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狐
挑战8848
首页邮件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动漫校友录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军事 | 企业 | 传媒 | 校园 | TOP100 | 评论 | 我来说两句 | 新闻中心纯文字版
Sohu 首页 >> 新闻 >> 国内
  行政审批与时俱进 国务院取消789项行政审批项目

  2002年11月3日20:2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 国务院近日作出决定,取消789项行政审批项目。这标志着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

  这次决定取消的789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国务院56个部门和单位。其中,涉及经济管理事务的560项,涉及社会管理事务的167项,涉及行政管理事务及其他方面事务的62项;依据行政法规设定的81项,依据国务院文件设定的88项,依据部门规章设定的279项,依据部门文件设定的303项,依据部门内设机构文件设定的38项。

  国务院决定要求,各部门、各地区要研究并及时处理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认真做好有关工作的后续监管和衔接,防止出现管理脱节。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实行政务公开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2001年10月国务院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在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国务院所有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单位对本部门和单位的审批项目进行了认真彻底的清理,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部门逐项认真研究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论证。其间,组织相关专门人员,集中力量对国家经贸委的审批项目进行深入剖析和审核,探索并形成了处理行政审批项目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做法,为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审核和处理工作中,国务院各部门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和监督原则,注意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着眼长远发展与立足现实国情的关系,把改革的总体要求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二是把严格执行改革的政策规定与兼顾部门各自职能和特点结合起来;三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项减下来;四是处理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保证正常运作的关系,把落实改革措施与促进各部门正确履行职责结合起来。坚持从实际出发,对应当取消也可以取消的审批项目,坚决予以取消;对应当取消但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审批项目,提出过渡性的措施和办法;对应该保留的审批项目,予以保留。为防止审批项目取消后有关方面出现管理脱节,国务院第一批取消的审批项目所涉及的56个部门和单位,正在认真研究审批项目取消后的后续监管措施,积极将取消审批项目与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结合起来,把应该管的事项管住、管好。

  新华时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 题: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国务院最近决定取消789项行政审批项目,这是国务院2001年10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和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日渐突出。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使行政机关陷入了繁冗的具体事务中,妨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有的行政审批行为失范,甚至出现滥用职权、滋生消极腐败的现象。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势在必行。2001年10月以来,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依据改革的原则和标准,对国务院65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单位的行政审批项目组织了清理,并实施了严格、规范的审核和论证。目前取得了先行取消789项行政审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部门统一认识,狠抓落实,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

  这次取消的789项行政审批项目,有的不符合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有的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或用其他手段替代,有的不符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的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有的审批对象和条件已发生变化或实际上已停止实施,还有的存在重复、交叉审批的现象。取消这些审批项目,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履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的承诺,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定位;有利于约束和规范行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更好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有利于更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减少政府工作人员违法违纪的机率,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树立政府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务院的决定,严禁对已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继续审批或搞变相审批,同时要防止已取消的审批项目在部门之间的转移。对取消的审批项目涉及的设定依据,要认真清理,并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相应调整。国务院有关部门除了做好本机关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的后续工作外,还要对本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衔接工作作出安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注意与国务院部门的工作相协调,对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要研究制定衔接配套的措施和办法,对有关审批项目作出相应处理,保证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取消行政审批并不是取消管理,更不是取消监管责任。取消审批后,要通过改进管理方法和制定替代办法,把应该管的事管住、管好。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能以审批项目已经取消为由,放弃职责范围内的监管责任。对第一批取消的审批项目公布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认真研究,制订预案,提出加强后续监管的措施,防止出现管理脱节。要将取消行政审批项目与建立规范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结合起来,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

  先行取消这批行政审批项目,只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的任务依然繁重。我们要进一步搞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和处理工作,对不符合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不符合我国入世所作的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行政审批,要坚决予以取消;对能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运作;对能够由中介组织完成的事项,要逐步转为中介服务。要调整和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和工作关系,把政府的职能调整到主要实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管理机制、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严密完善的审批监督制约机制,力求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上有所突破。要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审批机关不履行、不正确履行监管职责或者违规审批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切实解决行政审批有权无责的问题。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提高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努力抓好落实,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完)

相关新闻:
  • 贵阳首次矿产权拍卖 我国原则停止矿业权行政审批 (10/23 11:11)
  • 1964万人领取低保金 矿业权行政审批即将叫停 (10/23 02:08)
  • 国土资源部官员表示将原则停止矿业权行政审批 (10/22 17:53)
  • 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课题研究工作汇报会在京召开 (09/27 21:38)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留言: 您要对您发表的言论之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1、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8号 2、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3、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精彩短语推荐:
  • 搜狐短信魔法宝贝—300条存储大容量,强大功能得心应手!还可以邀请她/他组成情侣宝贝双栖双宿!

  • 我遇到猫在潜水,却没遇见你。我遇到狗在攀岩,却没遇见你。我遇到的所有不平凡,却没……发送言语>>

  • 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艳福多多,妻妾成群,儿孙满堂。东摸西吻浅呻吟,左拥右抱……发送言语>>

  • --给编辑写信
    Untitled Document
    搜狐短信推荐
    焦点新闻 社会新闻
    花边新闻 科技新闻
    手机号:
    激情美眉灵犀一点通!
    邀请心上人一起存短信
    三羊开泰,喜迎财神!
    发洋财得意洋洋过羊年
    祝福也幽默,说给她听
    焦点时刻关注世界风云
    [谭耀文] 锋火情天
    [齐 秦] 野衣裳
    [范玮琪] 他没有错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分类广告

    零投诉留学服务机构
    留学移民信息库!
    京城院校招生总汇!
    MBA、EMBA在职研
    A&F英语语音训练营
    浪漫甜蜜的爱情始于这里
    白肌雪肤的善良女孩
    !求医问药名医在此!
    雅闻"魔鬼身材"发源地
    古都西安旅游指南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成现实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91或65101378 网友信箱 诚聘英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