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三峡卖电:每度0.25元的定价是否具有竞争力?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6月10日11:38 南方网-21世纪经济报道 |
|
|
“三峡工程带来了一个难题:如果电监会对三峡1820万千瓦的发电量不能调控,而三峡最终的发电规模将达到4000万千瓦,占中国全部电量的1/10,没有这1/10的参与,中国电力改革则可能要走更远的路。”
售电问题
6月1日,随着三峡大坝蓄水发电,历时近10年的三峡工程向收益期步步进发。三峡总公司前不久向外界宣布,三峡工程成功下闸蓄水后,8月首批机组将并网发电,今年的发电量将达到55亿度。
“总公司的领导正为售电方案进行谈判,整个方案将在本月底完成。”三峡总公司新闻宣传处处长严斐女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问询时说。
去年11月三峡截流成功当天,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李永安曾表示,未来三峡电价将为0.25元/度。但6月5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严斐女士表示“电价还没有最后定”。三峡总公司销售部经理祝华瑛说:“0.25元/度是测算的价格,最后定价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在组织审批。”
据介绍,国家确定的三峡电价原则是,按照受电省市电厂同期平均上网电价水平确定落地电价,并随受电省市平均电价水平的变化而浮动。这样,三峡电在各地的上网价显然会有所差异。
根据国务院正式批准的三峡水电站电能消纳方案,三峡水电站供电区域为湖北、河南、湖南、江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共八省一市。李永安去年11月表示:“根据该方案确定的定价原则,九省市电价平均算下来为0.32元/度,减去过网费0.07元,为0.25元,这也就是0.25元/度的三峡电价的由来。”
李永安当时介绍,目前全国平均上网电价为每度0.29元,上海为0.38元,华东其他地区为0.35元,华中地区为0.30元,而三峡0.25元的电价显然在价格上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为确保三峡的售电,改革前的国家计委曾先后组织受电省市开了两次电力电量平衡会、四次电价会,国务院有关领导也多次批示:“各地电力建设要做好长远规划,控制常规火电项目,为三峡工程腾出市场空间”。
55亿度电中,华中各省分配比例为湖北35%、河南25%、湖南22%、江西18%,华东各省分配比例为上海40%、江苏28%、浙江23%、安徽9%。而明年三峡电力将新增广东市场,其为广东提供的装机容量为300万千瓦,华东则为720万千瓦,华中为900万千瓦。消纳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峡效益,先满足三峡电力的消纳。
据了解,国家最早为三峡圈定的市场只有华中和华东,并无广东,但由于华中的江西、等省近几年装机量上升较快,才将广东这一缺电大省划给了三峡。但是,由于西电东送,云南、广西、贵州的新增电量也将送往广东市场,三峡面临的竞争不可避免。为扫除售电障碍,三峡总公司多次在国家相关会议上力陈资源优化配置,要求一些地区尤其是华中地区关停一些电力项目。但有专家认为,未来的电力市场靠的是竞争力,要求对其他电力项目进行政策性关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不具有合法性。
0.25元的定价是否有竞争力?澜沧江水电开发公司董事刘会疆认为,从目前华东和华中市场来看,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但随着这两个地区一些新建的电站发电和其他地区的电力进入,这个电价长期竞争力有待探讨。云南电力集团一位工程师则举例说,目前澜沧江上的漫湾电站的上网电价仅为0.15元,而云南中小水电在汛期的上网电价普遍才0.10元,云南目前送广东的平均上网电价不超过0.22元,随着澜沧江上其他大型水电项目投产,“这个价能否保住都是未知数”。
定价上网
和人们预想中的不一样,三峡上网还是定价上网,并不是竞价上网。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电力改革专家刘纪鹏认为,没有实行竞价上网主要原因是目前电力市场还是供不应求,缺口很大。
“电力改革是假定了电量过剩这个前提,在这个前提的基础上实现竞价上网、竞价售电,但现在的环境和假定的不一样,因此没法实行竞价上网。”
刘纪鹏指出,如果在电力缺口很大的情况下实行竞价上网、竞价售电,购售电也不是单一的电网公司,那么必然导致电价抬高,而电价提高不符合公众对电力改革的预期。“所以大家都愿意维持现状”,刘纪鹏说。
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博士研究员冯飞却有不同看法:“关键问题是电网公司作为单一买方和单一卖方的存在,只要存在单一购售方,市场信号就反映不到终端客户那里去,用户就没法体会到竞争的好处。在缺电的时候,如果不提高电价,用户就不会减少用电,电力将会更加紧缺。更重要的是,如果因为缺电就不实行竞价上网,就无法用市场信号引导投资,电力市场永远难以达到平衡。”
冯飞认为,打破目前单一购售体系的办法之一是允许电厂对一些用电量大的客户实行直供。只要电网是单一的购售方,即使发电厂因为竞争降低的电价,用户同样可能无法获益,因为电网的运营成本有可能随之提高。
国家电网公司一位中层对记者说,目前维持定价上网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电力的定价长期以来是一个“倒成本推算”的体系。
“就是以成本来确定价格。”这位中层介绍,因为这些项目长期以来都是由国家投资,倒成本推算就是最有效的对付亏损的办法。
电监会定位
电监会是2002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产物,作为国务院下属的政府部门对中国电力市场进行全面监管。
在电力改革新确立的电力结构体系中,电监会处在金字塔塔尖的位置,是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单位,其余2家电网公司和5家发电公司都是副部级单位。
三峡与电监会同属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单位,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是平级关系。
在指导整个电力体制改革的国务院5号文件中,对电监会的职能作了阐述:制定电力市场运行规则,维护公平竞争;根据市场行情向价格主管部门提出调整电价建议;监督检查电力企业的质量,颁发和管理许可证,处理市场违规行为;价格监管;监督电力企业普通的社会职责实施。
在旧有的电力行业管理格局中,项目审批、价格管理属前计委,产业政策、行业管理属前国家经贸委,企业财务管理属财政部。
刘纪鹏指出:“只有在取消目前行政审批电价和还本付息电价的基础上,电监会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冯飞认为,从目前的职能分配看来,如果市场的准入权和电价监管权不移交电监会,电监会面临难题。
“三峡工程带来了一个难题:如果电监会对三峡1820万千瓦的发电量不能调控,而三峡最终的发电规模将达到4000万千瓦,占中国全部电量的1/10,没有这1/10的参与,中国电力改革则可能要走更远的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三峡总公司新闻宣传处处长严斐女士说:“在市场上肯定要受电监会监督。”刘纪鹏也认为,三峡不应该是中国电力市场上的特例,必须进入电监会体系。
三峡如何兑现回报
也许是因为工程浩大的原因,三峡工程的预算几经变更,起初的投资预算是360亿元,后来变为570亿元、1200亿元,到1994年预算为2039亿元,1996年达到2400亿元。
去年11月,李永安在接受采访时称:按照目前工程进展和物价、利息趋势预测,若国家不发生大的政策调整,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波动,预计三峡工程总投资不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比1994年时的预算将至少节省200亿元。
三峡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不久前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讲座上解释说:“这么大的一个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钱,也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1993年定了需要投资900亿,有400亿是用来水库移民搬迁,500亿用来工程施工。当时批准的投资总数是这么一个静态数字。如果再加上10多年施工期的物价因素和40%左右的银行贷款,贷款每年要支付利息,把三部分加起来,在1994年预测的是2039亿人民币。现在来看,还有七年工期,最终大概要1800亿左右就可以全部完成,可以控制在原来的预算之内。”
三峡的资金是怎么来的?陆佑楣当时解释说:“全国人民每用一度电,征收7厘钱,贫穷的地方是4厘钱,也有的地方不交,这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资本金来源,大概占40%左右。第二个部分,三峡工程2003年开始就可以发电,发电就可以卖电,卖电就可以有收益。以上这两部分基本上不用付利息。最后还有30%~40%是靠银行贷款。”
三峡的投融资体制确实是一种独特的体制。华能国际一位管理人员认为三峡在融资上获得了政策优势,但其他工程是否也能采取这样的融资方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