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更加珍视爱情亲情友情 非典让人们的心靠得更近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4月30日16:17 新华网 |
|
|
新华网北京4月30日电(记者胡梅娟 孙晓胜)如果没有“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生性含蓄的丈夫不会轻易向妻子说出这样火辣辣的表白:“死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我们相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爆发“非典”这种大范围的疫情,可能许多人还会对医护人员抱有这样或那样的成见;如果没有“非典”这样的考验,平日里忙碌的人们,可能忽略了远方的朋友和亲人。
因为“非典”的强传染性,都市中大多数人主动减少了直接接触的机会,但彼此之间心的距离并没有因此而远离。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中国人更加珍视爱情、亲情和友情。
“非典”时期,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中国人利用一切可以想得到的虚拟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真挚情感。新华网发展论坛新近开辟的一个栏目“五一,给远方最爱的人留言”引起了网民广泛的兴趣,大家纷纷在上面留言。一位叫“天使在济”的网民写道:“虽然不能陪伴在你身边,却可以用爱把你圈圈层层环绕,爱,会让‘非典’病毒更加寂寞。”还有一位网友写道:“愿身边所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平安,用我们的信念战胜灾难,用我们的爱感动上天。”
在互联网上,一篇题为《当我的妻子战斗在防治非典前线……》的文章,成为热门贴子,被众多网民点击浏览、转发。在这篇文章里,当医生的妻子战斗在防治“非典”前线时,作为记者的丈夫用自己的笔,深情地写出了对妻子的挂念,对彼此爱情的坚守:“单因爱这一点,她应该与疫情抗争,因为我是她的精神支柱,她也是我的精神支柱。”
在清华大学读博士研究生的简博,现在每天都接到父母和好友的电话,询问他的生活情况。“虽然大家不能见面,但的确有人在关心你。这些电话让人觉得很温暖。”简博说,还有一个六七年没联系的高中同学也打来电话问候,大家开始商量着找个时间,同学校友再重聚一次。
天津工业大学经管系一年级学生刘丽丽告诉记者,虽然远离西北家乡甘肃来天津求学,但她没有觉得孤单,学校给学生做了许多消毒等防护工作,同学们也相互照顾。她每次和亲朋好友通电话最后一句都是“多保重”。刘丽丽说,每一句“保重”都支撑着彼此的信念,危难之际方显真情。
“非典”来临,穿着厚厚的隔离服,出入封闭病房的医务工作者成为中国最耀眼的明星,“非典”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对医护人员的看法。以前更多地把视点落在“红包”和医疗纠纷上,批判多于理解、谅解,而今他们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给病人带来希望,给社会带来稳定和平安,他们是“和平时代的英雄”。
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不幸殉职在抗击“非典”一线后,11万网民在网上自发组织了纪念活动,表达出对这位白衣天使的尊敬和怀念。
遭遇“非典”,让更多普通的中国人,意识到“国家”“民族”“责任”这些词语的深刻内涵。
一个叫“鹤青”的网民说,“以前觉得作为普通人,国家离自己很遥远,而“非典”这场灾难,却让我认识到,祖国是我情感中深深的依恋。多灾兴邦,就让灾难见证中国的成长。”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潘记康说,“物质的丰富,并不能代表精神同样丰沛,人们需要精神的抚慰和支持,自己付出的同时也希望从别人处获得。“非典”面前,平淡会变得热烈,自我与他我共现。“非典”面前,普通人没有表现出冷漠、怨恨,而是奉献、帮助、关切。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爱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在意的,最珍惜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