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王南京6月28日电(记者 汤涧 孙彬 王立彬)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治理的大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理,特别是1991年以后大规模的综合性治理,淮河流域初步建成防洪除涝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的,以工程体系为基础包括非工程措施的水利体系,有效地减轻了洪涝旱灾害,过去三年两灾的淮河两岸已由全国闻名的“贫困带”变成了重要的“米粮仓”。 从古至今,淮河流域在我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淮河兴衰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古代的淮河与黄河、长江、济水齐名,并称为“四渎”,她曾经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12世纪起,黄河南侵夺淮,淮河失去入海尾闾,洪涝灾害极为频繁,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给古老的淮河带来了新生。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于1950年作出治理淮河的重大决策,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掀起了第一次治淮高潮。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淮河流域人民进行了以防洪除涝为重点的大规模水利建设,防洪工程体系初步形成。 50多年来,全流域建成水库5700多座,总库容达270亿立方米。利用湖泊洼地建成蓄滞洪区和湖泊型水库工程共14处,蓄滞洪库容334亿立方米。兴修加固各类堤防5万多公里,接近全国堤防建设总长度的五分之一。建成5000多座各类水闸,占全国水闸总数近六分之一。 1991年国务院确定的治淮近期19项重点骨干工程,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截至2002年底,19项工程已先后开工18项,其中入江水道和洪泽湖大堤加固等4项已竣工验收,共安排投资198亿元。 经过半个世纪的治理,淮河流域防洪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淮河干流上游排洪能力由新中国成立前的200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7000立方米每秒,防洪标准接近10年一遇;中下游河段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50多年的治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淮河流域的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7倍多,人均占有粮食530多公斤。近10年来,淮河流域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50至200亿公斤,约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四分之一,商品棉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完)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