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工商税务工作增加透明度
我是一个北京的私企法人,几年的经营活动让我不得不说:工商、税务这两大职能部门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最近,北京的工商部门进行企业年检,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可是年检的时候要求企业交纳“私营个体经济协会的会费”,不缴就不好年检,这个协会的收费点就设在工商部门的办公室内。我想问问:这个协会是干什么的?每年除了收会费还做什么?我们众多的缴费企业主都不知道。协会的领导是会员选的?还是谁派的?收的会费哪里去了?有没有一个财务公示制度?会费和工商年检有没有直接联系,如果不交可以通过年检吗?
税务部门现在正在推广金税工程,疑问更多。金税工程的设备为什么这么贵?培训收费合理吗?各种税务杂志为什么要让税务专管员来征订?税务政策上言明电子申报设备可以抵扣,为什么指定的设备供应商不提供增值税发票呢?
(北京 李相辰)
法律不能因为形势的需要格外加码
建议公安部门及政法部门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时候,少提或不提“从重从快”、“专项斗争”。我国刑法体系已基本完备,那些罪犯触犯了什么法,自有相应的法律条文去惩罚他,不能因为某一形势的需要就格外加码。更重要的是,上述两个提法势必影响法律的严肃性,似乎法律就像一根橡皮筋,想让它长就可以长,想让它短就可以短。
(wal)
政府建立房改专项网站
落实房改住房分配货币化,做好施行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发放工作已有多年,但多数地方政府和企业以种种理由不执行。追其责任,就是当地政府官僚作风,只抓形象工程,不抓民心工程。对上瞒天过海、谎报实情,对下封闭政策、不予执行。
所以我在此建议:政府应建立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的专项网站,让老百姓对各省、市、县的公积金、住房补贴的开展发放工作能直接了解,同时国家在网上及时发表房改新政策、新动向,职工百姓也能及时反映开展或执行中的问题、改进建议等。网站可设各省、市、县情况明细,如:机关事业单位多少人,工商注册的国营、集体、私营、外企与合资股份企业等多少人,已实行公积金多少人,已发放住房补贴多少人,对没有执行的城镇网上曝光。对全国排名后100名的市、县官员,应控制使用或调离、罢免。
(黑龙江省 赵有)
废除劳动教养
废除劳动教养,劳动教养是1957年制定,主要是制裁游手好闲、拒绝劳动的人。已经严重不适合新形势,只是公安敲诈百姓的工具。治安处罚司法化,杜绝处女卖淫案的发生。
(匿名)
招考公务员应逐步取消各种身份限制
我们这里招考公务员要求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这个要求,在全国来说应该是最高的。去年全国招考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最低要求是大专学历。也就是说,你可以成为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却不能成为我们市行政机关的公务员。
(沈河)
公务员是一个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支撑。如何提高公务员素质?我认为应该逐步取消身份限制,吸收优秀人才。现在要当公务员,受各种身份与关系限制,许多优秀人才不能进入这个队伍。这个现象不改变,很难保证各种政策有效执行,许多问题也由此产生。不应“惟出生论”、“惟干部论”、“惟学历论”,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
(大道行)
在市场经济成熟发达的国家,优秀的人才不一定要加入公务员队伍,因为公务员严格意义上就是打工仔,因为是替政府打工,工资报酬相对公司企业要低,但是相对稳定。而且,在西方国家,官员与公务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官员通过竞选组阁产生,是有任期的。公务员一般难以直接升官,除非他积极参政(指参加议会活动,竞选议员)。
(sun)
重新审定《劳动法》
建议重新审定《劳动法》,以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现在违反《劳动法》的企业比比皆是,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
许多企业为了降低劳动成本,在人才市场招聘后,在三个月内,找各种借口开除工人或员工,真正承诺的工资得不到实现;有的用工单位不给劳动者上各种保险,找工作的时候,只要一提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马上就没戏,立刻让你走人;有许多企业除了企业的核心人员有合同之外,一般员工根本没有劳动合同;许多公司加班司空见惯,加班得不到应有的加班工资,在上海北京这种情况非常多,如果不干,公司会寻找各种理由,让员工走人;用人单位总是寻求《劳动法》的各种漏洞,克扣工资。另外,劳动者的工伤或有病也得不到保证,有病不敢上医院,《劳动法》的规定形同虚设。
(达到)
希望社保体制透明化
做为参加保险的个人,有权利知道自己参保的钱是多少,花了多少,但现在有些地方社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态度傲慢,服务差劲,且不为参保人员提供查询服务。设想一下,这样的态度和不透明的工作方法,会有多少人去参加社会保险?人们只会去选择商业保险了。
如果社保部门能像银行一样,发给个人一张卡,使参保人能通过电话、网络等工具随时查看到自己的缴费记录,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qhl900)
精简机构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捷径
中国的第五次机构改革,应继续精简部门。从权威网站部门统计每28个公民就得养活一个公务员,使公民的负担很重,特别是农民的负担更重。国家一再设法减轻农民负担,在我看来,精简机构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捷径。
(安徽濉溪县四铺公民)
封杀“政绩工程”
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不考虑实际,不惜重资修建根本就不可能有良好收益的工程,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政绩资本”。而另一边却是本地区教育投入连续负增长,老百姓子女上学交不起学费。建议有关部门,有头脑的、有眼睛的官员透过“政绩”现象,看实质。封杀这些害人的“政绩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