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忠:全面实践“三个代表”加快四川发展新跨越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03日18:58 人民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大会发言之二
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大力推进“三个转变”加快四川发展新跨越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张学忠
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最近,中央发出《通知》,印发《学习纲要》,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必将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在理论联系实际。四川省委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集中民智,开阔视野,提出以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发展新思路。实施“三个转变”,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对于推进我省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更新观念为先导,推进“三个转变”
实施“三个转变”,是四川省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深刻分析省情,准确把握时代特征,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三个转变”作为新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的要求与四川资源优势的紧密结合;是对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继承与创新;是紧密结合四川实际,对沿海地区先进经验的科学借鉴。“三个转变”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无论是经营城市,激活民间资本,还是重视人才开发,其核心是释放我省经济发展的巨大能量,这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致的;“三个转变”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弘扬科学精神,重视先进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这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三个转变”强调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我省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进“三个转变”,关键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除重资源,轻资本的意识,树立资本是资源活的形态的观念;破除重财政、信贷投入,轻民间资本投入的意识,树立民间资本是重要的社会投入的观念;破除重拥有、轻转化的意识,树立资源只有通过市场运作才能成为资本,必须在转化上做文章、下功夫的观念;破除重硬环境建设,轻软环境改善的意识,树立软环境是更高层次的发展环境的观念;破除重管理、求规范,轻创新、怕突破的意识,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观念。“五破五立”为“三个转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推进“三个转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四川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就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三个转变”,做好经营城市、经营资本、盘活人才“三篇文章”,是发展主题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四川紧跟时代步伐,改变相对落后面貌的最佳途径。
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这是改变我省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一轮增长动力的重大举措。推进城镇化进程,就要创新理念,在经营城市、经营土地上做文章。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经营城市资产为支点,以经营土地为核心,精心培育经营城市的市场主体,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之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实现城市发展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以清理、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为突破口,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彻底改变过去“批地”的做法,实现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努力提高级差收益,将经营土地的收入用于城市建设。力争全省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到2005年达到32%, 2010年达到38%以上,2020年前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加快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这是加快四川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四川发展,源泉在民力,活力在民营,希望在民间。不久前,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要求,专门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做出具体部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在市场准入、税费负担、融资信贷和部门服务等方面作出的规定,18个省级部门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和落实措施,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舆论环境,我省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大力实施科教兴川战略,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是加快四川发展的不竭源泉,是四川的后劲所在。四川人才人力资源丰富,有中央在川科研机构54个,省市县三级独立科研机构24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普通高等院校59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4万人,两院院士49人。问题是人力资源开发不够,人才资源浪费严重,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进入市场难。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我省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下决心从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入手,改革分配方式,建立激励机制,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打破人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地区所有的限制,引导、鼓励和促进广大科技人员进入市场,使人力资源大省逐步成为人力资本强省。
三、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推进“三个转变”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三个转变”,加快四川发展,必须把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三个转变”上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确保“三个转变”的顺利实施。
推进“三个转变”,就要切实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四川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百分之八十的劳动力集中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我省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键所在。推进“三个转变”,体现了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统筹的战略思想,有助于我省“三农”问题的解决。通过经营城市战略的实施,加快推进城镇化,提升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拓展新的空间;通过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与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有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民营经济在农村产业化进程中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农民奔小康的牵引点;通过开发人才资源,提高我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增强农民致富本领,为解决“三农”问题强基固本。
推进“三个转变”,就要抓好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就业和社会保障是民生之本。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民生之本上,推进“三个转变”,拓展就业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我们把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变人才资源为人才资本作为解决就业问题,推进“三个转变”的重要途径,加强就业培训,引导人们转变就业观念;发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增加就业上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逐步建立低收入者救助制度,妥善解决城市特困家庭的住房、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三个转变”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推进“三个转变”,就要坚持“两手抓”,夺取防治非典和促进发展的双胜利。坚持“两手抓”,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三个转变”的基本条件。抓好非典防治工作,才能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聚精会神搞建设;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加快推进“三个转变”。5月份以来,我们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川考察时提出的要求,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省、市、县(区)、乡(街道)、村(社区)五级联动、群防群控的快速反应机制,取得全省没有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各类学校没有发生“非典”疫情的初步胜利。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制定“三产损失二产补”、“外资损失内资补”等一系列应对措施,对受“非典”冲击较大的旅游、交通、餐饮、商贸等行业给予政策支持,千方百计做到上半年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确保今年预期目标的全面实现。
推进“三个转变”,就要加强党建工作,确保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试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推进“三个转变”,加快四川发展,关键在党,核心是使党的各级组织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我省正按照中央的部署,在省直机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试点工作。由于省委高度重视,注重方法创新,充分发挥各级党组(党委)和党支部的作用,紧紧抓住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教育,促进了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增强,工作作风的转变,领导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有力地推进了“三个转变”和四川的发展新跨越。(来源:人民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