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万里情架桥:移入内蒙古上海孤儿返沪寻根纪实
| |
| |
2002年12月9日15:51 新华网
| |
|
新华网上海12月9日电(记者 惠小勇)泪花与笑声相伴,亲情与友情交融。12月2日至5日,10多名身着蒙古袍的中年男女从北疆内蒙古自治区来到上海市寻根访问,他们是扎根内蒙古的蒙古族,也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他们在为人们掀起一段尘封往事的同时,也为远隔万里的大草原与大上海架起了一座情与爱的“连心桥”。
今天的上海人,多半不会知道繁华的大上海曾经有过这样的窘迫和无奈:上世纪60年代,由于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食品极度匮乏,上海市育儿院数千名零至6岁的孤儿嗷嗷待哺、随时面临夭亡的危险。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的亲切关怀下,中央指派内蒙古给上海紧急调拨了一批奶粉,可这只是杯水车薪。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提议,把上海的孤儿接来,分散到蒙古族人家喂养。这一提议很快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于是,自1960年到1963年,还在襁褓中的共1800余名上海孤儿在内蒙古和上海两地医护人员的精心护送下,分批移入内蒙古11个盟市、37个旗县的千余个家庭收养。
40多年过去了,在“草原母亲”博大母爱的滋润下,这些当年的孤儿都已在内蒙古长大成人,生儿育女,大多数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骨干。他们深爱着养育自己的草原,但当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身世秘密时,同样难以割舍一份对出生地上海的特殊情感,盼望着有机会回到上海走一走、看一看。在上海市妇联、包头市委宣传部等有关机构的组织下,这次“移入内蒙古上海孤儿返沪寻根”活动得以实现。11名孤儿代表中有医生、教师、牧民、高级工程师,还有地方政府的官员。
当年赴上海接第一批孤儿的原包头市第二医院儿科护士长胡景兰这次也随团来到了上海,她回忆说:1960年4月,她们接走孩子的那天下午,上海突然下雨……。也许是老天有情,40多年后的今天,上海再次以一场温润的小雨迎接了这批特殊的代表。在绵绵细雨中,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党支部书记黄嘉春带着“孩子们”参观了当年生活的育儿院旧址,这个位于上海市普育东路20号的院子,古树犹存,房舍仍在,听着黄嘉春和胡景兰对当年情况的介绍,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抚摸着已显斑驳的墙壁廊柱,伤心、感慨,一丝埋怨,几多叩谢,种种复杂的感觉让不少代表禁不住泪流满面。“上海妈妈:我们回来看您了,我们虽然经历了不幸和坎坷,但也更多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我们生活得很好,请您放心;我们工作得不错,没有为您丢脸。”来自包头市第一工人文化宫的李言飚代表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走出育儿院旧址,天气骤然放晴,大伙的心情也渐渐明朗,代表们随后又来到设施宽敞齐全、建筑别致温馨的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新址,亲身体验给幼儿们喂食,还为这里的孩子们赠送了从内蒙古带来的“蒙牛”奶食品,开心的笑声回荡在两代孤儿之间。在随后的两天里,代表们尽情感受了上海的城市特色和现代化气息,他们逛外滩、游城隍庙、走南京路、登“东方明珠”塔,为上海的快速发展而惊叹,纷纷表示回去以后要加倍努力工作,为内蒙古家乡的经济腾飞奉献力量。
在回访活动的最后一天,上海市妇联特意安排代表们分5组来到静安区陕西北路的5户家庭,感受上海“石库门”、“亭子间”等老式建筑的风味,体验上海普通人家的生活。这5户家庭都有一个年龄在六七十岁间的老妈妈,她们用精心准备的丰盛午宴和细拉家常的款款母爱,为代表们留下了此行最难忘、最温暖的记忆。来自达茂旗的牧民格日乐汉语讲得不太流畅,但却能听懂大部分上海话,她去的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有104岁的老奶奶,70岁的女主人徐文霞和格日乐的内蒙古养母同龄,“孩子,你就把我当成妈妈吧,这里就是你的家。”徐文霞的一句话让格日乐热泪盈眶。她告诉记者:“我这次真的回家了,多年的愿望实现了。”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你们是内蒙古人民的友好使者,也是上海人民的优秀儿女;看到你们都已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我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你们的到来,使40多年前沪蒙两地用爱心构筑的桥梁又得到延伸。”上海市妇联主席孟燕堃的一席话赢得了大家长时间的掌声。(完)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