据他的解释,准备一次航天飞机发射通常需要4个月。但紧急情况下,可以在不到一周内准备好一次发射。如果“阿特兰蒂斯”号前往搭救,“哥伦比亚”号宇航员可以通过太空行走爬进“阿特兰蒂斯”号的机舱。
《今日美国报》一名长期跟踪航天报道的记者说,美国宇航局的航天安全问题事实上已是老生常谈。以前每次记者们针对安全问题发问时,宇航局总是引用一堆骄人的数字作为说明,比如说自从1986年以来已经连续87次完成航天飞机使命,或者是说每次航天飞机升空前要进行120万个步骤的精心准备,等等。他认为,“哥伦比亚”号灾难给了这个世界最大、最先进的航天机构一个反省自己的机会。(完)( 稿件来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