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编制是怎样核定的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05日03:36 山西新闻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师生比,一种新的核定编制方法
目前国内中小学核定编制的标准有两种,简单讲,一为班师比,一为师生比。
班师比即班额和教师之比,是一种传统的核编方法,1984年和1993年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时即采用了此种办法。其特点是,微观入手,主要满足班级教学之需,对于控制城镇学校班容量严重超员和照顾农村山区学校班容量过小的教学需要作用明显;缺点是计算复杂,人为因素较大,不利于宏观控制。
师生比即教师和学生之比,是根据学生数依照一定比例核定教职工人数。这次由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制定并由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1]74号文件转发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即采用该法。其特点是宏观入手,直观并且操作简单,利于总体上控制教职工总数;优点是适合标准班额,对于城市班容量过大和农村山区班容量过小的学校有不足之处。
截至2001年底,全国中小学教职工在册人数共计1136万人,使用新的师生比办法重新核定编制,理论上将精简79.5万人,精简比例为7%。
单人校,全省多达12970所
如果简单地从理论上计算,我省中小学教职工超编人员较多,比例也高于全国。
其中原因,除了我省经济欠发达、百姓观念保守,因此“挤压”教育部门外,主要是由我省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自然环境、人口分布、教育设施等造成的。
省教育厅的报告分析:一是我省农业人口占77%,山区、丘陵地占4/5,农村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全省自然村多,超过4万个,办学必然分散。三是农村山区中小学中单轨制(即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占到学校总数的80%以上;单人校多(即只有一名教师的学校),全省达12970所,教师资源无法合理配置。以全省12970所单人校为例,其班容量平均不足10人,与这次国家确定的农村师生比小学1∶23的差距很大。
此外,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际需要量较大原因还包括:农村要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新形势下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改革,农村学校工作的社会化(如成人教育),五天工作日的实施,教师本身为适应岗位要求必要的进修提高等。
理论上,精简比例降至15%
为了做好我省中小学教职工的核定编制工作,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成了联合调研组,于2001年9月、10月间先后赴太原、晋中、运城、忻州等4市10县(市、区),对各种不同区域、不同教育层次的100多所中小学进行了调研,针对我省中小学教育定编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按照不同的编制标准反复测算,在此基础上草拟了《山西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实施意见》。次年6月至9月,对全省中小学校数、学生数及教职工人数、年龄分布情况等有关情况进行了摸底、核准和汇总,这些基础数据均被各级机构编制、教育、财政部门认可后进行上报。至2001年底,全省共有中小学生5156059名,公办教职工339836人,按国家编制标准可核定编制268782名,需精简71054人,其中农村中小学40696人,占56%。
2002年10月至11月,调研组再次深入壶关、长治、临县、兴县和柳林等5个县,重点对太行山区和吕梁山区部分山区农村、川区农村的中小学教职工实际需求和编制标准进行了测算和验证。期间,三部门负责调研的同志还模拟了数千所学校,经反复协商,多次测算,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了由省编办、教育厅、财政厅制定的《山西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实施意见》。
《意见》原则上执行国家的编制标准,同时结合我省教育的实际,一方面对基本编制进行了微调,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附加编制。据此,以2001年底在校生数和教职工数核算,精简教职工数降至48049人至55446人,精简比例为14.1%———16.3%。
(山西日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