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来,人们在关注与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时,大多将目光集中在当时的城区内。然而今年7月10日起,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10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了南京东郊孟塘、湖山两个村和仙鹤门地区开展“田野调查”,走访了上百位老人,先后发现了惨遭日军枪击、负伤后残疾至今的幸存者秦义兰、胡正宽等一批见证人,揭开了仙鹤门“万人坑”等历史之谜……一系列发现立即引起了相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今天上午,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志愿者们一起,亲赴实地调研取证,使得一批极具史学意义的资料重见天日。 大屠杀在进城前就已开始 孟塘村的胡正宽老人,虽然当年仅9岁,但对日军惨绝人寰的罪行至今依然记忆犹新。他说,在日军进村之前,先派飞机前来侦察,在村子附近发现有闻风逃难的难民,扔下两枚炸弹,当场炸死七八人,其中有妇女与小孩。农历11月初四那天下午5点多钟,他正在吃晚饭,日军进村了。当时日军在路上遇到6名手无寸铁的国民党部队的士兵,不由分说,上前用刺刀一阵猛刺,将6人全部刺死。胡正宽说,得知日军进村,村民们就四处逃命。当时他父亲胡先甫与村民李世富等人不幸被日军抓住,从此就不知下落。他自己在逃跑过程中,被日军击中,子弹从他右肩穿过。他爬到山上,找到母亲,用野菊花的根煎水洗伤口,卧床三个月才幸免一死,但仍落得两只手臂一长一短。据胡正宽老人回忆,当时在农历11月15日左右,国民党部队的一支部队行军走错了路,误入孟塘村,全部惨死于日军枪下。村里的12户村民家中凡是未能逃出来的,也全部惨遭不幸。迫于日军的淫威,幸存者们直到第二年春天才敢回到村子里,将死者的尸体掩埋了。该村的秦义兰老人回忆说,当日军进村时,她母亲怕刚出生的小妹妹会叫出声引来日军,就用水桶将小妹妹放在稻田里,其他人躲在另一处,不幸的是小妹妹被日军发现了,她母亲亲眼看着小妹妹被日本鬼子用刺刀顶着“玩”死,肝肠寸断,哀恸欲绝。仙鹤门地区的孙基烨老人说,当年他因不愿为日军带路,而被日军施以活埋之刑。幸亏当时村民以发现“花姑娘”为借口,将日军引开,才侥幸逃得一死。 初揭仙鹤门“万人坑”之谜 “万人坑”是日军当年处置中国人尸体的一种方式。南农大大学生志愿者在仙鹤门调查时,意外地发现了当地掩埋大屠杀遇难者遗骨的小乌龟墓地。专家们将新的调查资料与现存的史料结合起来,初步揭开了仙鹤门“万人坑”之谜。 在调查中,仙鹤门地区的不少老人反映说: ——当时仙鹤门死了很多人,沟里的水殷红殷红的,街上躺满了尸体; ——“那年冬天,死的人多,那些人死得很难看,躺着的、趴着的……死人都发臭了,(后来老百姓)把那些死人埋了。防空洞里埋的都是死人,街上都埋过人,小乌龟山也埋过人……” ——(上世纪)70年代建煤场,老百姓又把尸骨挖出抬到小乌龟山脚下,埋了两个坟。 专家们根据当地老人反映的情况,对现存史料展开重新梳理,初步研究认为,仙鹤门掩埋的大屠杀遇难者,是一个新发现的“万人坑”,其所埋尸体,一方面是被日军残杀的当地村民,更主要是国民党部队的官兵。 据史料记载,国民党军广东部队第66军、第83军1937年从南京太平门突围,12月13日凌晨2时,该部行至仙鹤门东端,(66军)第160师又与步炮联合的敌军遭遇……日军第16师团第20联队第1大队第3小队士兵东史郎在同一天的日记中记载:大约走了三四里路,就看见无数烟头的火光忽明忽暗,接着听见了蛙鸣般的嘈杂声。原来有大约7000多名俘虏被解除了武装,坐在田埂上。侵华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在这一天的日记里写道:“基本上不实行俘虏政策,决定采取全部彻底消灭的方针。”他还记道:“在仙鹤门附近集结的约有七八千人(俘虏)”,“处理上述七八千人,需要有一个大壕,但很难找到。预定将其分成一两百人的小队,领到适当的地方加以处理”,“上述败兵的处理,基本上由第16师团负责”。 由于时间的推移,一些仙鹤门的原住民已经搬迁。因此,专家和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本报,呼吁海内外见证人、幸存者提供证词,以进一步揭开仙鹤门“万人坑”之谜。 新发现将深化大屠杀研究 此次调查所取得的一系列发现,不仅为南京大屠杀研究增添了新的史料,而且还纠正了文献记载的一些错误。如史籍中记载的“射鸟山”、“大胡山”,分别应为“射乌山”和“大湖山”。而历史上1937年12月7日“进据孟塘大胡山之敌突然失踪”之谜,此次调查取证发现,日军在大湖山“突然失踪”,是因其采用屠杀、封锁、藏匿于民居的办法,从而逃过了侦察…… 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调查所发现的一系列史料,其价值出乎意料,将会进一步深化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提醒世人反对战争,呼唤和平,正义最终是不可战胜的。周桐淦 吴俊 陈明明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